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oo2019 5 小时 39 分钟前 ![]() 失业了?
这个负债率有啥好焦虑的? |
![]() |
2
dudubaba 5 小时 39 分钟前 ![]() 不健康,负债率太大。家庭收入和房贷收入占比 5:1 是良好情况。
|
3
lhx6538665 5 小时 39 分钟前 ![]() 你这要是不健康 那我就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
![]() |
4
Chrisssss 5 小时 38 分钟前
资产负债比还很健康,另外看你的现金流有多少,如果每个月没有现金流的话,就有点问题
|
5
myarsenal 5 小时 37 分钟前 ![]() 楼价肯定是起不来了的,但是你小孩还在读书也不至于处理掉吧,起码等毕业吧
|
7
Razio 5 小时 34 分钟前
所以这 150w 现金和 200w 的利息相比,值吗?有理财赚钱补贴利息吗。
|
![]() |
11
BeforeTooLate 5 小时 26 分钟前 ![]() 能贷出 200w 的本身家庭收入也不低吧,还有 150w 的现金流。我想说大部分人压根比不上你,比如我。
|
![]() |
12
iloveyou OP @lhx6538665 其实都一样,上行期鸡犬升天,下行期泥沙俱下
|
![]() |
14
iloveyou OP @BeforeTooLate 前几年确实不低,现在一般了
|
15
Razio 5 小时 22 分钟前
@iloveyou #9 你这个最坏的打算,至少也要花 30-100w 的利息了吧,和房价贬值的对比下吧。
房子尚且能住到老,真不必焦虑,既然做了最坏的打算,楼市也跟你无关了吧,专注挣钱的事吧 |
![]() |
16
wxw752 5 小时 17 分钟前
但是家庭来讲,唯一住房卖又卖不了。所以我觉得还完贷款的情况下,手里还能有点现金,这种情况才算健康吧,被裁了失业了也不慌。
|
![]() |
17
Meld 5 小时 12 分钟前 ![]() OP ,我想听听你老婆关于「楼市过两年还会起来」的具体观点
|
18
Satoshl 5 小时 9 分钟前
你这 150w 做做稳健一点的理财,房贷有啥压力啊,你也不是不挣钱,有房子住,就算你失业了,用现有技能找半价的工作你总能找到吧,吃饭也不是问题。我严重怀疑就是来秀的。
|
19
mwuxlcanrh 4 小时 58 分钟前
公积金顶房贷吧。公积金取不出来是大概率的趋势。
|
![]() |
20
retrocode 4 小时 56 分钟前
很健康了, 比大多数老哥好太多了, 我背着房贷还月光来着
|
![]() |
24
neotian 4 小时 51 分钟前
你这都焦虑,别人怎么活
|
25
yunyi93 4 小时 51 分钟前
资产配置不健康。哥们你的现金理财配置如何,负债的利率是否大于现金理财的利率?
