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很多这种 app 了么,之前好像还看到过一个用 AI 识别拍照食物的大致热量之类的。还有各种运动 app 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比如撸铁用的比较多的一个 app 叫训记,再比如薄荷健康之类的。热量计算最麻烦的就是知道某一顿饭的三大营养素比例以及重量,有能力做到这个程度的人早就不需要这种 app 了,可能 excel 做一个表格更符合自己用来记录,而对于大多数人又没有办法知道。 另外赞同 1 楼的内容,也就是最起码做个 TDEE 计算,然后根据情况建议摄入的三大营养素是多少。 单纯说减脂的话,摄入是一部分,消耗也是一部分。假如长时间处于热量亏空,会让身体进入代谢补偿,提高减肥的难度。 还有就是目标,每周需要记录个人身体情况,当发现一两周体重或者围度没有下降甚至反而上升就需要调整摄入的热量。 再比如,想要减脂到某一个目标体重,其实可以计算一个理论健康的计划,就是理论上每周减重应该在 0.5~1%是比较健康且可持续的,那么就能基于目标列出一个大致的参考计划。
毕业第二年就腰突了,是因为打球抢了一个篮板触发的。当时就觉得腰闪了,一下用不了力。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床。结果去医院就是腰突,做了理疗和牵引。个人感觉都没有用,之后就很注意尽量不要弯腰之类的。等我完全恢复(腰突是好不了的,只能恢复到不影响生活,医生的原话),我开始做力量训练,力量举。除了有一次硬拉翻车给搞了个关节紊乱还有一次去朋友家吃火锅(茶几上)腰突直接复发。已经快 7 8 年了,基本上没有过问题。个人认为,第一步先恢复到不疼,这个过程需要自己注意不要让腰椎去承担不该承担的力。第二步是循序渐进的进行力量训练,肌肉可以很好的保护腰椎。另外,硬拉不是必须要练的,应该说有腰突的情况下是有风险的。哦对,如果是久坐的工作,建议定时起来站一站上个厕所接杯水,家里公司买把好的椅子。 床垫选有支撑的,太软的不行。 这一套适用你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我有个网友前几天才做了手术,他那个太严重了
刚巧这两天领导让我去看看 anima+figma 能不能减少前端工作量。 测试了一下,首先第一点需要 UI 用 figma 的时候尽量符合 Anima 的规范,不然它都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可以滚动的。第二点,就是生成出来的代码,如果想迭代要么就是重新生成,要么就需要花打吧时间去描述逻辑和验证代码,也就是你说的这个情况。当使用 AI 进行迭代,还是需要人工介入的。 我给领导的反馈就是,做一次性的落地页之类的还行,对于强交互或者需要长期迭代的反而不如人直接上手。
赞成大多数人说的,低版本/老项目就 yarn ,node 版本比较新就 pnpm 。 如果只选一个,那我推荐 yarn
mac 的充电头坏了,充不起电,用别人的就可以。我就昨天下单买了 anker 140w 的,今天刚到。 拿手上质感还挺好的,3 个 typeC 1 个 usb ,可以显示每个头输出的瓦数。目前感觉还不错
20 年刚从深圳来成都,我下意识就 appleWatch 用 applePay 结果没反应。 给我尴尬的 。 然后小程序那会也没有,还要下天府通。 我现在都是用小程序了
我看完的时候,也觉得剧情方面差点意思。可能是年纪比大了,有些剧情我就会下意识往不那么干净的方向想,从鹿童在会议上提龙族开始,我就石锤这几个没一个好鸟了。就是那种职场上,某个小领导突然提了一嘴某个方案,然后大领导看看大家反应在装模作样打哈哈过去的既视感。但我下来一想,这个电影应该算是面向全年龄甚至主要还是给小朋友看?那剧情也说的过去了。
说实话,好几个场景都让我出戏到别的 IP 上。天津章鱼哥=> 海贼王里的小八+豹藏 鲨鱼 很像自杀小队的鲨鱼 殷夫人抱哪吒 => 顶上战争艾斯抱路飞(路飞和艾斯台词互换) 哪吒变身 => 献祭库林变身超赛 还有 鹿童鹤童,看他俩打架是完全没有延迟的关联云中君后羿。
当时看的时候,有些场景就觉得有点微妙比如很像五角大楼造型的八卦,比如一看到就让我想起新冠的噬魂丹。不过当时没想那么多,下来觉得应该有点东西就看了一些影评解说,感觉导演还是有点东西。
