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ota  ›  全部回复第 3 页 / 共 17 页
回复总数  325
1  2  3  4  5  6  7  8  9  10 ... 17  
26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装修 橱柜定制这么暴利的吗?搞得我想改行了。
@misstarget 对,主要说的就是营销口径带来的品牌溢价过高,因为这些东西不存在自研垄断优势,所以我并不认为溢价可以超越实际价值很多很多。因为他们都是含有甲醛的,测试环境都是封边后的,封边机要求很高。但再怎么高,就和我说的一样,现场很少有不对柜体进行破坏。特别是橱柜,要避开下水,角阀,烟道等。就没必要太纠结商家最喜欢宣扬的 0 甲醛了。既然板材实际使用中差距不大,那溢价就妥妥的智商税了。

小牌子的问题在于营销和整合资源上。感觉就和很多发卡店一样,售卖着来源都差不多的 api 。无法形成规模,无法聚合。

除了人工有差异,只要是实物商品,都是可以明码标价的。大到板材,小到五金。那这层透明度就完全可以抹平溢价过高问题。剩下的就是人工。插播一个,橱柜衣柜这东西,99.99%不需要售后,最多售后的都是五金件,不是安装时本身就有问题,就是五金件质量问题。这个根本不需要为了简单的东西去为橱柜提供的售后买单。
人工也就是师傅安装,他们也是商家外包的,很少自己养工人,这毕竟和销量有关,大城市量大,有自有团队。但这类工人,家具安装工这类,门槛也并不高。有木工转行的,但大多数不是,因为木工的工资可比安装工高多了。

我是认为,完全可以用木工+板材+五金完成橱柜闭环,不光是便宜,而是定制程度更自有。主要是自由度可以甩全屋定制好几条街,特别是非标要求。
26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装修 橱柜定制这么暴利的吗?搞得我想改行了。
@tho 有接近成本搞低价的,比如一些 500-600/米的,但营销和门店相对很少。主要是消费者有个误区,认为大牌给的材料就是最好的,特供的,一定比小牌子好。但他们的区别主要是营销口径。而不是真正的用料差距。
成本核算这块我从高端定制到木工,都经历过,我自己还参与了设计到落地。不说比内行专业,但相比一般消费者,算是很明白了。
26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装修 橱柜定制这么暴利的吗?搞得我想改行了。
@loopinfor 大部分上门组装的师傅并不是木工,我感觉可以归类为家具安装工这类。木工的确手艺差异,有些是枪钉党,什么都是打钉,有些会做一些榫卯,还有跟上时代的,会用五金件连接柜体。其次就是水平仪,门板卡夹之类的善用的师傅装出来的柜体都很规整。

商家会走优惠套餐价之类的,但也不会便宜多少的,总体溢价很高。比如正常走单价,可能一套要 1.8w 。打折就给我 1.5w 了。我是刚电话里沟通的。

板材基本都是有色板卡的,你说的现场搭配看效果的确直观可靠。但现在 3d 软件贴材质出效果,也并不繁琐。SketchUp 对于非科班也并不难上手(如果有 diy 要求的话),只是想省时省力,那么让人出图吧。
28 天前
回复了 TigFin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马斯克赶紧把手机造出来
@moudy starlink 国内也用不了把。除非是苏北山东那些地方,听说韩国部署了可以辐射范围到我国部分沿海。
建议把房子卖了,然后从卖家那里返租。
根据生育率统计,20 后只有 0.41 亿。人是越来越少。
当然,如果你房子是北上广深,不用考虑,继续持有,甚至乘贷款利率低,可以再入点。
参考日本,东京一极集中的房价例子。
NURO 的线路,找个合租的。
28 天前
回复了 axuadm19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国内有没有适合清修的地方
有一个叫青年养老院的概念炒作,可以试试。
认识一群陌生人,数字游民为主,摄影师,码农,股民,自由职业者等。
其实无非就是换个环境换个心情,看开一些,将一些内卷情绪清空。
但回头还是发现家才是最好的。一切源于对习惯的信赖。
28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可以玩游戏的虚拟机程序吗?
@Puteulanus 哦哦,都忘了还有这个。谢谢提醒。
@tho 理糙,但话的确没错。

