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2inc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johnny2inc

johnny2inc

V2EX 第 638808 号会员,加入于 2023-07-16 15:16:36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27461
johnny2inc 最近回复了
14 天前
回复了 xujdan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有个朋友变得不爱和人交流这真的不好吗?
我朋友也是这样
首先,我没见过要求别人“必须自学、只能自学的”。
其次,我其实挺赞同入门有人带比较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不过,另一方面,
目前似乎蛮多公开分享的课程和图书视频资料,而且有一部分有相当不错的评价。
教育算不算是赢者通吃的行业呢?
某种程度上,后辈末进们是否只学习最顶尖的武功秘籍就好?
所以,现在的武林是否已经人手武林秘籍?
再算上大语言模型,是不是武林里每个人都有一个随身老爷爷?
所以,教培机构相较而言区别只是机构师资和大语言模型的区别?
那么大语言模型和机构师资在引领菜鸟入门阶段有多大差距呢?

另外,我是个还没入江湖的菜鸟,我本职也不是程序员,我只是对编程喜欢和好奇,想要学习一下。所以我没有选择去机构学习。
我的随身老爷爷( AI )告诉我可以从 Python 入手,之后慢慢去接触 C++等等其他语言。
我又从其他地方打听到,学 Python 可以从《简明 Python 教程》《笨办法学 Python 》《廖雪峰的 Python 新手教程》等等开始。
我看了一部分《廖雪峰的 Python 新手教程》,感觉并不是那么新手,似乎并不符合我的阶段,我可能在没有练好内功的情况下就去看《九阴真经》了(或许在你们看来廖雪峰的这些教程算不上九阴真经)。
于是我转头开始看《简明 Python 教程》,我觉得这个好像更适合我。

我想问一下推荐自学的各位朋友,这几本书合适吗? B 站好像也有很多视频,比如什么黑马程序员什么的。还比如菜鸟教程的各种教程。你们推荐这些教程吗?
这些学完之后算是入门了吗?
这些书看完之后我该继续看什么或者做什么呢?
我如何判断我什么时候算是入门了?
21 天前
回复了 johnny2inc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移动宽带光猫改桥接会限速?
@keengrass
@zhhmax

我原先在成都改桥接之后用了四五年也没限速。

那会儿一开始是 300M 的宽带,后面升级成千兆。只因为玩 PT 上传过多,明确给我说因为这个给我限速过,之后我控制上传量也没有继续限速。

但现在的确出现了我说的问题。

网上搜到的相关内容,包括 1 楼那位大佬给我指路的链接,发现可能的原因很多。

- 首先可能是中兴光猫的问题,即 1 楼大佬指出的软桥接问题。
不过我改桥接时也是删了原本的配置再新建的配置——虽然当时不知道软桥接这个问题,但我改桥接从来都是删除旧配置再新建——还是出现了限速问题。

- 其次可能是光猫 NTP 的问题。1 楼那个链接里有人提到了。

- 还有可能是光猫 MTU 的问题。具体见这里的部分讨论 https://ex.noerr.eu.org/t/1068900

- 还有可能是信道的问题,B 站有个帖子,他在最后提出了这种解决方法,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https://www.bilibili.com/opus/837493681847009287

- 最后,还有个可能是就是运营商的限制,各种帖子里有零星的说法。


然后,最新的情况,我光猫的桥接模式,被远程改回了路由模式。我问宽带师傅要的超管密码也不能用了,他拿新的密码都登录不进去了。
累了,不想折腾了,虽然我只是想改个桥接用自己的路由器——很多基础的实用的功能光猫里都没有——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居然这么难。


留个帖子,给后来人参考。
22 天前
回复了 johnny2inc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移动宽带光猫改桥接会限速?
@wy315700 头一次听说还有软桥接这种东西,感谢,我研究研究看看
首先,胃病和胃病不一样,胃疼和胃疼不一样。
我奶奶就是胃疼没和我说,听了其他老太太的,“胃疼吃吗丁啉就好了”,吃了好几天吗丁啉,最后疼得厉害了一点东西都吃不下去了才和我说,我带她去医院开了奥美拉唑啥的吃了一周才好。

其次,胃疼可能不是胃疼。乡下医院老医生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和小孩儿有一点像的地方是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疼,于是虽然我奶奶主诉是胃疼,但医生还是给她检查了肝脏胆囊啥的。
或许这有点坑,因为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和胆囊确实没什么事,患者主诉也与肝脏胆囊等等无关。
但前几天我姑爷爷的事儿就很有代表性。

我姑爷爷是村里卫生室的医生,做医生也是几十年了,也时常去进修学习,并非是不懂医学,尤其相比我奶奶。
他之前就经常“胃疼”,他没找出是具体什么毛病,只是吃一些常规的胃药,然后莫名其妙好了,于是就没管。
结果今年这个“胃疼”严重了,终于去了大医院全身检查,最后发现,这个所谓的“胃疼”其实是胆囊疼——胆结石。
@djangovcps #83 没有标准答案……
答案终归只有两个嘛,接受这个 offer 或者不接受。
难道还有第三种?类似“在充分了解和考虑后,如果这个 offer 符合你的职业发展需求且内心认可,可以接受;但如果仍有疑虑,建议继续观望。”的这种?

