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chutsetien  ›  全部回复第 9 页 / 共 44 页
回复总数  869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44  
@javalaw2010 只会对非英语母语者造成歧义。zip 一词作为动词「拉上拉链」(引申为「打包」、「关起来」、「闭上」)由来已久,是后来的 zip 格式向之前的意思靠近,而非反过来。(因此 unzip 一词不是表示「解压 zip 压缩包」,而是「拉开」、「解开」的意思。)
参: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zip#Verb
@ijrou 上下文那个虽然乍一看莫名其妙,但是考虑到 context menu 确实是会根据所处位置变化的,因此译作上下文选单倒也不错,译成「背景选单」可能更不舒服。

附几个台译作比较,可见这些其实怎么译都不是很好办的:

缺省 = 预设(这个是要好很多,但是后来简中也改成「默认」了)
内存 = 记忆体
缓存 = 快取
脚本 = 指令码(但是脚本语言 = 手稿语言)
宏 = 巨集
注销 = 登出

吐槽了这么多劣质的翻译,我倒是想夸一下那个 ‘ready’ 的翻译——就绪。(现在很少见了,原先会在一般左下角的状态那里显示一个 ‘ready’ 字样表示可以由使用者来作业了。)这个「就绪」我觉得译得真不错,要是我的话大概想破脑壳也只能写出「可以了」、「好了」之类的说法。

@fyq

看哪里了,在命令提示的语境中,argument 和 parameter 是一个意思。

> A command-line argument or parameter is an item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a program when it is started.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mand-line_interface#Arguments)
每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那句:

> 哪里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不知道为什么,平时的时候对这句话的感触也没有多深,但是当被问到能够想到的「名言警句」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这句。
263 天前
回复了 shiny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助] 写了一本教材,求问适合的网站模版
@ztm0929 我倒是超爱 MediaWiki 的 vector (legacy) 布景主题的,之前的 monobook 也不错,这两个都可以算得上是严肃感很强的。但是 vector 2022 的确是他✕的丑爆了,然而 Wikimedia 硬要推,眼见着那么多人反对还是要推,唉……好在自建的 Wiki 爱用啥用啥,这下 Wikimedia 可管不着了。

我是考虑到 OP 如果要弄很多模板的话或许 MediaWiki 会适合一些,那种内容模板什么的,不是指简单的 CSS 风格。

我一直是「很像新人」啦,自建的 Wiki 都没用任何第三方扩展的,就是纯原生,平时拿来做个笔记用的,不是什么深度玩家。所以水平应该很低的。刚去看了一下,目前我这次建的(已经快满四年了),总共才 2,000 多笔编辑。有趣的是,我在维基百科那边(各语种以及文库都算上)的编辑,14 年来也是差不多这个数,所以算是蛮懒的。最近正好在全面重新整理,所以提了一嘴~
https://i.imgur.com/053q2YR.png
263 天前
回复了 shiny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助] 写了一本教材,求问适合的网站模版
考虑用 MediaWiki 么? 12 月就要出的 1.43 自带的 SyntaxHighlight 原生支援 copy 按钮了。整体上来说 MediaWiki 也是最不花哨(当然也有人可以把它玩得很花)+功能最强大的。
264 天前
回复了 yegar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教,大家敏感数据都存放在哪里?
对于密码的话,可以考虑有一套可以透过笔就能复现出来的「密码形成法」,这样自己只需要在明面上(比如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纸上)记录一个简单的记法,就可以放心未来就算忘了密码也能够藉此推出来。

就比如说,当我记下 ‘π, 16, 16’ 的时候,就可以即便忘记了也能花一点功夫推出来我在这里(指这一记号所用之处)用的密码是: y7!Te7&Yu5@Yu4%P

