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 R7-5825U 的 All-in-Boom,谁做底层?以及一些小问题

6 天前
 yangwei0502

需求其实不复杂:

  1. OpenWRT ( iStoreOS ):用来开 ddns 、smartdns 、AdGuardHome 、部分 docker ( vaultwarden 、mtphoto 等);
  2. 飞牛:其实我对飞牛影视和飞牛相册都没什么需求 - 其实 OpenWRT 能满足很大部分,但是这个系统确实很好玩;另外我有想把网盘从 OneDrive 迁移到自己的 NAS 但自动保存、协作编辑和版本历史这些功能似乎飞牛还不行?
  3. Windows:我想直通显卡给 Win10 跑一些服务( Ollama 小模型)+播视频+某些下载用。
  4. 飞牛原生对我的 UPS 支持很好,在停电后希望能自动关机来保护硬盘(如果 pve 做底层的话,把所有硬盘都直连给飞牛是不是就行了。

PVE 层用 NUT 托管 UPS ,按电量或掉电时序触发宿主关机,VM 跟随停机;飞牛自 0.8.27 起内置 UPS ,也可在“物理机安装飞牛时”直接用。如果飞牛在 VM 里,官方也建议在 PVE 侧配 UPS 更稳。

在纠结到底用谁做底层来开 PVE 。

有几个考虑 - 以及 AI 给的建议: 1. PVE 做底层当然稳定性最好,飞牛经常更新且暂时稳定性还不太够(?) 是的 2. 似乎飞牛的 SMB 和 WebDAV 比 OpenWRT+OpenList 版本更高、性能更好?

OpenWrt/iStoreOS 既可用 samba4 ,也能选 ksmbd (内核 SMB 服务器)。ksmbd 轻量,常见于路由器平台;而 samba4 功能更全。飞牛的 SMB 侧在近期版本加入了 SMB 多通道等高级选项,配 Windows 10/11 客户端可自动利用多队列与多链路提升吞吐。WebDAV 也有官方指引(含 Windows 端一些限制与注册表注意事项)。

3. 听说了一些飞牛掉硬盘的案例,加上我不打算做 raid (只做冷备份),不知道把硬盘直通给硬盘安不安全,还是继续直通给 openwrt 再用 SMB 挂载给飞牛。

社区确有“更新后掉盘/存储空间异常”的个案报告,且修复依赖版本更新或手动操作。这类风险与“直通本身”不是一回事,更多与内核/驱动/电源管理/阵列层有关。文件系统层面:飞牛默认栈是 mdadm + LVM + btrfs ,支持快照,后续也出现了 ext4 选项。你既然不做阵列,选 btrfs 单盘配快照,再加一块独立冷备盘,会比“SMB 经另一台再挂载”简单可靠。

4. 另外想知道几个虚拟机之间共享硬盘,除了 SMB 以外,有没有性能更高的选项。 5. 对于 Docker ,似乎 OpenWRT 的对部分 docker 的支持不够好(过度魔改 Linux 后果),飞牛是否更好?还是真的搞个 Linux 跑 Docker ?这些系统会让 Docker 有性能的差异吗?

OpenWrt/iStoreOS 可跑 Docker ,但更适合轻量容器(它基于 musl ,系统环境与常见桌面/服务器发行版差异大,包生态与内核特性也以路由为主)。飞牛基于 Debian ,容器生态与 Compose 体验更接近常规服务器系统,还有“Compose 商店”等社区资源,上手快。性能上不会因为“飞牛”这层显著吃亏,本质还是 Linux 内核的容器

AI 的小结

你的使用场景非常典型的 AIO:PVE 当地基,飞牛当 NAS 应用机,iStoreOS 当路由与轻容器机,Windows 做 GPU 直通与播放下载。 SMB/WebDAV 用飞牛;多 VM 间共享,Linux 之间优先 virtio‑fs ,Windows 侧以 SMB 为主。 不做 RAID 的前提下,整盘直通给飞牛让它统一管理,辅以快照与独立冷备盘,比“再从 iStoreOS 经 SMB 回挂给飞牛”更简洁可靠。

——————

虽然 AI 给了很多信息,但还是想听听各位大佬和有经验人士,是否有不合理、错误、过时的信息,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谢谢!