先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按照正常人逻辑,交钱是享受应有服务的,存在瑕疵,并且有佐证的话,要么退货,要么免去部分不合格的部分的经济损失,体现在物业费上就是打折或者物业公司滚蛋。那么按照法律人来说(我前天才从律所回来),物业在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存在瑕疵甚至重大失误(比如发生过火灾)等,是完全可以要求其赔偿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先缴清物业费。不然无法伸张权利。<- 这点合理(但不合法,合同法以及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先履行是索赔的前提)。赔偿金额根据现实损失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精神上的,比如物业瑕疵,造成租金下降,房屋贬值(难界定,但取证并非不可)。以及对精神上造成的损失(老人被惊吓,忙于奔波等,这些给生活带来压力等,请假条,监控拍下的敲门行为,录音,以及医院单据等)。
所以法院的公共资源匮乏,这不是对案件草率以及不公正判决的理由。现实的确如你所说,法院甚至对这种小额案件全部归类未简易程序,但不表示就是公正的,合法的。如果非要用法制中参杂人治来对法律做解释,那么我认同你的观点,因为我国法律解释归最高法管辖。

物业开不开口子,和法院公不公正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法务优秀,能以法律框架下制衡业主,这也是法制的进步。至少有理有据。而当前很大程度就是你说的“每天处理数亿家庭的案件”导致合并同类项简化判决过程导致的不公正存在。这才是倒退的表现。

法院判多少案不是 KPI 考核。在于公权力行驶是否维护法律尊严。题外话,医疗资源也一样匮乏,那就能践踏生命吗?行驶就要负责,不然就排期。发达国家虽然没效率,但至少公平度远远高于国内。虽然维权成本一样高昂,也有资源倾斜,但因为法官独立性更成熟,程序更公平,这反而会减少钻法律漏洞的机会。

物业也好,医疗也罢,如果都以跑量为前提,那么物业不会好,病也治不好。
@horizon 是的,业委会和物业权利勾结几乎是一种常态。特别是 50-70 后这些业委会主任。所以成立业委会意义也不大,现在这种物业管理,层层外包,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流程透明。管理模板到处都是。根本不需要物业,自治完全可以。可惜国内不太可能实现。更深的就不展开了。我觉得自己唯一的幸福就是不跟官家论长短。一旦牵扯,基本没什么好下场。看了太多维权就算赢了的也输了人生。
@Rickkkkkkk 公权力下降平时事不关己可以自动过滤。一旦涉及到自己,亲身体验后,其实有些事情不是争取的问题,权利自然是有,但维权成本高,部门踢皮球,和稀泥这些令人作呕。有效应对无非是请律师,因为都不想浪费时间。毕竟为这种节外生枝的事情操劳本不是人生中的必须项。
我也不是要坚定到底的,一旦超越 2w 的本金成本,我不会犹豫认怂的,认输其实也是另一种赢。
跑路的想法很久就有,但一直没有那根稻草压迫,温水煮青蛙,让我没法主动。
我对日本的房产也有所了解,对比以后,日本的管理组合也就是物业行驶的义务以及态度,这已经不是一个次元的体感了。特别近些年日本房价还是相当便宜,与其在国内受罪,换个地方未必是逃避,而是在寻找更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当然这只是题外话,无非警醒自己,内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前人掉入的坑比我现在踏入的泥潭深邃百倍千倍。
我现在只是先找了下律师咨询。让我不必在意,按照正常取证流程也就是大伙说的那些步骤走就行了。也直言了,不出意外,你这成不了典型,最多适当打折,可能 8 折,9 折,也能提供入住证据(水电单)来规避计费起始时间。其实律师也是走正常流程,他们太清楚了,这种民事纠纷,最后都是扯皮。
学点法律和金融,我觉得想法落地这体力活相对解放了。而人性的丑陋还是需要自己去防备。
@cloudzhou 我在准备资料了,物业合同也已经喂给 ai 先过目,以及调档本市以及全国卷宗,但很多都是败诉为主。
而且我查到一个法律上的所谓 bug ,就是“简易程序”,胜诉的大概率都是走的这个。因为物业是有法务的,证据充分,业主缺乏法律支持,取证的可用度差,会直接导致“程序快速但判决不公”的现象。因为不需要复杂举证。上诉受限(部分地区不允许上诉)。
我直觉告诉自己,如果物业很嚣张是一种常态,大概率是法律上有给其行驶便利。
@BD8NCF 是的,3 年前的新房交付的。第一年物业费交了。第二年开始就没交,两年累积 2w 的物业费。当初认为物业费单价高,服务会相当好,没想到开发商也倒闭了,物业也摆烂了。所以很多不交的主要是质量低下,10 块的物业费,只值 1 块钱。我爸所在的住宅,0.5 元/平的物业费,干净整洁,虽然是老小区。同样的地块,对面的 50 层高的公寓楼,物业费只有 4 元。质量吊打我们。所以这公寓,大伙都气死了。年轻人都不愿意住,都闲脏乱差,也就老年人不在意,租金低点给人家。老人是拆迁户租半年过渡的,幸好我没交物业费这块对方是知晓的,因为我便宜了接近 1000 块钱给对方。

