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近的汽车讨论有感

7 天前
 fish19901010

先说结论: 我准备过两年等这一波车企大逃杀,该死的死完之后,我可以去投简历给车企了。 请各位大佬指点指点,看看我下面逻辑有啥问题没有,没有问题我就去准备车企相关的技能和“背景故事”了。

———————————————————————————————————————————————— 最近闲着也是闲着,发个帖

一、小米锁定这么高,哪来的人? 看到站内的的重复言论大概是下面这些论点:

  1. 蛮多人都看不惯小米,觉得主要是营销引发的购车冲动。可以理解,毕竟以前耍猴的经历和案例并不少。
  2. 要唱衰经济的也可以理解,毕竟都要梯子才能上的论坛,普通程序员的经济处境肯定是在这几年越发艰难,不一定裁员但是工作肯定不好做。而且经济情况也确实不好。所以主客观上都觉得现在的经济不应该有这么多人买车。
  3. 觉得小米是抄袭的,抄袭的不该支持。可以理解。

但是 su7 和 yu7 本身的产品力基本上能够得到从媒体到真人车主的肯定。这个没有太多的异议。

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小米的车的产品力在一众车辆中排位如何。 我个人觉得不一定排 T0.但是排个 P1 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对于传统合资车和一众油车来说,那就是 next level 了。 然后结合现在国内新车市场的销售量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 50%的数据来看。

我的结论是:这些买车的人应该是本来就有需求,但是需求从合资车和油车转到了现在的新能源。而不是凭空出现了新的需求。

二、预设立场可能错过了什么?

如果说中国电动车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能打得过合资车和传统油车,相信打败进口车也问题不大。30w 的 yu7 打法拉利打不过,打一打 5 系应该可以吧。再不行打一打 3 系呢,把日本车和德国车的 3 系的市场吃下来也是相当不小的份额了。

如果这个结论没问题的话,后面国际市场的空间大大的,现在的车企可能会倒闭,但是电车这个赛道大概是没问题的。

车子能卖哪里?就算北美不行,欧洲应该能进吧,收关税就谈嘛,收完税相信还是能打,除非他们和北美一样禁止进口。再不行,东南亚 6 亿人,中东 5 亿人,非洲 10 多亿人,南美 4 亿人。就算结合购买力折算之后少说也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如果预设立场觉得电车这不行那不行,可能会错过了下一个好找工作的行业。 我不是喜欢下大棋的人,就算再怎么料事从宽,我仍然觉得电车是个好赛道,再怎么说作为找工作的方向还是可以的。我也不是想赚大钱的人,有个 4-5 百万二线城市自由即可。

所以我个人的主观感觉是新能源车这条赛道可能没有当年万物互联网能容纳这么多的人,但是应该也不会太少。毕竟市场容量在这里。车企不行还有上下游。

286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33 条回复
airportIllIl
7 天前
现在汽车电子卷到起飞,除了 AI 强相关的,其他底软方向( autosar/Can/诊断/基础软件)都不见得能特别高薪
airportIllIl
7 天前
@airportIllIl 补充一下:相对于相同工作年限的计算机来说不见得能特别高薪
fredweili
7 天前
买个车,或者买个手机,就当自己是股东了,坚决捍卫公司价值,你们赢了,大有可为
NewMoorj
7 天前
我支持你的观点,但比你还要极端一点。

因为现在你去车厂,都已经很难进了。

很多人把车厂看做是实在不行就进去打螺丝的地方。

实际上也已经卷到卡硕士学历了……
feather12315
7 天前
@forisra #17 为啥欧洲可以谈?因为国内没宣传欧洲加关税。

然而实际上欧盟加关税加得并不比美国少
xhslyf
7 天前
往海外卖我估计还是增程和混动为主,我和 4 楼观点一致,像咱们这样的电网和充电桩基建,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
所以如果又想要智能化,又没有充电桩,就智能是带个内燃机的增程或者混动了。

还有就是汽车产业是每个国家都想要发展的产业,所以进入国外的市场是有阻力的,不是想去卖就能卖。
如果汽车行业的蛋糕不香,我们这么多年也不会强制要求合资了。
whatalittleboy
7 天前
早早梭哈比亚迪算了
fish19901010
7 天前
@NewMoorj 是,这个我也了解过,已经很卷了。
fish19901010
7 天前
@xhslyf 对的,车辆制造行业的上下游延伸太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觉得比较能干久一点
fish19901010
7 天前
@whatalittleboy 梭哈某一个单一企业,风险很高,说不定突然就崩了。
所以我觉得定投行业和找工作是不冲突的。
xhslyf
7 天前
@fish19901010 #29 你的目的是“干得久一点”么?那可能不取决于行业,而取决于人才供给量。

咱们这互联网行业的“35 岁中年危机”并不是行业不够强,不够长久,也不是体量不够,纯就是人才供应量太大,大到无法消化。
作为企业,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肯定没必要留着中年人徒增成本。

如果你的目的是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干久一点,我觉得需要考察的核心点是你对应岗位的人才供应量才对。
fish19901010
7 天前
@xhslyf 是的,总人才供给量是无法改变的。我也不是什么高学历的 AI 人才。门槛越高,同生态位的竞争就越低。道理我是明白的。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态位,谈何容易,所以我打算选一个需求量相对大,收入相当还行,对年龄的敏感度相当不高的行业。我自己觉得车企是满足这三个条件的。
min
5 天前
感觉此圈非常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200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