485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85 条回复
bclerdx
5 天前
@morota 看兄台认认真真的码了这么多字,心里很佩服。兄台说的也对,这都是踩过的坑啊。最主要的是在这方面不被媳妇理解,反而被媳妇骂骂咧咧在你耳边,也够你受的,哈哈哈。
bclerdx
5 天前
@1252603486 所以,兄弟你的家庭网络是怎么布局的,是如何把正常使用的网络 与 网络实验操作分开的。具体说说布局方式与方案,跪谢。
1252603486
5 天前
@bclerdx #62 图片不会发,你加我绿泡泡,我给你发图片,QUlhbHBoYQ==
RangerWolf
5 天前
@Jacksu 请教一下 “docker 污染防火墙是真的” 这是什么意思?
bclerdx
4 天前
@edenzhang 那市电呢?不考虑个 UPS 吗?一般居民住宅的家庭,可能存在市电突然跳闸、断电等,就会导致所有设备停止工作(包括 NAS 设备 和 网络设备)
bclerdx
4 天前
@morota 软路由等网络 和 AIO 设备应该怎么个分开法?
luxinxin
4 天前
想知道几个虚拟机之间共享硬盘,除了 SMB 以外,有没有性能更高的选项
---
PVE 做底层,搞个 virtiofs ,虚拟机挂载
Jacksu
3 天前
@RangerWolf 因为 docker 会操作 iptables (端口映射、nat 这些),让你路由器设置的防火墙规则失效,或者把把映射的端口直接暴露在公网。这是在 openwrt 主路由上跑 docker 的弊端。加上现在 openwrt 早已切换到 nftables ,你安装 docker 会给你自动安装一大堆其他地方已经用不到的 iptables 依赖,防火墙提示你有旧的规则可能冲突。当然你可以关掉 docker 的防火墙功能,自己手动走 openwrt 的防火墙去映射端口以及 nat 修改,但都这样了,为何不安装 podman 呢。
Jacksu
3 天前
@bclerdx 分不分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比如我这种天天在家的,有问题都能及时处理,我的软路由(主路由)+NAS+容器这些全都在一台 N100 小主机上,重要数据按 321 原则做好备份,没有啥不能 AIO 的。但如果你经常在外,出问题不方法及时处理的,把网络分开就好,免得自己不在家出故障家里人就上不了网。
我的 AIO 运行几年了,除了一次硬盘分区表挂了,没出过其他问题,软件层面是非常稳定的。
Jacksu
3 天前
另外我的 AIO 是直接用 openwrt 作为主系统,可随便安装容器甚至虚拟机都行,没有什么直通这种乱七八糟的操作,要崩只能是物理损坏,真物理损坏了也可以临时切换到硬路由去先恢复网络(拔插网线修改 AP 设置 2 分钟内恢复)。
morota
2 天前
@bclerdx
很简单,买个 arm 软路由,买来就是 openwrt 系统,光猫接软路由然后接交换机/AP ,就行了。AIO 不承担网络功能。
可以在 AIO 里装个旁路由,来搞广告过滤,科学上网这些。
bclerdx
2 天前
@morota 好的,那么 AIO 不承担网络功能,那它的主要功能是啥? AIO 承担什么呢?
jacksg78
2 天前
最新版本的 PVE 支持 virtiofs ,性能比 samba 和 NFS 又提高很多, 接近原生直通的性能,另外群友说的单独把 openwrt 独立出来是个可参考的点, 等真正折腾的各个方面稳定了再将 openwrt 统一到 PVE 上也可以
yangwei0502
1 天前
@luxinxin
@jacksg78
这个 virtiofs 确实很好,但是这样的话飞牛或者群晖是不是就算是“挂载外置硬盘”了,从而导致一些功能无法使用或稳定性降低?
我只有一个 openwrt 做旁路由去广告,所以其实不太会 Boom 哈哈
yangwei0502
1 天前
@jacksg78 PVE9 吗,您觉得现在稳定性和性能都值得升级吗,我看很多人都说不要升级什么的。。
morota
1 天前
@bclerdx
服务,计算,旁路由,nas 备份,取决于你
jacksg78
1 天前
@yangwei0502 飞牛你不是有 ssh 的权限吗?在飞牛 OS 的权限下面,可以直接使用 mount virtiofs 方式挂载的,具体细节可以搜索一下教程, 群晖同理。另外 PVE9 非常稳定,毕竟是基于 debian13 二开的,本身 debian 的稳定性在众多发行版当中就是拔尖的存在。
greengmyi
1 天前
@bclerdx #38 是的,OpenWrt 仅科学就够了,我主路由是 iKuai 硬路由,主路由需要 OpenWrt 其他功能 iKuai 也又有类似的实现满足
bclerdx
17 小时 48 分钟前
@edenzhang 请问兄台,你的小主机仅负责网络的话,手膜小主机外壳的话,外壳温度如何呢?
edenzhang
7 小时 34 分钟前
@bclerdx #65 UPS 没装,市电基本很稳定了,至少这两年间没经历过断电。另外,我是全闪硬盘,比机械硬盘更能抗突然断电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694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