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号的那篇Kiro ,你真的很棒!为我带来了难得的破万浏览量——但没有任何打赏。不是我写的有多好,讨论的问题有多深刻,而是因为:
好多人没能用上,而我是“最早”体验的那一批。
在国内想好好编程,搞点好玩的东西,真的很难。
自从最早出世的 ChatGPT 将中国大陆地区列为“不服务”地区后,这就成了国外 AI 公司的标准条款,而且越来越严格。这不,香港 SAR 都被一些应用(比如 NotebookLM ,比如 Gemini CLI )归为“不服务”地区了。
那么转向国内的 AI 应用如何?当然没问题,只是我不能理解的是,我就是注册一个小卡拉米的用户,我需要手机认证、实名认证,登录也要手机认证。何必同志,何必呢!
也许,有人会批评我:你老老实实用国内模型不就好了?国内 AI 的发展有目共睹!很好!这个问题我稍后探索。
第一次通过 Kiro 的 Spec 方式开发了复古 Hangman 游戏后,我曾放言:等我用“抽烟喝酒烫头”的 Vibe 模式再来搞一个!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经常会在我的硬盘里堆积了好多电影——也不算太多,大概 20-30 本的样子。如果我想看电影,我该看哪一本?我是一个不喜欢看烂片的人,所以我之前的做法是去某瓣找这些电影的评分,只有 8 分左右的片子才可能被我挑中。这是一个很烦的事情。
于是我想,能不能用程序来完成呢:获得电影列表,处理一下获得片名和发行日期,程序去某瓣搜索,通过抓取关键信息(比如评分)我就可以很快完成这个工作。
某瓣原来有 API 接口,但早就关闭了。所以我不能用最最简单直接的 API 方式开发,而要用别的方法。
Kiro 下的抽烟喝酒烫头Vibe 开发很顺利,而且用我自己的站点测试完全可行,但是:某瓣防页面爬取、内容仅登录(需要 SMS 认证)可见,就将我的想法从底层给粉碎了。
当然,这么做的不仅是某瓣,还有很多很多……
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我宁可你对 API 收费,限制使用条件——就像只存在于传说中的 X 、FB 那样,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形。
创新,除了需要脑子,还需要信息的充分流动。大创意是在无数个像我这样的小点子的基础上最终萌生的。
农业社会,落后地区追赶先进地区,可能需要数百年;工业社会,几十年;信息社会,10 年; AI 社会,3-5 年。追赶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快。
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可能成为桎梏——这是马克思说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代表在落后的生产关系下不能有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表明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生产关系不改变的话,就会出问题。
肾上鄙人在下我认为,信息孤岛就是不合理的关系。
当然,更严重的还有国内 AI 的莫名“过滤”。
AI 模型动辄几百亿参数,且不论非线性是不是在模型中起作用,但肯定没有人知道这个参数从0.1
变成0.1000000001
后,模型会怎样表现。如果人为地设置很多“参数”和“禁区”,我认为是会影响整个模型的性能的。当然,后期处理也不是没有办法:不动模型,而是加一个过滤层,在生成内容后加以过滤。
不过,更大的问题将继续存在:随着 AI 根据“新”的内容继续“进化”,它看到的东西就只能是被过滤后的东西,基于这些而进行后续训练的输出,其品质我是会打问号的。
目前,我常用的是 VSC ,Trae ( VIP ,等 Solo 模式邀请)和 Kiro 。我不是专业程序员,也不会写很多代码,所以我只说我的一些使用心得。
可用性:VSC 。你不是 Trae 的 VIP ,你就一定会排队,完全失去了编程的节奏。Kiro 的可用性叫做 50-50 。每天我的 9 点到 20/21 点之间,Kiro 表现神勇,毫无等待。你甚至可以感受到 Kiro 想要帮助我这个菜鸟的迫不及待的热情。但在另外一个 12 小时时间段,Kiro 就一定会处于不可用状态。所以,我现在每天早上打开 Kiro ,第一个问题就是“Are you OK?”
我的猜想是,在我的 9-21 点,美国的程序员们都下班了,所以对 Kiro 的调用额度就可以转移到我身上了;到了我的 21-9 点,美国的程序员们正在认真工作,所以我就用不上了。
帮助性:Kiro 。我有时(比如 Kiro 不可用的时候)会切换的别的 IDE ,试图让它完成 Kiro 未竟之事业。但 VSC 、Trae 的表现令我失望:它不能很清楚地知道“原来”是咋样,而一意孤行地用它的思路去完成——而且这个思路还不一定是我编程所用框架下的最佳实践。反过来,Kiro 很清楚我要干什么也知道别的 AI 干了什么,可以很清楚地清理代码,保持思路而一往无前。
这也提醒我们,除非必须,否则不要随意切换你的 IDE。
扯一点题外话,怎么和 AI 交流?在我使用我的编程工具的时候,我已经决定用英文。为了测试,我在 Kiro 下曾经耗光了一个 Session 的中文对话和一个 Session 的英文对话。我的结论是:英文交流好于中文交流。
我想,这里有很多因素。
一个是英文是自然断词的,AI 提取我说话中的语法要素简单多了。
另一个是语境和词汇的发展。不得不说,中文的技术单词大量来自英文的翻译——有些翻译得很不错。我在之前一些文章中,提及了语言的先进性:语言是文化、科技、生活……的产物。一种语言的先进性不是由讲这个语言的人数决定的,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讲这个语言的人的文化、科技、生活……的先进性。简单的说,就是 100 个中学生讲的话加起来也不会比 1 个(真正的)博士讲的有道理、更先进。
这也是我一再强调,学习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要性。
![]() |
1
zcljy 4 天前
vsc 就是 cursor 呗 大佬给了我新的思路。。让 agents 抢着给我干活
|
2
BeyondReach 4 天前
@zcljy 怎么实现你这个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