所以,你这个算一卦和抛硬币有什么区别?
硬币正面是接受,反面是不接受,要是硬币立起来的就是“在充分了解和考虑后,如果这个 offer 符合你的职业发展需求且内心认可,可以接受;但如果仍有疑虑,建议继续观望。”

如果有区别,算卦和抛硬币的区别在于什么呢?
为什么会认为算一卦得出的结论会比抛硬币得出的结论更有意义呢?

如果没有区别,那么抛硬币(只拿一枚硬币抛一次)也是算卦?
我有点懵。
楼主标题说大家有很深的成见,我比较懵的点是,楼主认为大家对什么有什么样的成见。
楼主你附的链接里的内容可以概括成迷信,然后具体来说是占卜算命、鬼神妖怪和阴阳风水,回帖里有信的有不信的,有的是只针对三者某一个在谈。
楼主你介绍的所谓高岛易断(顺便搜了一下居然是个明治日本的书)看着应该是属于第一种?你认为我们的成见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样的态度是合理的?你说清楚嘛。

然后你说让大家试一下再下结论。
首先这就很奇怪。你不先证明自己的论点,反而让我们给你找论据?
就好像我给某人说,感觉你对吃屎有很大的成见,你可以自己了解下,没有吃过就不要下结论。没吃过的人就不配和我讨论吃屎这个话题。
很奇怪对吧,好歹我也要给你说说勾践吃过屎,李时珍也吃过还将其写入《本草纲目》,现代研究也表明肥胖人群食用瘦子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转移(有可能)实现减肥……这些证明我的论点(无需抗拒吃屎)。让你们有反驳的点。
但你没有给出你的论据,这样很不好。

其次,看你的帖子感觉(因为你实在语焉不详)你认为我们试一下之后就会觉得至少占卜是有用(有效)的,然后当我们尝试过后再来下结论。
但有个问题在于,如何判断占卜是否有用(有效)?
比如说,我根据你给出的指南进行了操作,问的问题也是你给出的示范,这家公司的 offer 该不该接。
那么我如何确定我占卜出来的卦象对我的指示是正确的?
且不说有些卦辞是模棱两可两头堵的,就算是给我一个明确的指示(接这个 offer ),我怎么判断这就一定是对的呢?这和我抛硬币看正反面有什么区别?
我换个问题,非常具体,我明天出门会不会出车祸。
抛出那种模棱两可的卦辞(这样的结果很没意义,如果你坚持这样的结果有意义,那我确实很有成见),我们权当所有的占卜结果只有会与不会两种答案。
不会出车祸的也抛去,因为无法证伪。
当占卜的结果是我明天会出车祸时,如果我根据占卜的结果不出门了,那还是无法证伪。如果我出门了,那么根据占卜结果我一定会出车祸吗?
如果不是,那占卜的意义在于什么?如果是,呃,我非常怀疑这样占卜成功的机率有多大。
非常欢迎楼主开个直播贴,一周或者一个月,看你这段时间占卜出几次会出车祸而实际又真正出车祸了几次。
车祸你觉得不合适就换个别的,会不会踩狗屎什么的,这些应该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吧?

当然,如果你想要骗铜币的话,我建议还是开贴每天占卜问第二天会不会出车祸,这样热度会比较高
174 天前
回复了 muntoya 创建的主题 生活 丁克十年的感想
我看楼上的一些回复,突然想问一句:大家对同性恋什么看法?

丁不丁克,结不结婚,喜欢同性还是异性,有正确答案吗?

我觉得这与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是同一类问题。

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呗!

丁克与否问题最大的不同是不能后悔。

我今天吃甜豆腐脑,明天可以换阵营到咸豆腐脑党。
但是孩子生下来塞不回去,或者年纪大了就来不及了、生不了了,阵营很难更改。

谁也没走过对方的路,所以谁也不无法验证哪条路更好。

搞笑的是,有些人可能会后悔,但又不敢承认自己选错了路,于是拼命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个选择有正确答案吗?