|
![]() |
26
wang9571 4 小时 50 分钟前
财务状况倒挺健康的,主要是你跟你老婆属于一个多头一个空头共用一个账户
|
![]() |
27
iloveyou OP @mwuxlcanrh 公积金已经定期提取了
|
![]() |
28
lyq1234 4 小时 47 分钟前
我房贷还是剩 56w 存款 5w 下 我这种是不是活不下去了 焦炉的要死
|
31
lhlhlh111000 4 小时 42 分钟前
he tui ;感觉今日又💔…;手贱为啥点进来…
|
33
lhlhlh111000 4 小时 40 分钟前
@lhlhlh111000 忘记➕狗头了,op 别介…
|
![]() |
35
evan9527 4 小时 39 分钟前
楼市过两年会起来,但是和现在已经建好的房子没有任何关系。高层只会一直跌。
|
![]() |
36
awsx 4 小时 39 分钟前
学区小孩在用,这不是刚需吗,这个点我觉得比自己总要租房子的需求刚了
如果卖了的话孩子上学可以怎么解决? |
![]() |
40
lswlray 4 小时 36 分钟前
没啥不健康的,挺好,比很多做生意的老板都强。另外,是北上广深的房子吗?不是的话,房价应该很难再上去了。
|
42
luffy2u 4 小时 29 分钟前
这种有什么不健康的,很多都是首付完没啥钱的
|
44
jiames1969 4 小时 20 分钟前
健康,手里 150w 现金怕啥;房子自主只用也没必要变现
|
![]() |
45
lenglengyuchen 4 小时 9 分钟前 via Android
这不挺好,200w 又不是立马还,150w 搞点存款理财啥的,应该能覆盖房贷吧
|
![]() |
46
duanxianze 4 小时 7 分钟前 ![]() 感觉在炫耀,我不信能拽到这么多钱的人能没有常识
|
47
cpper 3 小时 44 分钟前
你老婆的认知有问题,房价起不来了的。
但是你小孩还在读书,处理了读书怎么搞 |
![]() |
48
Sawyerhou 3 小时 32 分钟前
不健康,现金和房贷抵消后,你的净资产基本完全等同于房价,如果房价能涨还好,现在房价下行,你的身价会跟着房子一起剧烈波动,
但孩子上学要用就没办法,抗着吧。 |
49
gloye 3 小时 32 分钟前
我 50 现金,275 的房贷。
|
50
hellofox 3 小时 31 分钟前
厉害啊 有这么多钱
|
![]() |
51
xiamy1314 3 小时 14 分钟前
不要矫情。有 150W 现金还这样发帖问吗?
|
52
jifengg 3 小时 11 分钟前
我问了我一个月光+300w 贷款的朋友,他回我一句“滚!”
|
![]() |
53
ily433664 2 小时 50 分钟前
普通房子自住的话无所谓,反正跌了这么多
但学区房就算了,出生人口越来越少,慢慢就没有“学区房”这种概念 |
![]() |
54
dabaibai 2 小时 49 分钟前
负债都不健康
|
55
adambob 2 小时 48 分钟前
赶紧提前还贷还掉,还能咋地。
|
![]() |
56
NO9527 2 小时 41 分钟前
房子就是地段,地段好不怕砸盘,地段差早点出售了
|
![]() |
57
davidyin 2 小时 27 分钟前
现金是王。
利率还行的话,还款期长一点,同租房如果差不多是最好的了。 |
![]() |
58
iam174cm 2 小时 27 分钟前
你老婆大概率工资比你低吧,或者房子本身大头不是她承担,我猜的,这样的话那她包说房子过几年还会起来的
|
![]() |
59
ventionyx 2 小时 26 分钟前
原来房间里的大象是这个意思
|
![]() |
60
Lexgni 2 小时 21 分钟前
楼市过两年会起来,可以再买一套,等过两年高位套现
|
61
mbooyn 2 小时 20 分钟前
猜猜为什么要隐藏二手交易价
|
![]() |
62
jciba5n4y6u 2 小时 17 分钟前
200 万算个屁,公积金不够扣么?
