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ackyz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15 页
回复总数  296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4 天前
回复了 jzdxeb 创建的主题 iPhone iPhone 现在的价格只有我觉得贵吗?
贵!若是去掉了信仰加成,只有两代以前的机型才可以谈一下性价比,新机那是纯纯的智商税;

上一台 iphone x 坚持了 5 年,再次摔坏内屏后,不准备再修了;认认真真的起了心动了念,想要换一台 android 机,甚至都已经看好了 oppo 的 s30 以及,查好了数据迁移的攻略;准备下单前,才临时才发现,娃娃电子时间的控制已经深度依赖于 screentime 机制,而且没有替代品;无奈只能又捏着鼻子换了一台 iphone 16 (本来想换 15 的,发现散热是真不行,比老爷机 iphone x 还要拉垮);

有一说一,apple 的生态的确是强,无人能比的强; apple 的信仰税的确是狠,咬牙切齿的狠; apple 的改进速度的确是慢,老态龙钟的慢;

声明:本人从 iPhone 3G 开始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 Android / iPhone 的双机备用状态,日常工作平台在 macos 上;作为一个被生态绑架的老用户,现在处于捏着鼻子勉强用的阶段;
已尝试,工业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需要打开万能的淘宝,输入关键字:开刃磨刀石(粗),水滴青磨刀石(细),你需要每样都搞一块;

鉴于你的切片刀已经被砍出了豁口,所以,你需要先有一个粗磨阶段,进行修复;先用开刃磨刀石,沾上水(降温用,避免刃口温度过高出现退火),将刀平面与磨刀石水平面呈 30 度角倾斜放置,以刃口向前推的方式用力(注意,不要反向用力,会出现卷刃),观察并找平刃口的曲线,消除豁口;

然后,进入精磨阶段;换水滴青磨刀石,多沾点水(要促进打磨处形成细泥浆状的磨料),以上述相同的方式,用更小的力度来做精细打磨,直至观察到刃口的表面由粗糙变为光滑,基本就差不多了;

可以用一张白纸,沿与纸张面垂直的方向切割来做试验,若切割顺畅,阻滞的手感消失(粗磨之后会是这种手感),即为合适;不宜磨的过于锋利(刃口太薄会很容易钝);

上述技法,来自于若干年前看过的一本神奇的小册子,名字叫做《中学科技》,之后屡试不爽;
4 天前
回复了 kkadmin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泰国,曼谷, DB game 有谁听过吗
逻辑有点不通,既然都是远程办公了,那你在国内不也一样吗,为啥非要你人去曼谷?
既然是 swot 分析,那就要好坏都考虑一下,就由我来泼两瓢冷水吧,主要讲风险。

进股市:股市又称大 A 赌场,收割韭菜的镰刀一把比一把快,有可能会坑进去很多钱,毕竟 “人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心态都很难摆正,就算是机会来了,也是大概率拿不住;

自媒体:不要被自媒体起号的吹嘘给忽悠了,传媒行业是典型的头部喝汤,其他人喝西北风,别人做的成,你不一定做的成,除非你生来就是这块料;你可以半夜打开短视频看一下,有多少人在线,有多少人在努力吆喝;毕竟 “你努力了,就是稳稳地在给平台生产内容” 至于 “你干不干的成,那要看观众买不买帐”;

跑代驾:这个是老老实实跑一单挣一单,只要量力而行,风险不大,挣的也不多,还可以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磨练心性,说不定,多磨练磨练心性,就能拿得住了呢;
5 天前
回复了 kkadmin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泰国,曼谷, DB game 有谁听过吗
我之前看过一个 “把骗来的男朋友卖猪仔卖到园区” 的报道,也不知道是不是编的;

还记得一个关键细节,就是,到机场接机,下了飞机就直接上车,车七弯八拐地开到某小巷,这时上来几个壮汉,把你的护照和手机一收,基本就把人给控制住了。后面就是猪仔的运输问题,要知道,从素万那普机场向西北方向,开上几个小时,全程高速,到地儿了改走小路,把人一带过边境线,就是妙瓦底菠菜产业园区;

实际上,对于一般的游客而言,曼谷的治安状况其实非常好的;但是,身在海外,最危险的,并不是你不认识的当地人,而恰恰是你以为多少可以信任一二的中国同胞。而,中国最近二十年,在科技的加持下,治安环境实在是好得离谱了,以至于,很多人的风险意识已经完全退化;

op 想要去尝试一下,并不是说就一定不能考虑,但是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可以当作探险来规划,始终要留有对自己人身自由的掌控力,按最坏的情况打算,预留应急方案;比如,要自行打车前往酒店,要始终保持通讯畅通,要在公共场合见面,要避免跟人一起前往不熟悉的地点,跟当地的紧急联络人保持联络,做好备案,等等。
“充分练习” 是有必要的,比如,搞 10 个、20 个都没问题,但是,搞 100 个??个人感觉就有点过了,毕竟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op 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点 “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迷茫” 的嫌疑?
7 天前
回复了 jackhu203040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给友友们分享最近腰椎手术的经历
腰椎问题非常高发,非常复杂,基本是需要做 ct 确认情况,然后一人一策的来治。作为病友,我也分享一下心得,希望对大家有用。

