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健身应该小重量动作标准还是大重量猛猛练?

1 天前
 Evenxiao

最近开始健身,刚开始可以明显感觉要练的部位肌肉酸疼,后面至少会持续一天,练了半个月之后最近发现在练的时候会力竭,就完全举不起来,但是第二天就没什么特别酸的感觉了,不知道是重量适应了还是动作不标准没有练到位置。就怀疑是不是动作不标准导致效果不好,想问问大佬健身该小重量还是大重量....

254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健身
36 条回复
xxopp
1 天前
我觉得吧,你如果吃的蛋白质很多,想增肌,那就大重量。如果不打算吃很多,只是普通健身,那还是小重量做标准慢速
eod
1 天前
不要以目标部位酸不酸来衡量有没有练到位
chiaf
1 天前
找个熟人带你,或者找个教练。大重量要有人辅助。

建议先找到目标肌的发力点,重量慢慢增加。
lueluev
1 天前
二楼说得对。最开始目标部位很酸痛可能是肌肉质量差,练两次就好了。重量肯定是要上的,不要太追求本体感受。
dfkjgklfdjg
1 天前
当然是大重量猛猛练拉,肌肉唰唰变大,自信心也酷酷膨胀。

在自己没有受伤之前很多劝是听不进去的,也容易被各种虚荣假象淹没了自己原本健身的目的。
AEDaydreamer
1 天前
肌肉不是一直会酸痛的, 即使是大重量.
而且你定义大小的根据是什么?
我认为是 8-10rm,5sets 的重量区间好一点.
训练中要保持“It never gets easier, you just get stronger.”
当你感觉这个重量不够有挑战性那么放心的加重, 让 rm 重新回落到 8-10rm.
Mithril
1 天前
肌肉的力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你有没有那么多肉,二是你的神经有没有办法募集更多的肌肉来完成动作。
新手的话两方面都会涨的很快。但你两个月就遇到“瓶颈”的话,大概率不是因为什么小重量还是大重量的问题。应该是你本身就举不起来这个重量。

其实长肌肉主要看的还是总容量。你越偏向低重量高次数低组间间隔,就越偏向“耐力”。越偏向高重量低次数高组间间隔,就越偏向“力量”。

但不管怎么说,动作标准都是前提。不仅能减少受伤概率,也能让你的肌肉更好更容易发力。比如你卧推姿势不对,全靠三头加肩膀顶起来的话,那很快你就会卡在某个重量上了。毕竟这两个部位肌肉就那么多,怎么也比不过胸的。
evan9527
1 天前
我一开始都是杠铃卧推,卡在一个平台期很久,练完也没有酸痛感,
后来尝试换成哑铃,练完第二天就有很强的酸痛感。
我的理解是同一块肌肉要用不同的器械和角度去刺激。
angeni
1 天前
坚持下去

其它不重要
emiyamuto
1 天前
健康最重要,真的受伤的时候一定一定会非常后悔
你去看广受好评的健身博主,都会告诉你标准动作的重要性
tianguozhong1
1 天前
健身先练心肺,跑跑步再练。光练肌肉并不健康
duanxianze
1 天前
先看你健身是为了啥,是减肥,是增肌,还是为了健美,这都是不一样的
bigboss519
1 天前
大重量猛猛练,动作不标准很容易受伤的,腰椎颈椎、肩袖、手腕这些地方都很脆弱
LaGeNanRen
1 天前
当然是大重量猛猛练了啊,你不受伤之前听得进去话吗 XD
banmuyutian
1 天前
新手当然是用 8-10rm 重量练动作先,开始阶段没多少肌肉也不用纠结有没有泵感,不受伤是能坚持下去的前提
sxhJoker
1 天前
酸痛感减轻是你训练频率上来了,我之前五分化,每个部位一周就练一次,每次练完酸痛感都会持续 1~2 天。现在改成三分化推拉蹲循环,练完酸痛感很弱了,但有时候有事儿停练几天,再恢复的时候酸痛感又会很强烈,所以个人感觉还是跟训练频率有关。

还要看你健身的目的是啥,如果说就想随便练练保持健康那随意就行。如果想提升肌肉量,那开始的时候还是优先学习动作,找到目标肌肉发力感,然后在此基础上每次训练慢慢加重。饮食的话,大部分人碳水是够的,就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所以要多吃肉蛋。新手期用 8 ~ 12RM 就可以,新手期只要坚持锻炼,蛋白质吃够,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进步。后面训练动作熟悉了,如果想系统化的进行增肌和减脂,那就再对训练计划饮食计划进行调整。

关于饮食和训练计划推荐看 B 站「好人松松」视频,训练动作看抖音「凯圣王」,训练理念看抖音「自强不息归来」。
Evenxiao
1 天前
感恩各位大佬回复,还是得多学习学习~
someonelikeyouah
1 天前
做能让你坚持下去的重量,当然也不能做一下能做 20 几次的那种,楼上说的很对,长期主义很重要
balabalaguguji
1 天前
新手不要乱上重量,一定是先学习动作,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后再上重量。
可以看看我的健身 APP: https://lianlian.gzyunke.cn

devilboyjl
1 天前
单论练完酸不酸,个人理解是肌肉适应不适应的问题,与是否增肌无关,与你的组数和重量有关,也与你的训练频率和动作习惯有关。

如果你一直采用相同的组数和重量、相同的频率和动作习惯去刺激同一目标肌肉,酸痛感会逐渐消失。相反的,尝试新的组数和重量、频率和动作习惯,哪怕没有比之前更重、更多,可能也会有新的酸痛感产生。上面某位兄弟说的杠铃卧推换成哑铃卧推后感觉更明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良好的动作质量、合适的重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对身体的保护以及对目标肌肉的有效刺激,所以在我看来动作质量是第一位,质量是第二位。

健身就是日拱一足,分享分享。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769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