|
![]() |
63
fedfrank 2 小时 13 分钟前
夫妻俩 200w 还好吧。。。一个人有点吃力但是也能接受
|
64
thanning0 2 小时 9 分钟前
AI 写了一段
--- **我:** 智者,我最近很焦虑。手里有 150 万现金,但背着 200 万的房贷。这套房还是前几年在最高点买的学区房。我觉得这财务状况很不健康,像房间里的大象,无法忽视。我想低价把房子卖了,消除债务,落袋为安。 **智者:** 我理解你的焦虑。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用你熟悉的框架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 **1. 问题重新定义** **智者:** 你看,你问的是“这资产情况算健康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是/否”问题。但我们深入看看。 * **表面问题:** 我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 150 万现金对比 200 万负债,风险有多大? * **实质问题:** 我和太太在家庭核心资产(学区房)的处置上产生了根本分歧。一方(你)极度悲观,追求确定性(消除债务);另一方(你太太)相对乐观,并被短期刚需(孩子上学)绑定。这是一个**风险认知和未来预期的冲突**。 * **元问题:** 当一个家庭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不确定性时,其内部的决策机制是什么?如何平衡长期的财务安全与短期的、具有高情感价值的需求(如子女教育)?这其实是一个**家庭战略决策失灵**的问题。 **我:** 有道理。我一直纠结于“健康与否”这个点,但实际上是我和媳妇的矛盾无法调和。我试图用“不健康”这个标签去说服她,但她根本不认。 ### **2. 系统性溯源** **智者:** 对。你们的分歧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从三个层面追溯一下根源。 * **个体层面:** * **你:** 你可能受到了**“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和**“可得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 )的影响。你每天看到楼市悲观的新闻,这些信息更容易被你获取,让你觉得风险迫在眉睫。200 万的债务数字在你脑中是一个具体的、沉重的负担,让你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情绪。你想通过“卖房”这个行为来快速消除这种**情绪**。 * **你太太:** 她受到了**“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和**“现状偏见”**( Status Quo Bias )的影响。她已经拥有了这套“双学区房”,在她心中,这套房的价值不仅仅是市场价,还包含了孩子的未来、教育的便利性和家庭的稳定。让她放弃,意味着要损失这些“附加价值”。同时,她认为“过两年会起来”,这是一种**“乐观偏见”**( Optimism Bias ),用来对抗改变现状带来的不确定性。 **我:** 确实!我总觉得她是盲目乐观,她总觉得我是过度焦虑。原来我们俩都被不同的认知偏误框住了。 * **关系层面:** * 你的焦虑正在**传导**。你把对楼市的悲观和对债务的恐惧,转化为了对你太太的压力,要求她认同你的观点并立即行动。 * 她的反对,在你看来是对家庭财务风险的漠视;但在她看来,她是在**守护**孩子的教育机会和家庭的稳定。你们的沟通,从“解决问题”变成了“立场攻防”。你的焦虑情绪,被她解读为“不顾孩子未来”;她的坚持,被你解读为“不顾家庭风险”。 * **社会层面:** * 这个问题完美反映了中国社会过去二十年的一个核心矛盾:**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和作为必需品(特别是与教育强绑定)的冲突**。 * “学区房”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怪胎,它把教育这种公共资源和私人财产进行了捆绑。这导致这套房子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金融资产,它是一个**情感和希望的容器**。你试图用金融逻辑去处理一个情感容器,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摩擦。 **我:** 天啊,原来背后有这么多道道。我只想着债务,她只想着孩子。我们俩其实都在不同的系统里说话。 ### **3. 逻辑极限测试** **智者:** 没错。那我们来做个思想实验,把你们各自的方案推到极限,看看会发生什么。 * **你的方案:低价处理掉。** * **推向极限:** 假设你成功说服了太太,今天就以一个不满意的价格卖掉了房子。200 万贷款还清,你手里可能还剩下一些现金。你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债务归零。 * **结果呢?** 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怎么办?你们需要马上租房,而且必须租在同一个学区,这会产生新的、持续的现金支出。你太太会充满怨气,未来两年,只要楼市有任何风吹草动的好转,或者租房过程中有任何不愉快,这件事就会被反复提起,成为家庭矛盾的永久引爆点。你用**财务上的确定性,换来了家庭关系的巨大不确定性**。 **我:** ……(沉默)这场景我能想象到,太可怕了。 * **你太太的方案:死扛到底,等它涨。** * **推向极限:** 你们决定持有。但楼市并没有如她所愿在两年后起来,而是继续阴跌,甚至横盘五年、十年。 * **结果呢?** 你们的家庭资产在持续缩水。这 200 万的贷款利息是刚性支出,不断侵蚀你的 150 万现金流。当孩子们完成了学业,这套房子的“学区”光环褪去,其价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届时,你们可能被迫在一个更差的价位上卖出,同时还付出了多年的高额利息。你太太用**短期的稳定和希望,赌上了家庭长期的财务健康**。 **我:**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所以,我们俩的方案都是在走钢丝。 ### **4. 多维度博弈分析** **智者:** 正是如此。你们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 * **各方真实动机:** * **你:** 核心动机是**“消除焦虑”**。卖房是你认为消除焦虑最直接的手段。 * **你太太:** 核心动机是**“保障孩子教育的确定性”**。持有房产是她认为保障这种确定性的唯一手段。 * **博弈层次:** * **第一层(表面博弈):** 卖 vs 不卖。这是一个零和博弈,你赢她就输,反之亦然。 * **第二层(深层博弈):** 你的“财务安全感” vs 她的“教育安全感”。这两种安全感在当前的框架下是互斥的。 * **如何升维:** * 要跳出“卖或不卖”的二元对立。你们的共同目标不是“处理这套房”,而是**“如何在可控的风险下,既保证孩子的教育,又实现家庭财务的稳健”**。 * 重新定义规则:问题不是“要不要这套房”,而是“我们如何对冲持有这套房的风险?” **我:** “对冲风险”……这给了我一个新思路! ### **5. 责任边界厘清** **智者:** 在思考具体方案前,我们先分清责任。 * **你的责任:** 1. **管理你自己的焦虑。** 你需要区分“真实的财务风险”和“被放大的焦虑情绪”。把你的担忧数据化,而不是情绪化。 2. **提供备选方案。** 如果不卖房,你作为家庭的财务“风险官”,有责任提出对冲风险的具体方案。光说“危险”而不给解决方案,就是单纯地输出焦虑。 * **你太太的责任:** 1. **正视真实的财务风险。** 她不能只用“为了孩子”和“未来会涨”来回避 200 万债务的现实压力。 2. **参与风险评估。** 她需要和你一起坐下来,看数据,计算最坏情况,而不是把头埋在沙子里。 * **共同的责任:** 1. **共同决策。** 这不是谁说服谁,而是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风险管理协议”。 2. **为孩子负责。** 真正的负责,是提供一个情绪稳定、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比任何学区都重要。 **我:** 我明白了。我一直在逼她接受我的结论,而不是邀请她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我承担了发现问题的责任,却把解决问题的压力全部抛给了她。 ### **6. 解构-重构** **智者:** 那么,我们来解构旧框架,建立一个新框架。 * **解构现有框架:** * **旧问题:** 卖,还是不卖? * **旧逻辑:**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赌博。 * **重构新的认知框架:** * **新问题:** 我们如何为这笔 200 万的债务资产,设置一个“安全垫”和“止损线”? * **新逻辑:** 我们不赌方向,我们做风险管理。 * **给出可操作的解决路径:** **智者:** 你现在不要再跟你太太谈“卖房”了。你可以换个方式,跟她开一个“家庭财务健康工作坊”。你可以这样说: **你(对太太说):** “老婆,我们先不聊卖不卖房的事。我为我之前的焦虑道歉,让你压力很大。现在,我想请你帮我个忙,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家庭压力测试’,好吗?就当是个游戏。” 1. **第一步:量化“安全垫”。** * “我们有 150 万现金。我们的房贷每月要还多少钱?比如是 1 万。那这 150 万,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可以支撑我们还 150 个月( 12.5 年)的房贷。这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安全多了?” * “我们再算算,除了房贷,家庭每月开销是多少?