因为家里有长辈腰椎出了严重问题,住了院,遗传风险高(某节脊椎比较脆弱),自己又是搞技术的,工作中也常常需要久坐;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过两次突发的腰椎问题(正骨复位+锻炼自行复位)。做了腰椎 ct ,确认椎间盘已有明显突出,目前尚处于病程前期,在发展阶段。

在陪长辈就医期间了解到,确实如 op 所说,西医的终极方案是腰椎融合术,但术后,腰部的运动能力(角度)会大受影响,所以,这个手术是在没有其他选项时的选项,旨在解除痛苦,仅适用于病程后期的严重患者。元器件还是原装的好,能不大修就不大修。如果有人一上来就直接建议你做这个,那基本可以拉黑了。

其他需要先一一尝试的办法,主要是两大类,姿态纠正和运动康复。

姿态纠正的前提是,首先明确问题及其发生的原理。是侧弯还是前倾还是后倾,这具体是由哪个习惯动作的姿态不对所造成的。关节应力是什么,身体做了什么补偿,哪里的肌肉和韧带在长期补偿下已经异常。因为腰椎的症状都是长期习惯不良而形成的。小孩的腰椎都没什么问题,到了成年之后才出的问题。腰椎病的原理,基本都是哪个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如,翘二郎腿,盘腿,或者何时受到冲击没有复位,长期积累下来,从韧带到肌肉都在进行补偿,进而让错位逐渐固化下来,直至压迫周围部分才会发作。作为患者,必须要有意识的去了解其原理,然后去做刻意调整,否则,每日就都是在加速问题的恶化。

运动康复,则要有针对性的对韧带、肌肉、关节反向做功,最好找个康复训练师,设计好自己适合的康复动作,保持每日练习,力求患处每日都能归位,同时注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肌肉和韧带都是可以恢复的,要利用好身体的修复能力。用日积月累的复位来对冲日积月累的错位。不管能不能恢复,但至少要延缓其恶化的速度。

另外,在出现急症时,西医基本没有好办法,这时可以尝试中医正骨(需要能找到好的大夫)。归位的感受是很奇特的。中医按摩,我没有条件坚持,搞了一个按摩床,有效果,但是比较慢。平时只能自己加强练习。目前看,坚持干预了一段时间之后,此前受损的肌群,状态有所恢复。病程的发展速度基本得到控制。

腰椎病是个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会有一个长期的战斗过程,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7 天前
回复了 kkadmin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泰国,曼谷, DB game 有谁听过吗
把曼谷换成妙瓦底?
背景:在监控普及,犯罪率大幅滑坡之后,一线晶员大部分时间都没活干,闲得很,所以管理的 kpi 往“关口提前,犯罪预防”的方向进化,aka ,反诈就是现在晶方最大的 kpi ;

所以,op 遇到的基本情况就是,由大数据(什么是大数据,你别深究就对了)触发了诈骗预警,系统直接给派出所下了一个“诈骗阻断”的工单,晶员+辅晶接单,上门处理 issues ,然后就是后面的场景;

这种剧情,如果成功就是 “受害人家属上晶局送锦旗” 的 happy 结局,如果失败就是 “隔壁投诉扰民” 的 unhappy 结局;
12 天前
回复了 JohnXu20151211 创建的主题 经济 房地产泡沫如何形成?
核心是:信用(信心)对消费(商品价格)的放大效应

拿来买房的 20 年按揭,本质上是买房人预支了未来 20 年的收入,这些收入的购买力本来是要分 20 年来释放的,但是通过按揭买房这个行为,这加倍的购买力,立即就被释放在建筑、材料、装修、家电这些行业;这么多 “从未来预支” 的购买力涌进市场,钱多东西少,是不是马上就会推高商品价格?

