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fish19901010
V2EX  ›  随想

看最近的汽车讨论有感

  •  
  •   fish19901010 · 7 天前 · 2866 次点击

    先说结论: 我准备过两年等这一波车企大逃杀,该死的死完之后,我可以去投简历给车企了。 请各位大佬指点指点,看看我下面逻辑有啥问题没有,没有问题我就去准备车企相关的技能和“背景故事”了。

    ———————————————————————————————————————————————— 最近闲着也是闲着,发个帖

    一、小米锁定这么高,哪来的人? 看到站内的的重复言论大概是下面这些论点:

    1. 蛮多人都看不惯小米,觉得主要是营销引发的购车冲动。可以理解,毕竟以前耍猴的经历和案例并不少。
    2. 要唱衰经济的也可以理解,毕竟都要梯子才能上的论坛,普通程序员的经济处境肯定是在这几年越发艰难,不一定裁员但是工作肯定不好做。而且经济情况也确实不好。所以主客观上都觉得现在的经济不应该有这么多人买车。
    3. 觉得小米是抄袭的,抄袭的不该支持。可以理解。

    但是 su7 和 yu7 本身的产品力基本上能够得到从媒体到真人车主的肯定。这个没有太多的异议。

    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小米的车的产品力在一众车辆中排位如何。 我个人觉得不一定排 T0.但是排个 P1 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对于传统合资车和一众油车来说,那就是 next level 了。 然后结合现在国内新车市场的销售量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 50%的数据来看。

    我的结论是:这些买车的人应该是本来就有需求,但是需求从合资车和油车转到了现在的新能源。而不是凭空出现了新的需求。

    二、预设立场可能错过了什么?

    如果说中国电动车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能打得过合资车和传统油车,相信打败进口车也问题不大。30w 的 yu7 打法拉利打不过,打一打 5 系应该可以吧。再不行打一打 3 系呢,把日本车和德国车的 3 系的市场吃下来也是相当不小的份额了。

    如果这个结论没问题的话,后面国际市场的空间大大的,现在的车企可能会倒闭,但是电车这个赛道大概是没问题的。

    车子能卖哪里?就算北美不行,欧洲应该能进吧,收关税就谈嘛,收完税相信还是能打,除非他们和北美一样禁止进口。再不行,东南亚 6 亿人,中东 5 亿人,非洲 10 多亿人,南美 4 亿人。就算结合购买力折算之后少说也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如果预设立场觉得电车这不行那不行,可能会错过了下一个好找工作的行业。 我不是喜欢下大棋的人,就算再怎么料事从宽,我仍然觉得电车是个好赛道,再怎么说作为找工作的方向还是可以的。我也不是想赚大钱的人,有个 4-5 百万二线城市自由即可。

    所以我个人的主观感觉是新能源车这条赛道可能没有当年万物互联网能容纳这么多的人,但是应该也不会太少。毕竟市场容量在这里。车企不行还有上下游。

    33 条回复    2025-07-02 10:55:23 +08:00
    brucewzp
        1
    brucewzp  
       7 天前
    未来可期,但是国外基建慢,不会那么快普及
    acthtml
        2
    acthtml  
       7 天前   ❤️ 1
    太长啦,上毛班,买股票就行
    fish19901010
        3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acthtml 不冲突嘛,万一我被裁了,我就去嘛。至于买股票看情况吧。风险有点高的
    Mithril
        4
    Mithril  
       7 天前   ❤️ 1
    其实去年一年,BBA 的 34C 加起来大概卖了 41 万辆。按照预期交车一年来算,相当于 Yu7 一个车型吃掉了一个半品牌的同级别市场。各大厂商买水军骂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你说行业以后的预期发展,我觉得海外的阻力还是比较大的。基建本身是一方面,能承担大量快充桩的电网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而且本土的制造商虽然电车做的不行,但可以阻止当地政府进行新能源转型。毕竟环保这件事是指责别人用的。换电车的动力不是很大。
    HKzy
        5
    HKzy  
       7 天前
    还投简历?

    你行业洞察这么高,还求着去当牛马?