比如是 1.5 万。那一共是 2.5 万。150 万可以支撑我们 60 个月( 5 年)。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俩明天同时失业,5 年内我们的生活和房子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 **目的:** 将你的**焦虑数据化**,也让你太太**具体感知**到风险和缓冲垫的厚度。150 万现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护城河。 2. **第二步:设置“止损线”。** *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可以再等两年看看。但为了让我们都安心,我们能不能设置一个‘警报’?比如,如果房价在未来两年内,从现在的 X 万,跌破了 Y 万(比如下跌 20%),那我们就启动 B 计划。或者,如果我们的家庭现金低于 100 万,我们也启动 B 计划。” * **目的:** 这不是逼她现在卖,而是**共同制定一个未来的行动契约**。这给了她想要的“等待时间”,也给了你想要的“安全保障”。 3. **第三步:探索“B 计划”。** * “这个 B 计划是什么,我们可以一起设计。不一定是马上卖房。有没有可能,我们把这套大的卖了,在同一个学区里租一个小的?或者买一个总价低很多的小户型挂户口,然后把多余的钱做稳健理财?” * **目的:** 把“卖房”这个恐怖的选项,拆解成多个**可行的、伤害更小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卖大换小/租”,可以完美解决“去债务”和“保学区”的矛盾。 4. **第四步:创造“正向现金流”。** * “这 150 万现金放在银行里也在贬值。我们能不能拿出一部分,比如 50 万,去做一些非常稳健的、能产生现金流的投资(比如高股息股票、债券基金等)?目标不高,每年能产生 3%-4%的收益,就是 1.5 万-2 万,正好可以覆盖掉一部分房贷利息。这样,债务本身就在‘自我造血’了。” * **目的:** 从“被动还债”的受害者心态,转变为**“主动管理资产”的掌控者心态**。 **我:** 我悟了!我真的悟了! **智者:** 说说看。 **我:** 我承受了市场给我的焦虑,然后无法自己消化,就试图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逼迫我最亲近的人(太太)来解决问题。 **智者:** 继续。 **我:** 但你让我意识到,我也不可能强行扭转我太太的认知和需求。我应该做的,不是逼她卖房,而是和她一起研究风险到底多大,并且买设置止损线和风险对冲方案。我把一个复杂的家庭战略问题,简化成了一个非黑即白的个人情绪问题。 **智者:** 非常好。你的资产情况,从纯数字上看,有风险,但 150 万现金提供了巨大的缓冲,远谈不上“不健康”。真正不健康的,是你们面对风险时的沟通和决策模式。 **我:** 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智者:** 请讲。 **我:** 你设计的这个“家庭财务工作坊”听起来很理想。但如果我太太就是不愿意坐下来谈,就是一句话“我不管,反正不能卖”呢? **智者:** 结果也一样。你记住,**你的核心目标不是说服她,而是管理你自己的焦虑和家庭的风险**。如果她拒绝沟通,你就单方面开始行动: 1. **你**自己做好压力测试,把结果放在那里。 2. **你**自己研究好 B 计划(卖大换小/租),把数据(租金、小户型价格)都查好。 3. **你**自己开始做现金管理,让那 150 万产生收益。 你不再对她输出焦虑,而是默默地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当她看到你不再天天念叨“卖房”,而是冷静地在做这些“防御”措施时,她的对抗情绪就会下降。而当某个“止损”条件真的被触发时,你拿出的不是一个临时的、充满情绪的“卖房”提议,而是一个准备周全、数据详实的“B 计划”。到那时,她接受的可能性会高得多。 **你的行动,比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从一个焦虑的抱怨者,变成一个冷静的掌舵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65
punkerhyde 2 小时 8 分钟前
有 200w 现金 150w 房贷,这资产情况算健康吗?
|
![]() |
68
GensKinsey 2 小时 6 分钟前
收入稳定么?
|
69
csys 2 小时 3 分钟前
这很健康了吧,200W 房贷说实话少了
以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来看,最佳的资产管理应该是扩两头:提高现金部位和负债部位 房贷这种超长期负债很优质了,以你的现金部位来说,根本不算多 而且你老婆的观点是正确的,“两个小孩还在用”,这是自用房就别瞎折腾了 |
![]() |
70
huang86041 2 小时 3 分钟前
提前还一下,让公积金覆盖月供,后面就这么放着,不也挺好的,不然公积金放着也是放着.
