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外籍劳工和中国农民工

2023-01-17 14:44:58 +08:00
 noparking188

217 多面王储萨勒曼与他的沙特雄‪心

听《忽左忽右》,嘉宾吴晨同主持人聊起卡塔尔,在卡塔尔,本地人每月收入超过 10 万美元,而外籍劳工只有 1000 美元,当地各种福利也和这 230 万外籍劳工无关。2022 年的世界杯兴建球场,外界不知道因为热射病死了多少工人,这算是一种现代的种姓制度。

我由此想到了中国的情况,中国的户籍制度也可以看作是现代种姓制度,农民在社会分配上排在最后,虽然广大农村地区是执政党的基本盘。革命解放靠农民流血牺牲,现代化靠农村上缴粮食,改革开放还是靠农民血汗。

中国的超前教育规划为世界工厂提供了人口红利,而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外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抗拒,抗拒这种去城市里耗电、回家乡农村充电的安排。

城市里房价高企,是要告诉农民们,你不属于城市,这里没有你的扎根之处,一部分人生而享之的,你要用付出半生、舍弃土地才能换来。

中学课本上写到,税收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主要手段,房租,便是一种重税罢。农民在不是自己的土地上所劳动生产的,尽可能地被留在这和自己无关的土地上,很合理地留下,工作地的房租、社保,以及消费。

对于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在外读书、在外工作,离土地很远,离城市也很远,飘在半空,哪处都变得陌生。

他们的土地不能养活他们,外面又很难容下,就是老家的小城,也没有位置空余,地方上都是易家人,贪得无厌、抱团守旧。

从初中开始,我离开村镇到县城上学,高中毕业,我又去了大城市读书。对于此处,从陌生到适应,对于彼处,从熟悉到逃避,在此处读书、工作,亦要在此处扎根。

我喜欢城市的繁华、习惯城市的生活,冬天和爷爷奶奶窝在锅屋里用炭炉煮红豆蜜枣汤的画面已经很淡很淡,庭院前的小河离我现在也很远很远。

我不喜欢、甚至厌恶,村里的家长里短,总觉得那些随便一个都算是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的乡邻聒噪,今天说你明天说他的日常很烦人,最好关起门里只管好自己,就像现在,我不知道隔壁住着什么样的人。

在外面工作了几年,我再没回过村子,也不去打听村子里的事,和父母偶尔的交谈中能晓得一点村里的谁谁谁现在怎么怎么了,只觉得离我很远。

我一直以为在大城市读完大学、在大城市工作,然后和生我哺育我的土地、不发展的村子做切割,是很自然的事,我努力工作、对父母敲骨吸髓,拼命留下来,旁人都是这样的,我也应当这样罢。

我的根会在在这头,父母的根还在那头。媒体会言我是新某某市人,从集体分了出去,失去了土地,我拥有过的、且熟悉的土地,和我再无联系,剩下还有瓜葛的,只有宅基地上的老宅,她坍塌之后,我只能漂浮而去。

我每天看新闻,关心国际形势、社会热点,抨击种种。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以前我是农民的孩子,现在是农民工,我属于农村。纵使逃避、逃离,亦抹除不了身上的烙印,我的根扎在农村,该为之发声和奋斗,奉献和牺牲。

我要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光明在前。

952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86 条回复
Hellobeijing2088
2023-01-18 10:00:18 +08:00
我认为楼主的标题纯粹是无病呻吟。 卡塔尔的外劳本来就是短期签证,这些外劳大多是巴基斯坦,孟加拉之类欠发达国家的工人,人家在本国不要说 1000 美金, 挣 1000 人民币都很困难。 能去卡塔尔工作,已经是莫大的荣幸。而且卡达尔前两年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外劳,都是建办世界杯的几座场馆。 建完就回家了,很简单的我出钱,你出力。

换成国内的情况,也是一样。 你在外漂泊,看到大城市万家灯火没有一盏灯属于你,这个很正常,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都有这种漂泊与孤独感,你看别人家的灯火也是被人家几十年或者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换来的。

当然这个 ZF 也有问题,各种制度不平等,造成大家都没有安全与归属感。 最重要的是自己,如果目标就是升官发财,那么人就会一直焦虑下去。 换个想法,现在的社会只要你有才华,你就能得到一份还算体面的收入,如果换成 90 年代以前的中国,你不管多有能力,基本上在农村都不一定有自己的地种。 古代社会自古也一直就有 族强留家乡,族弱走他乡的说法。 古代社会,你如果打不赢别人,你的房屋都保不住,会被其他人多势力强的家族强占吞并。
aogu555
2023-01-18 10:02:44 +08:00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liuWeiyi98
2023-01-18 10:32:36 +08:00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whyrookie
2023-01-18 10:42:50 +08:00
竟然还有为户籍制度洗地的,如果不是既得利益者,就更离谱了
lwsbluesky
2023-01-18 10:48:07 +08:00
往前 20 年或更早,农民是一个底层。但现在谁不为自己是个农村户口而开心呢。比如某亲戚,农村户口,有田分,有宅基地,有山林...等等分。有田可以不种,每年收点租金,不知道多美。现在自己在外打工,儿子女儿在身边读书,但儿子不迁户口,就是为了那农村户口,女儿就无所谓了。
现在我们在城市里也是打工,奋斗到一定岁数就干不动了,想回老家,想想,自己都没地,没户口,看来是回不去了。
想想,我要是个农村户口多好。
keepfun
2023-01-18 10:49:59 +08:00
https://letsgo.fun/post/这场博弈