    手上几股 TSLA ?小米集团?
    fish19901010
        6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HKzy 那我被裁了不得去当牛马?
    我又不买股票,作为牛马看看哪里的牛马要人不是蛮正常的嘛?
    wekecher
        7
    wekecher  
       7 天前   ❤️ 1
    你对国际市场的预期可能乐观了。欧美关税只是工具箱里的一种,内里还有 地缘 ZZ 的问题,摆明了就是要堵赛道;其它地区,#4 也说了,基建、保护主义...问题不少。曼谷溜达了十几天,10 辆汽车,9 辆日系,这不会是苹果替代诺基亚的故事吧?在家里和兄弟姐妹抢蛋糕都不容易,何况在外面别个混熟的地盘抢蛋糕,难吧。
    nokisubye
        8
    nokisubye  
       7 天前
    小米锁单了 28 万,其他车企可以安心卖车了
    digitO
        9
    digitO  
       7 天前   ❤️ 1
    小米这去了国际市场能卖吗? 抄袭保时捷 法拉利这么明显,我感觉进入欧洲很费劲啊,应该会被对方法务疯狂找茬。
    eremit
        10
    eremit  
       7 天前 via Android
    国内竞争力强 但是在欧洲这边基本上没见过国产车
    wekecher
        11
    wekecher  
       7 天前
    上面一条表述传达的情绪似乎缺乏正能量哈哈,那就再补充下:你的最后一句就挺有含金量——车企不行还有上下游——你要是储备技能去加入那些“卖水”的企业,那投资风险岂不更小?
    fish19901010
        12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digitO 小米还不一定要我呢,小米现在要求可高了,我只是觉得这么多个车企,总有要求不这么高的,或者可以要我呢。然后回到这个问题,小米的这两台车去欧洲不好说,在其他市场应该问题不大?
    fish19901010
        13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wekecher 是这么个道理,挖金子的不如卖水的,只是现在还不裁员我肯定不动。
    然后准备看看到时候有什么上下游企业要人我就去。
    banricho
        14
    banricho  
       7 天前
    正常如果能装家用充电桩,不怎么出远门,其实对基建也没啥太大要求,我半年就在外面充过一次电。
    小米能成功不光是产品力强,实际上新势力这几家都产品力都很强,甚至部分车型的性价比更高。小米的成功难以复制,就像特斯拉单看性价比和销量是完全不符的。
    digitO
        15
    digitO  
       7 天前
    @fish19901010 #12 排除了欧美的话,其他的市场都很小,电动车就更小了;电池的能量效率太低,很依赖充电桩的基建;国内想要走出去混动 or 增程应该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fish19901010
        16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banricho 我自己觉得,就他们按个电网的水平,我相信纯电车肯定不好卖。但是我寻思混动也算新能源啊,混动总归是没有什么基建门槛的吧。
    至于上文没有提到的混动之间的产品力对比,我觉得不说领先,应该也不落后吧,但是我自己没有混动车,所以不好说。
    forisra
        17
    forisra  
       7 天前   ❤️ 2
    尊重市场,市场什么反馈就是什么反馈,不要凭感觉,为什么欧洲关税可以谈,欧洲汽车关税是不声不响的就加了而且一点降的意思都没。目前来说自主品牌出口成绩最好的是奇瑞,上汽,传统燃油车为主而且上汽汽车技术其实确实还可以。

    然后再来分析你认为的“大有可为”的国际市场。就拿巴西来说,豪车销量也就一两万。非洲就更不用说了。东南亚理论上来说电车“应该”销量好的,实际上也没多好。因为在穷国家买代步车都是这样,买一个可能用了两三手的二手车(两三万甚至一万块)用。就现在打仗的乌克兰,够穷了吧?实际上家庭拥车比例不小,一般也就是开低端或者二手车。

    电车对于这些穷国来说就如同中国的那种高层小区楼,这么高的建安成本你觉得人家可以承担实际上完全承担不了。很多建筑防震标准你找几个土木佬问问东南亚那边有多奔放。电车再便宜,电池成本和折旧都在那里。
    fish19901010
        18
    fish19901010  
    OP
       7 天前
    @forisra 在理
    banricho
        19
    banricho  
       7 天前
    @fish19901010
    国外不知道,国内的话一个很反直觉的现实是:增程车比纯电更依赖充电桩。
    增程车因为没有发动机驱动,满电和馈电存在动力差距,保电模式油耗会更高。又因为电实在是太便宜了,短途根本不想用油。加上电池更小,导致增程车会更加频繁的充电。