看这几天的帖子,我觉得有些人认为有正确答案,他们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没错。

但我不这么认为:有个屁的最好的选择,连什么是好都无法定义。

可能双方都有对号入座的人,都要踩我,
「假装理中客」
「那你是走了哪条路,你有没有后悔?」

我还不算年迈,还有机会做选择,所以我也不好说我最终会走哪条路,也说不准以后会不会后悔走的那条路。
但是,无论我做什么选择,都不干其他人的事儿,更不干国家政府的事儿。

无论我是否繁衍传承,我都在纳税,我的意见对国家就有意义;
我确实不关心国家长远的未来,但我关心国家的现在和有限期的未来;
我要求享受政府提供给公民的权利是因为我履行了该履行的义务,而这个义务里似乎并不包括我必须繁衍。

同样,无论我是否要繁衍,也与国家政府无关——我认同楼主所说的大部分内容,但有关躺平和政治政府的部分无法认同——也与之前那个帖子所说的建立社会关系无关。

如果我不能确定我可以养育好一个孩子,那么我就不会生。别说生孩子,前面七八年在外边一直漂着,我连宠物都没有领养,直到今年我算是有个住所了我才动了养只宠物的念头。
如果我选择生孩子,那肯定是我能确定我可以养育好孩子了。
生不生孩子与其他所有的因素都无关,只与那个孩子有关。

因为担心晚年不快乐不幸福所以要生个孩子以防万一?因为人生后半段社会关系少需要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所以生个孩子?因为担心养育孩子太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不生孩子?
这也太自私了吧?!
因为担心生活环境太恶劣所以不敢生孩子?
这样太不自信了吧?!

多解释一句,我所谓的养育孩子,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
因为我奶奶的观念是,生孩子养孩子嘛,养活就行。
我无法认同她这个观念。

说是养育,更应该说是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能不能让这个生命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当然,这里的两个合格也很难精确定义。
我现在自认我还不够合格,别说做合格的父母,连做合格的伴侣我都认为我做不到。
所以我现在暂时还是选择不婚,不生。

如果哪天我自觉我够格了,同时遇到了合适的伴侣,我也许会改变主意。
不过目前看起来,此生无望。
177 天前
回复了 luoyou1014 创建的主题 生活方式 关于丁克,高龄人士提供一些看法
楼主整体逻辑看着很自洽,但是看底下一些回复也的确让我对一部分内容有疑问。

第一段我觉得说的没太大问题,人不孤立。
但我觉得有点误导:人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吗?还是说,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人还包括别的东西?
如果是前者,后面继续展开没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否从一开始这个论述就不够充分?您这一整篇是否严重夸大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段这个思考的角度对我来说挺新颖的,尤其「年轻人往往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时期」这句。但是后面紧跟的「好玩、有趣、快乐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关系带来的」这句不敢苟同。

对于上述这一句,您在第三段进行了论证,以游戏为例,认为年轻时游戏开心长大后没兴趣玩游戏的原因在于没有一起玩游戏的人。
但这个论证我认为不严谨。

首先,并非所有人年轻时就喜欢玩游戏,相当大一部分人(我身边粗略的观察,当然也不严谨,不过至少可以确保有这样的人)读书时就不爱玩游戏——这里游戏特指电子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您这个论证一开始也就不成立。

其次,如楼上一些回复所说,玩电子游戏的人群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钟爱单机游戏的,并没有强社交属性,您这个论证就无法解释他们为何年轻时爱玩游戏长大不玩了——事实上,稍微年纪大一点(估计您年纪比我大)的人,年轻时并没有什么网游乃至局域网游戏,玩的就是单机游戏。

再次,即使我们将游戏这个概念扩大化,不止包括电子游戏,还包括运动以及其他娱乐活动——比如我大学下铺喜欢排球,当时是院队队长——我发现年轻时的爱好并非随着社会关系的消失就会消失,主要还看是否真正喜欢。而且娱乐活动也有很多比较私人的,比如相当多的网文读者都是年轻时开始看的,现在看成了一群老白依旧在看。而读书这种事儿,我认为与社会关系无关,甚至对网文来说是互斥的——很多人都在网上自嘲我是土狗我爱看而不愿意让别人(现实中的朋友)知道自己看网文。

我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游戏和其他娱乐兴趣的减少或许不是所谓社会关系的原因,只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阈值提高了,没了新鲜感——换句话说,现在的游戏没新意不好玩(现在的网文没新意不好看)。

我应该不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大学时和朋友也玩游戏,但都是类似应酬一样纯粹为了合群。然而等我工作之后,反而有点沉迷。Steam 里游玩时间最长的是骑马与砍杀,这是毕业之后玩的,全平台游玩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这几个合我胃口的游戏我即使现在还是喜欢,前两天还刚开了一个骑砍的档一不小心玩了个通宵。

您第四段和第五段讲「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快乐」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只是描述您自己的体验,忽视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群,对很多人来说不成立——您潜台词意思是中老年的快乐都是基于社会关系,没有独自的快乐。
这太过武断了。您这些论点很难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年人热衷钓鱼。

您第六段讲述了您表哥一家的故事,说生命的二次绽放。但老实说没有说服力,太苍白了。如果我要和您抬杠,那我也完全可以给您讲述一段一个朋友生了孩子之后家里鸡飞狗跳生活土崩瓦解生命黯淡无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感觉意义不大。

第七段,您有点想当然——本想用自以为是这个词,但似乎有点过——您认为年轻人「只觉得孩子出生后耽误了自己人生享乐」这个观点从何而来呢?目前我国以及很多国家的低生育率是这个原因吗?您是否在避重就轻?

