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ngShhng #10
@
coderluan #23
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社会系统(成熟不等于公平) 里的事情,最好不要简单的用“好”和“坏”来区分。
对一些人的“好事”,很可能对另一些人就是“坏事”,这只是制度运行下的分配(或事情按制度运行后的)结果而已。
我更愿意用“善意”和“恶意”来区分。
一个人在遵循 TA 身处的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则/制度时,即使 TA 是生不由己,也能有主观上表现出的“善意”和“恶意”,这些也许对一些事情的最终结果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能很好的改善它们在系统中呈现的状态,并有可能改善系统/制度。
什么是“善意”?枪口抬高一寸就是“善意”;什么是“恶意”?故意刁难、吹毛求疵就是“恶意”。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表现“善意”,生存空间较充裕,“输得起”的人更容易表现“善意”。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表现“恶意”?生存空间较逼仄,“输不起”的人更容易表现“恶意”。
一个社会系统中,如果怀有“善意”的人群多,那么社会系统大概率会螺旋式上升,制度发展趋向更加公平,社会趋向更加文明。
一个社会系统中,如果怀有“恶意”的人群多,那么社会系统大概率会螺旋式下降,制度发展趋向更加恶劣,社会趋向更加野蛮。
那么,最终的问题来了,是什么东西在压榨全社会的人群的生存空间,导致全社会充满“恶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