    插电混动车当油车开,用发动机直驱感觉没啥使用成本优势,更多是政策给的竞争力(税、牌等)。
    一旦想用纯电模式,就还是跟增程一样陷入到油电价格的博弈,电的绝对价格优势就是会加大充电频率的。
    processzzp
        20
    processzzp  
       7 天前   ❤️ 1
    @forisra 没错,就拿泰国来说,他们的商场地下车库里,不强制安装消防排烟管道,只需要安装诱导风机。说句不好听的,一旦有车辆起火产生大量高温毒烟,就凭那几个破风机,消防队在外面等着收尸就行了,神仙来了都没救。这还只是我肉眼能看见的,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嘛……
    airportIllIl
        21
    airportIllIl  
       7 天前 via Android
    现在汽车电子卷到起飞,除了 AI 强相关的,其他底软方向( autosar/Can/诊断/基础软件)都不见得能特别高薪
    airportIllIl
        22
    airportIllIl  
       7 天前 via Android
    @airportIllIl 补充一下:相对于相同工作年限的计算机来说不见得能特别高薪
    fredweili
        23
    fredweili  
       7 天前
    买个车,或者买个手机,就当自己是股东了,坚决捍卫公司价值,你们赢了,大有可为
    NewMoorj
        24
    NewMoorj  
       7 天前 via Android
    我支持你的观点,但比你还要极端一点。

    因为现在你去车厂,都已经很难进了。

    很多人把车厂看做是实在不行就进去打螺丝的地方。

    实际上也已经卷到卡硕士学历了……
    feather12315
        25
    feather12315  
       7 天前 via iPhone
    @forisra #17 为啥欧洲可以谈?因为国内没宣传欧洲加关税。

    然而实际上欧盟加关税加得并不比美国少
    xhslyf
        26
    xhslyf  
    PRO
       7 天前
    往海外卖我估计还是增程和混动为主,我和 4 楼观点一致,像咱们这样的电网和充电桩基建,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
    所以如果又想要智能化,又没有充电桩,就智能是带个内燃机的增程或者混动了。

    还有就是汽车产业是每个国家都想要发展的产业,所以进入国外的市场是有阻力的,不是想去卖就能卖。
    如果汽车行业的蛋糕不香,我们这么多年也不会强制要求合资了。
    whatalittleboy
        27
    whatalittleboy  
       6 天前
    早早梭哈比亚迪算了
    fish19901010
        28
    fish19901010  
    OP
       6 天前
    @NewMoorj 是,这个我也了解过,已经很卷了。
    fish19901010
        29
    fish19901010  
    OP
       6 天前
    @xhslyf 对的,车辆制造行业的上下游延伸太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觉得比较能干久一点
    fish19901010
        30
    fish19901010  
    OP
       6 天前
    @whatalittleboy 梭哈某一个单一企业,风险很高,说不定突然就崩了。
    所以我觉得定投行业和找工作是不冲突的。
    xhslyf
        31
    xhslyf  
    PRO
       6 天前
    @fish19901010 #29 你的目的是“干得久一点”么?那可能不取决于行业,而取决于人才供给量。

    咱们这互联网行业的“35 岁中年危机”并不是行业不够强,不够长久,也不是体量不够,纯就是人才供应量太大,大到无法消化。
    作为企业,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肯定没必要留着中年人徒增成本。

    如果你的目的是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干久一点,我觉得需要考察的核心点是你对应岗位的人才供应量才对。
    fish19901010
        32
    fish19901010  
    OP
       6 天前
    @xhslyf 是的,总人才供给量是无法改变的。我也不是什么高学历的 AI 人才。门槛越高,同生态位的竞争就越低。道理我是明白的。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态位,谈何容易,所以我打算选一个需求量相对大,收入相当还行,对年龄的敏感度相当不高的行业。我自己觉得车企是满足这三个条件的。
    min
        33
    min  
       5 天前
    感觉此圈非常卷...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14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2ms · UTC 11:46 · PVG 19:46 · LAX 04:46 · JFK 07:4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