第八段除却不严谨的比例,基本逻辑是没问题的,确实是少了一部分社会关系。
只是中间那句「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有点滑坡。
问题还是最开始的论证基础: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是,您的逻辑推理没问题。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周星驰未婚,我怎么感觉他的人生比大部分人要精彩?周恩来夫妇未育,我们也很难说他比别人少一半的人生吧?

您在下一段给前一段我提出的疑问打了补丁——事业持续前进弥补社会关系缓解人生不快乐——看似合理,但前提是快乐都源自社会关系。但同样,快乐真的都源自社会关系吗?

您后面讲要「用爱好带来社会关系」,这个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有广场舞大妈——她们需要这样的活动拓展社会关系。

您又说「爱好会很快随社会关系的凋零而凋零」,但是您应该也需要看到有很多爱好没有强互动,而且因为这些爱好并没有社交属性,更容易被人忽视和遗漏。您的「快乐源于社会关系论」无法解释这类爱好的风潮。

所以说回来,您所有的论述,首先要正面回答两个基础问题:
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还是说人是由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东西共同组成?
人的快乐是否都源于社会关系?还是说有些人不依靠社会关系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我觉得至少我是后者。
我认为即使剥离了父母、朋友、兄弟姐妹——我没有爱人和孩子——之后,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因他们存在而存在。
同样,即使离开了这些社会关系乃至脱离了互联网与网友比如您的互动,我依旧能在其他方面获得快乐——硬要说我看书看电影与创作者建立了关系的话,那么即使不看书看电影,只是出门自己跑步我也有快乐(我是个跑步爱好者,喜欢跑步,但没有什么跑群跑圈,只是自己跑着玩,事实上,如果要和别人约跑,为了适应朋友的配速和步频,反而没自己一个人跑舒服)。

我并非说您的观点完全不对,因为我有朋友确实非常需要丰富的社会关系。
他就是个很 E 的人,他非常需要社交,社交就是他的娱乐活动,至于社交时是打游戏还是打篮球对他来说无所谓,他只是需要开口和别人说话。
所以他不断交朋友,恋爱,养宠物,然后现在结婚生子了。

但我不是他。我不需要用社交维持我的生命。
当然我也不是不需要社交,因为如你所说,人是社会性动物。
只是,社交会消耗我的能量,我需要用独处滋养能量用以社交。

所以,您这一整篇,对我那朋友(犬系人)说是适用的,对我(猫系人)来说,似乎不适用。
而对我朋友来说,他不需要您长篇大论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用别人说也不会选择丁克。
而对我来说,您这个长篇大论对我来说似乎不适用。
我不会。
因为除非「成功」和「出息」的定义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否则「成功」和「失败」、「丢人」和「出息」与结婚生子与否无关。

未婚人士中,我知道最出名的是周星驰,他应该算是成功人士,他终身未婚也没让他失败和丢人。
没有子息的人里,我知道最出名的是周恩来,他绝对算是成功人士,即使他没有后代也没人敢说他失败和丢人。
成功人士中,无论商界政界文艺界科学界,他们成功也不是因为结婚了所以才成功,更没有听说是因为生了孩子才成功的。

所以,结婚与否生子与否在我看来就是豆腐脑这类问题,大家爱哪口就吃哪口,不爱吃就不吃。

主要的矛盾在于,吃咸豆腐脑的人占多数,他们认为「我即真理」、这种事儿也要「少数服从多数」,早餐不吃咸豆腐脑改喝丸子汤的都是「异端」。
于是 PUA 这些人。
你以为你吃豆腐脑他们就会放过你?
你哪怕早餐吃豆腐脑但吃甜豆腐脑他们也会叽叽歪歪。
你选择早上不吃晚上吃他们都有很大的意见。
要不你告诉家里人你是同性恋、你要和同性结婚试试?

哦对了,如果我们假定「成功」就只是有优渥的物质条件就行,那其实也有一些「成功」人士是靠结婚生子「成功」的,比如章泽天。
人家确实是靠结婚生子「成功」了。
所以,我觉得你家里人说得也对,30 岁还没找到一个富婆结婚,真的很失败、很丢人。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48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3ms · UTC 15:34 · PVG 23:34 · LAX 08:34 · JFK 11:3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