注意,这个时候,商品的价格还只是上涨,还不是泡沫( yet )———— 直到 “能借的差不多都借了” 或者 “房子稀缺的预期被转变了”,那么,市场上,原来的购买力一下子消失,钱少东西多,商品价格马上就会降下来;从高点跌落的部分,也就是被大家称作的 “泡沫”。

这里,信用的核心参数就是信心。

因为对未来有信心,银行敢贷款给你买房;因为对未来有信心,银行敢贷款给企业扩大生产;这件事现在反过来了,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你不敢去银行贷款买房;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企业没有必要去银行贷款扩大生产。再进一步,当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时候,企业当然也要减员过冬,减少负担,于是就。。。

所以,可以推导得出,适度的泡沫对就业有利。
12 天前
回复了 dsggnbsp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多少人不贴膜 不装手机壳的
不带壳确实是爽啊,但,摔完修一回,就老实了。。。🤪

现代的手机全部都脆,一个例外的都没有,因为如果你要是真的用不坏,那商家还怎么挣第二遍的钱呢。。。
提供一个真实经历供 op 参考。

家附近有一个私营的油站,每升固定便宜 0.8 元,还送洗车;贪便宜,只加了半年就悲催了;三元催化和前氧传感器先后报警,各花了约 400 大洋修好;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加中石化的油,好几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出过问题。

油品里的杂质太多,会带来各种问题,省下的油钱还不够修车的。。。
经过了相当长时间,在外面各种环境下的编程,我个人还从来都没有遇到过 “不外接显示器就不能干活” 的情形。或许我们很老派,团队里的所有人,干活的时候也都是人手一台笔记本,没人外接显示器。外接用的最多的,是调硬件 bug 的那个家伙。

我个人觉得,编程时间的长短不重要,效率才关键。而效率的高低,很多时候,主要取决于思路有没有搞对。如果思路不对,对着屏幕,一行也写不出来;思路对路了,对着一个黑窗口,可以一直编下去,需要多久就可以写多久。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的时间长短,不是一个稳定值,而且好像也不重要。
只补充一个点;职场沟通,在技巧层面之上,还有一个目标层面;

如果能在目标层面,先确认彼此的相关利益是一致的,那么再回到技巧层,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只是要怎么协作才能快速高效地达成这个明确的目标而已;相反,如果在目标层本身就有问题,那就必须要先解决目标问题,才轮得到技巧登场;
先说结论,ai 编程在我个人的体验来说,目前还比较像是一个 “高级加强版的搜索引擎” —— 有帮助开拓的效果,但代码的细节 bug 问题似乎还是很难避免;

具体到最近涉足的几个新领域,使用 ai 能帮助我在一些此前未知的领域迅速地生成一个基础的代码框架;这个过程如果用之前的方式,可能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来建立基础体系,确实是大大节约了时间;

但是,这些由 ai 写出来的代码,仅就目前的几个项目样本来观察,都有 bug ,而且,这些 bug 几乎都没法通过跟 ai 继续对话来解决;大部分的情况下,是越改越糟糕,越改离题越远(所以养成了保留各个版本输出的习惯);所以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回到人工 debug 而,改掉这些 bug 基本都需要重新再捋一遍细节,看它哪里漏了;结果也就是,前面省下来的时间,后面调试全都还回去了;

这或许是因为我所涉足的领域比较偏门(图像处理,设备控制,3d 重建之类的),不是常见的 crud 这种;有一说一,其他人搞 crud 的命中率还是挺高的;对团队其他人而言,也是“温和的助力”,比如,至少现在团队里无论是谁,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用 ai 来搓一个 web 界面,不一定精美,但至少能用;

总体来看,对我个人而言,有 ai 还是助力,因为如果没有 ai ,我可能都不会去尝试这个领域;

note:

上述结论的得出,应该与模型的水平无关,我几乎尝试了所有模型,从 claude 到 gemini 还有 grok 最新的都用过了,几乎无一例外;
目前没有全面采用 claude code 的“全流程”方案,因为,就目前的反馈而言,其准确度尚不足以支撑更多的“放手”(多轮对话 bug 越改越糟,还没建立往下走的信心);

也请其他网友补充细节,或提出改进建议;
20 天前
回复了 AresChang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想买小摩托车,请教一点购买建议❤️
不建议直接上大车,容易寄;

既然热情上头一时半刻也劝不回来,那就建议考虑先到店里买一个二手 125 本田踏板,先上手练一练,城区好多地方不让进,冬天天气又冷,新手还容易摔车,说不定练着练着就劝退了~~~,到时踏板还可以再卖回给店里,试错成本最小化。(以上建议来自一个换了 5 辆摩托每天在市区开 200 公里帮人修电脑的师傅)
有一个很土的保健功法,名字叫做 “每日晨起搓热双手揉耳 36 下”,有很大概率是精神安慰疗法,但,既然没啥好办法,为啥不试试捏?
20 天前
回复了 tenal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1000 V2EX 征名
美食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18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7ms · UTC 14:19 · PVG 22:19 · LAX 07:19 · JFK 10:1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