业委会不可能成立的,我进过群,组织人相当自私自利,成立了也是和物业串通一气的。这年头,老实人不爱说话,偷奸耍滑的到处在刷存在感。世道真的很乱。
35 天前
回复了 BeijingBaby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40 岁,你是否还在写代码?
感觉 40 了还只是 coder ,应该才是问题,因为这个年纪还做一个 crudboy 的话,很可能没啥技术壁垒,而且年纪大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求知欲减弱,相对来说,自身迭代升级的步伐放慢,会导致竞争力急剧下降,这才是主要原因。
所以要么升级成为构架师,技术总监审查和决策技术栈。或者更高级的成为 cto 或者 pm ,评估师等,不然写代码很难维系竞争力。
44 天前
回复了 zmt2023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用一个知识点构建一个虚拟世界
以前有这么想过,对知识点所处的分叉不了解的时候,溯源和扩展都会畏首畏尾。我是用笔记做脑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只留关键字,自用。真佩服有人居然做出来了。这东西要是用在新知识学习上,简直无敌了。特别对于跨行业来说,可能终结 1w 小时定律。看好,非常看好。加油。
用了,不错,但添加了 ip 检测,更换 ip 可以破,所以并不是不限次的。
50 天前
回复了 songtianlun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整理了一个 AI 提示词库
@donggua997
提示词可视化,提示词逆向,这两个方向对当前阶段还是有不小市场的。
而 op 的提示词字典,这东西价值虽然不大,但无脑开箱即用,就和给了 docker compose 一样。很多优秀的提示词还是需要借鉴的。也是经过作者磨练反复调试出来的,所以如果需求相近,可以做个类似代码补完风格的“提示词补完”需求。
通过分叉无限生成子类。
比如:

young girl
├── with long hair
│ ├── wearing a school uniform
│ │ ├── standing in a classroom
│ │ └── walking in the rain
│ └── wearing a kimono
│ ├── in a traditional garden
│ └── during a festival
└── with short hair
├── wearing casual clothes
│ ├── sitting on a bench
│ └── holding a smartphone
└── wearing a hoodie
└── in a cyberpunk city
51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MacBook Pro 小黄鱼上的 m3max128g8t16 寸可靠嘛?
@ShiroiRo 一般只要不是官换或者官翻,基本问题不大。但这些也便宜 1-2k ,不过对于 max 来说,基础价格 2w+,便宜 1-2k 没太大意义,走零售渠道是最好的。个人卖家自然 ok ,但现在清仓季,m5 要出了,m3 大量出货,商家还是主力渠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 17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91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21:40 · PVG 05:40 · LAX 14:40 · JFK 17:4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