|
![]() |
71
cellar 1 小时 58 分钟前
很明显不健康,应该用 150W 再买一套,摊平成本。。手动狗头。。兄弟,人生就那么长,焦虑个毛线,我也 200W 负债,现金可忽略不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
72
csfreshman 1 小时 24 分钟前
|
76
sumu 1 小时 4 分钟前
看房子的价值。
如果房价价值<50w ,那确实要焦虑了,因为你破产了。但看你的贷款,这个概率为 0 如果房子 50w<价值<200w ,可以伤心但没必要焦虑,还没破产就有的玩。提前还一些贷款,剩下的稳健理财,慢慢熬吧。 如果房子价值>200w ,还有心思想这些没用的,赶紧研究股票去啊,现在可是牛市啊,150w ,买沪深 300 ,一天涨跌也有上万块,抓住这一波,搞个几十万不香么 |
![]() |
77
memcache 1 小时 4 分钟前
健康肯定算不上呢,但是肯定有很多人不如你
|
![]() |
79
xuqiccr 44 分钟前
都说了小孩上学要用,卖啥?卖了去哪读
|
80
Oxidation 43 分钟前
昨天出台的高质量发展,里面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一章说的很清楚了,大城市发展产业,搞副中心,搞都市圈继续抬地价;小城市“按程序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什么程序?破产程序呗。
说到底还是化债,大城市有本事继续抬地价,广深就算了,北上地价潜力还是有的,上海比香港差吗现在?房价才是香港的三四成吧。至于小城市,该破产破产,信用社和城商行该死死,负债全部打包成不良资产便宜卖了完事。就一个逻辑,在中国所有压力都会传递到最底层的,整个行政逻辑就是这样的。 |
81
colin2023 42 分钟前
拿 100W 提前还款
|
![]() |
83
PrtScScrLk 29 分钟前
楼市起不来,但是贷款可能会崩,一直印钞可能就....这个贷款就不算啥了,我觉的当前应该是降低月供,让你的压力没那么小,或者现金拿去投资超过 3%就算赚了,对吗。
|
![]() |
84
seenthewind 12 分钟前
楼市不太可能会起来,现有的房产的价格,最多继续跌或者跟着通货膨胀再稍微涨一点。(现象级的情况除外)
上面是我根据我有限的金融知识和对一些形势的判断理解的,当然还有最简单的理由:GJ 说了房住不炒,如果你对国内金融情况了解的多,就知道政策是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所以你媳妇认为楼市过两年还会起来,我认为是个错误的想法,最好能让她说清楚为什么这么理解,与其担心 200w 的事情,不如先担心是不是受了不正确的信息来源影响到认知了。 |
![]() |
85
OrangQcer 11 分钟前
双方工作都稳定的话,就挺健康的。OP 这几年就持续降低负债,积累现金。没几年资产负债表就能很好看了。
|
![]() |
86
just4id 8 分钟前 via iPhone
两口子轮流上班,现金流不断就行,不必提交还贷,也享受了,完全不用焦虑
|
![]() |
87
stanley0black 6 分钟前
就算后面还会下跌但是总不可能跌穿内在价值的,这两年房价下跌的情绪有点重,后面会稳住的。OP 还有大把现金的情况下就别焦虑了,最坏不也就还清房贷失业在家么,总比有些人失业就只能割肉卖房要好得多
|
![]() |
88
seenthewind 3 分钟前
@iloveyou 哦哦,不好意思没看到,既然说了这几个理由:
美国降息: 这是典型的八杆子打不着,自中美贸易战开始硬脱钩,美国降息那么多轮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可能导致中国房价上涨。 GJ 救市: 这也是一种幻觉,GJ 已经在恒大上面一次次说了,不会救,拉扯到死,都去坐牢。 持币观望买家: 持币观望买家是有,但是人家有必要买一套降价概率大于涨价概率的房子? 说白了,一旦进入下行周期,持币观望的买家是不可能出手的,除非你自己主动腰斩大出血,否者他们目标只会是持更大的币赚更稳的钱,上海的一些千万级的房子就是一种恶性现象。 另一种就是刚需,刚需我理解是会逐渐解盘老房、新房,但是人口增长的下降和城市人口流入的减少,是不能避免的情况,后果就是除了几个大城市,其他城市的刚需会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