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kongkongye
V2EX  ›  Cursor

分享下 cursor 最近的一点开发提效经验

  •  
  •   kongkongye ·
    kongkongye · 19 天前 · 4403 次点击

    比如在用 cursor 开发一个前后端项目,添加新功能时,可以先讨论后开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不讨论的情况:

    1. 你简单的描述新功能
    2. AI 开始编写前后端代码
    3. AI 检查编译错误,编写测试脚本自测
    4. AI 编写文档说明本次更新
    5. AI 做的很正确,但没有做正确的事,最终花了大量时间,你发现一半的劳动是浪费的,因为 AI 开发的跟你想的不一样。

    讨论的情况:

    1. 你简单描述新功能,让 AI 跟你讨论下需求,先不急着开发
    2. AI 搜索代码库,简单地告诉你它将做什么
    3. 你纠正了几次 AI 的理解偏差,对齐了需求
    4. 你觉得差不多了,你让 AI 开始开发,AI 开发的基本上大差不差
    5. 虽然前期花费的讨论的时间多了,但后期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反复调整
    29 条回复    2025-08-27 19:50:36 +08:00
    wxw752
        1
    wxw752  
       19 天前
    我也经常先讨论方案再让他写
    junkk
        2
    junkk  
       19 天前
    学到了,后面我用 cc 这么来试试
    ixixi
        3
    ixixi  
       19 天前
    试试麦克风 输入 ; 先唠一会嗑
    kaf
        4
    kaf  
       19 天前   ❤️ 4
    然后没用几次额度就用完了,其实应该先去网页找模型讨论需求,然后自己搭一个大概的结构出来,再喂给 cursor 阅读代码实现。本质上要像一个合格的领导一样安排 AI 去开发。
    kasusa
        5
    kasusa  
       19 天前
    我感觉近期他已经很智能了。 直接生成的就很不错了。
    kongkongye
        6
    kongkongye  
    OP
       19 天前
    @ixixi 主要是语音输入很多识别错误,英文变量名啥的也识别不好,经常语音输入完,再手动改一遍,就很繁琐
    wanniwa
        7
    wanniwa  
       19 天前
    @ixixi 上班的时候说话感觉会很尴尬,特别是很低级问题的时候
    weixind
        8
    weixind  
       19 天前
    有一个小优化的建议,“对齐了需求” 以后可以让 AI 先落地成文档。
    kongkongye
        9
    kongkongye  
    OP
       19 天前
    @kasusa 主要看需求的明确性,如果你说“xx 页面加个删除按钮”,那需求上基本不会理解错误;如果你说“新增一个 xx 功能”,那 AI 新增的表里有 n 个字段,你很难保证每个字段都刚好是你想要的,没有多也没有少。
    xz410236056
        10
    xz410236056  
       19 天前   ❤️ 5
    kongkongye
        11
    kongkongye  
    OP
       19 天前
    @kaf 很多东西其实你不需要跟 AI 说,你问问它的思路,会发现它想的基本对的。
    比如你不需要告诉 AI 后端怎么对接,AI 能自己去找相关代码。
    技术对 AI 没啥难度,基本都能写对,需要你来决策的,目前我发现的就是让 AI 新增一个表的时候,它经常多出几个我不需要的字段。
    coconne
        12
    coconne  
       19 天前
    建议用方案用 gemini ,我觉得 gemini 写设计方案比 cursor 强一些。
    nakun233
        13
    nakun233  
       19 天前
    一句话聊天让 AI 自己写了低版本 spine 导序列帧(因为低版本不支持批量导出),第一次图集文件裁剪错误,直接把裁剪结果的图片怼他脸上,第二次就完美工作了。感觉这次超顺利是抽卡奇迹
    linshuizhaoying
        14
    linshuizhaoying  
       19 天前
    我都是直接给已有的文件 让他参考 然后他自己会总结新增
    KING754
        15
    KING754  
       19 天前
    现在感觉需求稍为写清楚点。
    然后需要用的类拉到 context 中,然后告诉增加什么方法,增加什么逻辑,

    基本不太有问题了。
    然后每次改完,觉得 ok 了,就 commit ,这样每次 review 代码范围小点。
    基本可控。
    turtle233
        16
    turtle233  
       18 天前
    感觉讨论的越多 细节越多 ai 越容易跑偏 是我的使用姿势不对吗
    kongkongye
        17
    kongkongye  
    OP
       18 天前
    @turtle233 不会的,AI 本来也是那么想的,你只是让它把想法说出来
    Parva
        18
    Parva  
       18 天前
    平时做需求改代码,也建议这么做,先讨论让它了解点上下文,再让它实际动手,成功率会高很多
    eroneko
        19
    eroneko  
       18 天前
    说白了还是要对齐需求目标,只是简单丢三两句话过去,很容易跑偏
    day0
        20
    day0  
       18 天前
    确实哦,有时候我自己都不太理清需求
    xing7673
        21
    xing7673  
       18 天前
    我就是这样做的,计划-方案-实现三步走,我还不是两步走,因为新需求的频率不高,大部分都是细化,所以起步阶段的严谨更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 windsurf 创始人垃圾印度人跑路,我还是更喜欢 windsurf 一些
    5261
        22
    5261  
       18 天前
    @xing7673 那现在用啥作为代码提示助手
    xing7673
        23
    xing7673  
       18 天前
    @5261 cursor+gemini 或者 cursor+got-5-high 常用搭配,偶尔 cc 作为项目初始化
    horizon
        24
    horizon  
       18 天前
    费 token 啊
    aLazarus
        25
    aLazarus  
       18 天前
    我是 cursor 写提示词文档,claude code 阅读文档进行开发。目前开发还没遇到返工的情况,比单独用 cursor 和 cc 的效率高得多
    5261
        26
    5261  
       18 天前
    @xing7673 vscode 我是基本 cc 主要开发,然后借助 windsufe 做代码提示助手,再搞一套 cursor 就有点奢侈了
    5261
        27
    5261  
       18 天前
    @aLazarus cursor 写提示词文档??? 咋个说法
    aLazarus
        28
    aLazarus  
       18 天前
    @5261 #27 就是说自己的需求,然后和 cursor 说请理解并分析需求,以合理的方式输出一个 markdown 文档,将内容写成提示词,我会交给 claude code 阅读并开发。
    然后在 claude code 加载这个文件,直接说请遵守文档进行开发
    xing7673
        29
    xing7673  
       18 天前
    @5261 #26 嗯不是订阅 cc ,是用 api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92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15ms · UTC 03:14 · PVG 11:14 · LAX 20:14 · JFK 23:1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