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zealotxxxx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24 页
回复总数  462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8 小时 48 分钟前
回复了 pulutom40 创建的主题 小米 针对小米这波舆论,真的是太成功了
活该而已,这两年营销弄得越来越不要脸了。

我米家设备都 100 多台了,该喷一样喷。就是做得不好,但是雷总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么性价比过来,想让他改很难的,除非是真开始亏了。
6 天前
回复了 AddIce 创建的主题 HomeKit 智能门锁选择
M40 路过,还是很静音的。
但是这个锁无法介入 homekit ,也无法远程解锁(可以提供一次性密码实现)
买车通勤肯定亏,毕竟你还要自己开。
但问题在于,有时候你打不到车的场景有多少。
13 天前
回复了 cmdOptionKana 创建的主题 投资 资本,会自己找出路
AI 七姐妹总市值都破 20 万亿了.....

美股总市值更是 60 万亿了。

这个泡泡已经够大了,我很想知道他们打算怎么收场。
13 天前
回复了 DavZhn 创建的主题  WATCH S6 想换 S11,哪里可以蹲到好价
我直接换了个二手的 s9,95% 电池健康,1300 走京东拍拍拿下,感觉还可以。主要还是 s10 和 s11 每快充,太伤了。
为什么不先用 figma make 或者 site 呢?
13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YsHaNg #28 等标准成熟鬼知道什么时候,还不如米家 + HA 组合,至少不用傻等。而且智能家居有些东西跟硬装有关联,到时候再做啥都晚了。
13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zsqduke #26 这个地方确实是我错了,但是对于我来说不影响结论。 智能家居这方面 Homekit 还是一坨。
14 天前
回复了 dNib9U2o8x 创建的主题 Apple 我以后不会再买 AC+了,吐槽下苹果的售后
@UT #40 摊手,我都换了至少 4 次了。2333
我基本都不是故意,都是因为裸奔。以及果子自己密封问题(两次进水起雾,直接换新)

AC+ 拒保完全没遇到过
14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另外,你不要对 matter 有任何期待,我曾经在 matter 刚出现的时候就一直跟,最后只有失望。标准迭代速度极慢、功能支持不全、设备接入稀少。连个扫地机器人都是最近两年才接进去,还体验一坨。
14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zealotxxxx #18 说错了,1S 是直接支持 homekit 不需要 ha 转。
14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zsqduke #15 另外,你完全可以设置一次性密码开锁呀,那跟很简单的
14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zsqduke #15 错误的,其实并不只是 homekit 门锁能开门。例如说我上一个锁是小米门锁 1s ,通过 HA 接入 homekit 之后一样可以在苹果家庭中远程开锁。
14 天前
回复了 dNib9U2o8x 创建的主题 Apple 我以后不会再买 AC+了,吐槽下苹果的售后
1. 直接去 Apple Store
2. 砸碎了屏幕让他给你换,玩重一点,直接 648 换新机就是了呗。
14 天前
回复了 leosj 创建的主题 iPhone 有没有支持 apple homekey 以及指纹的门锁啊
舍本逐末,你还不如考虑米家体系。 不要做智能家居为了 homekit 而牺牲体验和金钱。
@leosj #6 这个设置在你电视上,也许是你换设备之后电视上的设置重置了,具体设置取决于你的电视品牌系统。具体可以去对一个品牌去搜。
17 天前
回复了 Automatica 创建的主题 Apple iPhone Air 国行现在是啥情况
屁大点事儿,又不是只有国内这么搞。

为什么说好的中国联通可以给 iPhone Air 写卡,又叫停了呢? - 楠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0533081497843552/answer/1951246192571834795



1. 首次开通 eSIM ,必须线下办理,现场身份认定,签署承诺函。(中国电信澳门,CTM 的做法)
2. 每张 eSIM 只允许刷新三次,第四次作废,必须去线下(或者在线视频公证)重新激活( TMobile 和旗下主要合作伙伴)。
3. 和苹果深度合作,换机的时候,白名单里的运营商的 eSIM 直接转移传输( TMobile ),不需要经过运营商 APP 或者后台。传输完毕之后,之前的 esim 作废。这个方法对安卓机也是一样的,只要手机和运营商有白名单机制就可以直接安全转移。
4.如果临时需要更换 eSIM ,每张缴纳 38 元人民币( 3HK 做法),而且更换 eSIM 之后,实名认证程序重启,重新认证。不接纳换人认证,比如之前是小明,现在改小芳,是不可以的,这相当于过户了,必须去线下办理过户手续。
5. 从手机侧删除 eSIM ,重新安装,必须在号码激活状态下删除,而不能在号码沉睡状态下删除。这个规则会直接断掉 ESTK 这种 eSIM 转 SIM 卡的规模性 eSIM 滥用和违法违规。目前从技术层面,这些转接卡无法做到号码激活的情况下删除 eSIM (号码激活的情况下删除 eSIM 其实是给远端发起一个 eSIM 作废信号)。对于欺诈团伙经常需要切换手机和卡的行为来说,这种限制是致命的。而原生的手机 eSIM 不存在这个问题。
6. 向日本运营商( SB ,AU 和 NTT )学习,在国外开通中国运营商的上台月费套餐 eSIM ,无论使用何种身份认证,都不具备国际漫游功能,也就是你在美国,拿中国身份证开通的中国 eSIM ,在美国你也无法打电话发短信和上网,如果想国际漫游,你得来中国去营业厅现场再做一次认证。日本的规定更严格,没有日本在留资格和担保的人群,一律不允许开通国际漫游功能,直接堵死了+81 手机号码的欺诈通道。
7. 大幅度降低国内用户持有号码的数量,现在是每个运营商每个人可以持有 5 个号码,合计 20 个,这种持有量本身就是欺诈的温床,可以学习日本运营商对持有号码和转网的限制策略,国内规定每个人所有运营商加起来,只能持有两个手机号,可以开通家庭流量套餐,就如同公司法人套餐一样,以小明名义开通的家庭组,里面的手机号码,要落实到人头,比如小明给爸爸使用的共享流量卡,要用小明爸爸的身份证做实名认证,落实责任到人头。
8. 进一步降低用户切换套餐的成本和携号转网的难度,国内携号转网的难度是全球最难的没有之一,不是技术问题,纯粹就是利益问题,消费者体验是很差的。
9.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和条件,不允许在境内安装可以国际漫游的旅行卡,这我能理解。
要么你电视没开 CEC 的开关机联动,要么是你电视就不支持,需要换电视。
买二手商务机吧。如果需要很小体积的楼上几个联想的不错。不过有条件最好还是买个大一点点的比较好。几百块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多花钱。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60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5ms · UTC 15:23 · PVG 23:23 · LAX 08:23 · JFK 11:2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