而如果我记的记号是 ‘golden ratio, 10, 24’, 那么就能手工推出此处所用的密码是: y8#Re6%Ye6

如果记号是 ‘Lorem, 12, 31’, 则为: e5&dFl9$d&i0

这其中的转换法需要是你从小就知道的那种,以确保不会忘记。

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怎么加密打包放到哪里哪里之类的。而最基本的几个密码,是需要可以被任何人随便看都不会出问题的那种才行。
我从 2009 年 7 月至今所有的照片加起来才 3,185 张,共计 8.8 GB……
楼主,这里有个需求不知道你能不能满足得了——
https://ex.noerr.eu.org/t/1087927
267 天前
回复了 PatrickL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win11 的任务栏如何改成小图标?
如果动手能力强的话,甚至可以参考[此处]( https://github.com/valinet/ExplorerPatcher/discussions/167)将 Windows 11 完全变成 Windows Classic 主题。
267 天前
回复了 PatrickL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win11 的任务栏如何改成小图标?
不是有不付费的 [Open-Shell]( https://github.com/Open-Shell/Open-Shell-Menu) 和 [RetroBar]( https://github.com/dremin/RetroBar) 吗?
268 天前
回复了 hallothere 创建的主题 V2EX 没人觉得 V 站的这个回复反人类吗
V2EX 应该是和饭否一个路线的——网站只提供最最基本、最最核心的功能,其他的交给第三方去做。这是那个时代的常见模式,可能现在不流行了吧。
270 天前
回复了 FlechazoQaQ 创建的主题 阅读 打算看书缓解失落,有好书推荐吗?
《孤城闭》~
272 天前
回复了 bler 创建的主题 计算机 有没有噪音小点的笔记本
可以买个降噪耳机。
273 天前
回复了 szsgz 创建的主题 阅读 请教大家在 win 平台怎么阅读 epub 电子书?
276 天前
回复了 ronen 创建的主题 浏览器 我为什么选择常用 firefox,而不常用 edge
@tabc2tgacd 是的,还可以做到 Profile 与浏览记录、cookies 、填表记录、保存的密码等分离,甚至做到 Profile 与 extension storage 分离(就比较麻烦了,得对着 about:debugging 和 prefs.js 一点点查),这样放一份配置好的 Profile 到自己的伺服器上,每次重灌或者异地需要使用的时候把它拉下来然后指定一个新 Profile 位置到那里,再把备份好的个人资料部分放进去(一般压缩完后也就几 MB 左右),就和在自己电脑上用一个体验。
276 天前
回复了 ronen 创建的主题 浏览器 我为什么选择常用 firefox,而不常用 edge
@resevrw 至于学习方法,只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时候看哈利波特,而我那时候哈利波特的书还没出完(电影更是没拍完),因此为了更快地看到书的内容以及更多地瞭解相关新闻资讯,慢慢地英语水准就上来了,我都没觉得怎么学。后来因为对英语原版的哈利波特已经烂熟于心了,于是就着 Felix von Manteuffel 读的德语版的哈利波特有声书又把德语的听了一遍,加上看德配的唐顿以及一些其他的英语作品(因为这些英语作品之前就看过,所以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就对德语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其他的因为是自学然后还要应付考试,所以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都有用过,我那个年代流行一个什么「大家网」的德语讲义(全是字,那种 200x 年的风格)和一个新东方的 flash 视频,还有什么 DW 出的德语常用会话以及 GermanPod 101 之类的,总之就是乱七八糟各种资料硬塞,倒也勉强混过了考试。后来看一些德剧,到 Babylon Berlin 第三季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看连德文字幕都没有的纯生肉竟然也能看个半懂了~当然除了英语外都不能良好地表达与写作(德语勉强能说吧,写完全不行),但如果你真的看了很多很多某个语种的电视剧,并且留心学习它的语言、辨别它的词汇,加上瞭解它的基本语法什么的,一般就能对这种语言有个基本的认知了。即使是像日语那样基本上需要一句一句地学句型来学习「语法点」的变态语言,如果只是为了大体上能看懂维基百科,那么学校里第一年教的那些语法点就足够了。
276 天前
回复了 ronen 创建的主题 浏览器 我为什么选择常用 firefox,而不常用 edge
@resevrw 日语是本科的时候被强迫的二外(因此水准最差,除了应付考试外再没学过——并不是对日本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只是我觉得日语超级、超级难学,一直都是从入门到放弃的状态);德语是我考研时自己选的二外,外加本身对德语就感兴趣,因此有去认真学习,也看了很多德剧;至于瑞典语,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会了英语和一定水准的德语后,看瑞典剧也能听懂很多(当然要慢慢适应,它那个发音很怪,乍一听会觉得很难听,但听久了又会觉得很有趣,有点像北方官话母语者第一次听粤语的感觉),俄语就纯粹是看俄剧和逛俄网学的了(除了本身内容就是俄国的俄剧外,很多网上下到的资源都有那种俄语的 voice-over 式配音,甚至只有俄语的 voice-over 配音,听多了也就耳濡目染了)。西里尔字母学一下的话,会发现俄语里面还是有很多和英语或者德语同源的词,或者直接就是德语进入俄语的词的,乍一看不认识,拼一下就认识了(甚至还有「反哺」的效果,一些词在看到它的俄语是什么之后会反过来猜到英语的词源,并不是说这个英语词是从俄语传过去的,而是你看到俄语里某个词的形式是这样的时候,就能想到对应的英语词应该有一个希腊语的词源……总之很巧妙)。读越正式的文献你的阻力会越小。小的时候还折腾过一点拉丁语,因此也略有帮助。
276 天前
回复了 ronen 创建的主题 浏览器 我为什么选择常用 firefox,而不常用 edge
@ronen 除了你提到的这几个,衍生版里头还有个 Floorp, 现在很多人用。主打一个自带功能繁多,刚开包的可定制性就极强的那种。
再就是 Basilisk, 是 Firefox 56 的 fork 并延续(而 Pale Moon 则是更早的,大概是 Firefox 2x 的延续),这个本身还有个叫 Serpent 的 fork, 是给 XP 续命的,如今仍有活跃构建;
还有个 K-Meleon 比较偏门。

最近还有些人在做将更新版本 (>115) 的 Firefox 开放给 Windows 7 用的项目,忘了叫什么名字了。总之 Firefox 的衍生版也还是蛮多的(还有个自家的 SeaMonkey 呢……)。
276 天前
回复了 ronen 创建的主题 浏览器 我为什么选择常用 firefox,而不常用 edge
@resevrw 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感慨一下,有的时候用户需求真的很不一样。就好比翻译网页这一项,我就用不到。对我来说,英文、俄文、德文、瑞典文、日文的网页我都可以直接看,而除了这些之外的语言我也大多没有去看的需求。所以我反而非常、非常、非常讨厌 Google 的浏览器那个不停地跳出来问你需不需要翻译的问话。尤其当你能看懂且经常看的语言比较多的时候——而且 Google 还把 Chinese (Simplified) 和 Chinese (Traditional) 视作不同的语言,因此那个 ‘Never Translate XX’ 的选项就要又多点一次。
就是……命令提示 (command prompt). 这么多年来这是最接近「命令提示」这个名词的东西。对于一个从 DOS 时代过来的人来说,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 DOS 时代,我跟电脑之间你一句、我一句,只不过这次你可以输入的「命令」容错性更高。有的时候还要给它说 ‘continue’ (现在有按键了我知道),就好像当初的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一样。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44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4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3ms · UTC 04:39 · PVG 12:39 · LAX 21:39 · JFK 00:3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