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hslyf 巴菲特其实从来不参与他公开投资的公司的运营,他的目标是买下整个公司,保留原有的管理层。
从你的发言来看,你是不相信价值投资的,很有可能你永远都不会信。 记得段永平说过,价值投资这事情是一种价值观,真正相信的人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明白,那些不相信的永远都不会相信。
刚好今天看到巴菲特收购公司的标准:
我们热切期待与符合以下所有标准的企业负责人或其代表取得联系:
- 大规模收购(税前收益至少达到 5000 万美元);
- 具有经证实的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预测不感兴趣,对“扭亏为盈”的情况也不感兴趣);
- 企业能在很少负债或零负债的情况下,凭借股权获得良好回报;
- 拥有现成的管理团队(我们无法提供管理团队);
- 业务简单(如果涉及大量技术,我们可能无法理解);
- 有明确的报价(如果价格未知,即便只是初步洽谈交易,也会浪费我们和卖方的时间,我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公司规模越大,我们的兴趣就越浓厚:我们希望达成一笔 50 亿至 200 亿美元规模的收购。不过,我们对在普通股票市场上进行的收购建议不感兴趣。
我们不会参与不友好的收购。我们可以保证完全保密,并且通常会在 5 分钟内就我们是否感兴趣给出明确答复。我们更倾向于以现金方式收购,但如果所获得的企业内在价值与我们付出的相当,也会考虑发行股票进行收购。
查理和我经常会收到一些不符合我们上述标准的收购提议。我们发现,就好比你表明想收购柯利犬时,总会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希望把他们的可卡犬卖给你。一首乡村歌曲里的歌词恰好表达了我们对新创企业、扭亏为盈项目或类似拍卖式销售的态度:“电话不响,你就知道是我(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