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ho1219 #61
物理的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物理就是物理,他是不会变的。
区分高中、大学物理的原因在于教授对象平均水平不同,但是对于分析物理问题来说,就不应该用所谓初中、高中、大学物理来局限。
你提到了力矩,我大学物理没怎么学,高中物理倒是不错。这个题我的解题思路,其实是从重力势能出发的。
如果没有东西阻止重力势能的释放,那么重力势能释放了就是会变成动能,变成动能了,质心就是会位移。
有重力势能的质心有位移趋势,但是没有位移,那就必然说明,有支撑力或者摩擦力等力在阻止位移。
如果解题的时候用学习阶段来局限自己,那是考试考习惯了,其实是思维被局限了,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呀!
我个人认为很多高中物理题是出的非常不好,很差的。
出题人总是会找一个理想场景去教授他想要教授的一个知识点/解题方法,但是很多时候,找了场景之后,加了太多限定条件,太多理想化的设定,导致学物理这件事情变成应付考试,而非真的去理解物理,感受物理了,这种教育从教授物理本身来说,是不对的,是失败的。
回到这个题,如果你还是用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去局限自己,那么假设我把题目稍微改一下,我把绳子与物块的连接点移动到非常靠右,甚至直接连到右上角的位置,然后再问你有没有摩擦力,这个时候还打算把物体视为质点去做受力分析,就会让人非常难受,因为你自己的直觉告诉你,如果墙很光滑,物块应该会旋转着往下滑才对。
所以才要用更先进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因为你会发现高中物理有些方法论是过时了的,不适用于大部分场景的。
学物理就是学物理,而不是学做题。
做题和考试是一种落后的、局限的练习和考察一个人对于问题的分析方法论,和解决方案提出能力的考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