给你点小建议,前端的个人网站,包括 github 或者一些 blog 链接,如果不是特别出彩就别放出来,不然属于减分项。另外,你已经工作 2 年了,应该主要介绍你擅长的技术栈以及业务方向,不需要讲你还在学习的技术栈除非你掌握程度比较高了。现在成都就业情况不太好,个人感觉,年限短的除非学历比较突出或者确实在某个领域有点理解且对口,年限长的除非履历比较好,不然现在基本上都没什么机会找个正经班上了,真就纯看运气。10 个岗位里 7 8 个都是外包岗,
另外补充一下,躺着用 pad 为了舒服的话,键盘可能就不太在视野范围里,不然就要低头脖子很累或者手悬空手很累。不知道大家 什么情况,我有一个情况:打字明明不看键盘,但是完全不让我看键盘(比如无光线,或者不在视野范围里)打字又错误率很高,估计下意识还是会用余光确认按键之类的。躺着就真的很难找到舒适的用屏幕+键盘的方式。
如果说实行的话,其实 vscode remote 或者 github 直接进入编辑器模式 都是可以的。 但是体验非常糟糕,第一就是楼上说的键鼠体验很差,而且躺着用 ipad 我实在想不到什么手舒适又能不费脖子的,人躺着支架 pad ,然后蓝牙个妙控?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点,前端开发往往都是多屏效率高,看代码看 UI 看效果,包括 dev tool 。iPad 哪怕是 12 寸的 我依然认为对眼睛非常不友好。
如果说是想躺着,我觉得不如看看那些电竞仓啥的,起码显示器/键盘角度都比较舒适。不过躺着不动我觉得比坐着要累多了。根据我个人的情况来看,还是做什么事就在什么环境下,比如在健身房撸铁比在家撸铁就更专注,坐着办公也比躺着办公更高效。
如果是想把 ipad 利用起来,给你一个小的场景也是我用 pad 最多的场景,就是随航当一个扩展屏。放个 iterm 啊,dev tool 还是很方便的。
如果是为了轻便,air 明显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前端用 air 真的没啥障碍。
那天看一个 up ,他的思路我觉得挺好的。就是在电源键下面贴一个凸起,按主机就能实现开机。 不过我没 mac mini 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误触关机什么的,还没试过。 另外,我感觉 mac 关不关机都一个样呢。
现在 mbp 真的太丑了。 还是喜欢以前的 mbp
可以 vscode 开发,然后 cli 运行。 微信开发者工具打开工程就行了。 不是必须要用 hbuilder 的。 hBuilder 是真的难用
不知道你们是搞啥高科技研究,半年没有进展你都沉得住气。我组里新来的,我都是每天追进度至少 2 个迭代,保证这个人具备基本的迭代能力。只要有风险,我马上就往上抛,上面不管那我也不管,一起挨打就完事了,上面要管那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碰到耍赖的领导,你也得耍赖,不然吃亏的都是自己。
之前我这边有个驻场的外包,每次站会问进度就说没问题,提测前一天晚上给我发消息说写不完了。从这之后,新来的我一律跟进度 2 个迭代,没问题了就跟其他人一样大家汇报就行了。
@
leon2023 我小米的路由器是没有刷机的,拿回来就直接在用的,主要是这个小米的不稳定。另外刷了机的路由器反而好一点,但是这台路由器比较便宜的还是墙体原因之类的,信号强度不行,基本出了书房就信号不太行,我书房还很小。
拿我个人来讲,健身房里单说外观,男的除非练的非常好(维度大/力量强/动作丝滑之类的)不然就算是全裸我瞟一眼就不会注意了,女的我只关心胸大不大,胸大就是最好的氮泵。至于是穿背心/穿瑜伽裤/穿便服我是不关心的,别人怎么舒服怎么来,关我屁事。
我觉得主要还是价格太贵了。 毕竟这玩意不像手机/电脑是必需品,甚至还能拿来当生产力工具。 我去店里体验过 vision pro ,说实话当玩具我觉得很有意思啊。价格如果低一点,市场会大不少,生态就跟的上了。2w 块的玩具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过于奢侈了。
键盘膜从哪个角度来讲也不会增加手感哇。 如果那么在乎手感就外带个键盘,但是用 air 的目的本身是为了便携,建议牺牲一点对手感的要求。其实用习惯了也还好,我平时是外置键盘,开会啥的就是自带键盘除了键位需要花几秒钟适应一下基本上没啥不适了。 另外前几年刚入手是打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