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GTI 的确,拆分后的输出质量还会提高,这也是 cursor 的发挥余地。不过,哪怕是拆分恐怕也无法解决让 LLM 更深入思考问题,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埋了雷,LLM 并不会去思考适不适合转成 VUE3 ,代价是什么。
@
padeoe 感谢,从代码上看,的确 claude 就是在逐个文件对照转换,所以遗漏文件较少。但是就是因为缺少思考,就连 tel/email 这样的简单的组件 mask 都不设置,直接照搬 quasar@v1,导致错误,不过这个问题我相信 claude 可以解决。search 组件一样,甚至还卡在第一个问题上,点击 search 图标后报错,正常应该触发 search 事件,将文本内容添加到 history 组件上。
我依稀记得这个问题也和动态有关,具体忘记了,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AI 走了大段弯路。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动态事件`问题,defineEmits 只能是在 setup 脚本编译时,当然现在如果使用不在 emits 中的 name ,还只是警告,但是我怕总有一天,警告就变成错误。另外这也导致 quasar-testing(应该是基于 vitest)无法测试这样的`动态事件`。
btw, LLM 很轻松的就根据我提供的信息(这个比较新,它知识库没有)搭建了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在分支`v2`下 ui/dev ,你可以跑跑看。v2 分支是 gemini-cli 的最终版,绝大多数代码都是它写的,我只纠正了大概几行代码。
@
JoeDH 你可以试试,不过我以为结果和 @
padeoe 的差不多少。
@
zaunist 👍,不错,这活血了,离开了具体环境,很多鸡汤什么也不是。
@
yjd 一般来说,轮数越少效果越好,除非特别内聚在一起,没法子。
@
guaguaguaxia1 AI 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思考,另一种是照猫画虎,套公式,人其实也一样。
@
hellodigua 所以我说看运气,会有抖动,如果当时 AI 正好参考到屎山代码,如果这样写的人越多,那么 AI 拿来参考的概率就越大。
@
iorilu 同意。
@
theChampion 首先这个项目本质上讲就一个输入框组件容器,只不过是动态的而已,本身就很简单,Quasar 把界面和逻辑都封装好了的。 这个 AI 讲的其实都是道理上正确的废话。不过不会正确提问的,是可以学学。
如果机械照搬 AI 的方案,不会设疑寻答,没法进步,只能让越来越蠢,说实话 AI 有时候甚至会在架构中不时给你埋雷(当然这个实际上看人品,毕竟它的知识库够大,看它参考的什么实现),唯有思考,目前 AI 的局限在哪里,如何用它来提高自己,与它沟通交流,为啥这样实现,而不是全部交给 AI 来写.
我的确看到完全不懂写代码的产品经理,通过 vibe coding ,慢慢被 AI 逼着会自己写代码了,这就是个人的提高,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因为 AI,慢慢变成不会写代码,这叫提高?
最终 AI 只能让蠢人更蠢,聪明人更聪明。
Karpathy 这次又造个新词( Bacterial code ,我感说这些词都是来自 AI ),而这实际上不就是 KISS 的翻版,但是现在哪一个 AI 能写出完美 KISS 的代码?
而 Karpathy 这次的意思是劝开发者多写些 KISS 代码,方便 AI 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