楼主好多和我很像,我不喜欢或者说是不习惯老家的一些人情世故,可能是我平时在外面很少接触这些.
但是我没有楼主那能耐 我在北京漂了 10 多年 北京没有扎主根 老家也格格不入了 就像我上面文章写得 也是我常常自嘲的话 去不了终点,也回不去原点.
dumbass
2023-01-18 11:03:37 +08:00
革命之火必将熊熊燃烧😆
popn74
2023-01-18 11:10:23 +08:00
@K1W1 这分配,真特么狗
2bad4u
2023-01-18 11:33:11 +08:00
对某些组织来说农民没有统战价值
@K1W1
wgsgyes
2023-01-18 11:46:15 +08:00
@colorfuldays 同龄人,但有几点认知和你不同:
1. 现状全国只有北上居民享受了部分户籍红利,个税十几万至几十万,应该是可随便在任何城市落户,可能除了北京。
2. 这几十年现状正在大幅度好转,1970 年代的那种城乡鸿沟,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敢想。
3. 很多人浪迹天涯,但是并不需要城市归属感,归属感只会来自家庭、宗族、民族
wgsgyes
2023-01-18 11:48:01 +08:00
@Hellobeijing2088 现代国界当然是种巨大的不平等,无非是穷国、穷国居民没有能力改动国界而已
codespots
2023-01-18 11:59:30 +08:00
给楼主点赞!“革命解放靠农民流血牺牲,现代化靠农村上缴粮食,改革开放还是靠农民血汗” 现在很多年轻人忘了工农业剪刀差对农民的剥削事实。
moonkiller
2023-01-18 12:07:53 +08:00
是的
好像在豆瓣小组里看到一条帖子
说在留学生课堂上,中国人在批评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人反驳说你们的户籍不也是一种种姓制度吗?
crazyMan233
2023-01-18 15:15:11 +08:00
你要做的是更好的统治(治理 /领导)这个国家。现在的发展有其固有逻辑。不做这些的话,要么造武器大炮征服掠夺殖民其他国家,要么大家一起种田,成为第一农业大国。你怎么选?
xingyuc
2023-01-18 16:13:35 +08:00
我每天看新闻,关心国际形势、社会热点,抨击种种。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liuxingdeyu
2023-01-18 16:45:51 +08:00
举个例子,如果清北不对北京户口友好,那一定会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友好,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这样,阶层(和种姓的区别在于向上的通道不一样)是一定会有的,在全世界都一样,个人觉得高考已经是相对公平的方式了,而且穷人的孩子能考上也不太存在没钱上的情况,我大学同学就有靠着大学期间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食堂打饭和送水到宿舍)和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的
CloudMx
2023-01-18 23:08:01 +08:00
你们改变来改变去永远也改变不了资源倾斜的问题,既得利益者永远都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colorfuldays
2023-01-18 23:20:54 +08:00
@wgsgyes 为什么需要户籍这个东西?为什么又要把所有的本来就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绑定在这个户籍上面? 我记忆中我只在很少的几个时间点能够在当地落户,而由于各种荒唐的操作流程(比如在广州时,要求在同一个公司交一年社保后可以落户,但是等我去问的时候,又要求办居住证满一年,而办居住证时,要求提交 1 个月去当地 pcs 申请。最终等我终于有条件办户口时,我已经打算换工作了,所以最后也没有去办落户),导致都没开始落户流程。而且即便我落户了,我的小孩要跟着落户是需要买房的,而我并不想只是为了一个户口去买房。 因为在我看来,在国内大城市买房其实是交的最昂贵的一种税。

这几十年现状的好转,只是表象,而制度上深层的不平等没有任何改变。 比如城乡居民养老的不平等,医疗的不平等,体制内人员和民企员工间的不平等,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很多人以为有钱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利,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这些制度性的不同等前面,钱没有任何的作用。 这也是我最后差不多要财务自由后,仍然坚定选择润的原因。

我女儿因为我老婆没上班,一直没办居住证没办法去小区的幼儿园,最后让她去了国际幼儿园,然而送进去不久,听园长说深圳很多的国际幼儿园被强制改成公办幼儿园。这就是说,在未来即便多花钱,仍然没办法绕过人为设置的各种政策限制上幼儿园,小学。
wgsgyes
2023-01-19 14:12:07 +08:00
@colorfuldays 从 1970 年代的巨大城乡鸿沟,到 2022 年本科生随便落户(除了京沪),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我不认为这是表象。麻烦的地方在于言论和公民自组织的限制,比如:抱歉,内容中疑似包含敏感话题,请修改或者放弃发布
wgsgyes
2023-01-19 14:18:54 +08:00
@colorfuldays 另外,不应把很多问题混淆在一起,认知应基于事实。 比如城乡居民养老的不平等,其实很多城镇居民是没有养老保险金的。也不要把利益集团寻租、社会不平等统统归结为制度问题,争论“主义”不如争论具体的“问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9094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