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步:设置“止损线”。** *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可以再等两年看看。但为了让我们都安心,我们能不能设置一个‘警报’?比如,如果房价在未来两年内,从现在的 X 万,跌破了 Y 万(比如下跌 20%),那我们就启动 B 计划。或者,如果我们的家庭现金低于 100 万,我们也启动 B 计划。” * **目的:** 这不是逼她现在卖,而是**共同制定一个未来的行动契约**。这给了她想要的“等待时间”,也给了你想要的“安全保障”。
3. **第三步:探索“B 计划”。** * “这个 B 计划是什么,我们可以一起设计。不一定是马上卖房。有没有可能,我们把这套大的卖了,在同一个学区里租一个小的?或者买一个总价低很多的小户型挂户口,然后把多余的钱做稳健理财?” * **目的:** 把“卖房”这个恐怖的选项,拆解成多个**可行的、伤害更小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卖大换小/租”,可以完美解决“去债务”和“保学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