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引号,因为现象是“手机监听”,实际不知道。请理性发现,更不要人身攻击。我只说一个现象,请教大佬们帮忙可能的原因。
下面两件事都这几天“同时”发生的。
家里孩子最近迷上看柯南(纸质书),周末滔滔不绝的跟我讲故事和里面的各人物。 注意:年龄尚小没有手机,也不会使用电脑。不可能去网上搜索。 结果:今早上我的 x 乎热榜上就推了名侦探柯南的话题。
一个同事哥们,我们上班同行,我开车带着他。传统油车,没有智能控制等功能。行程期间胡侃,我讲到了“塔西 x 陷阱”。他表示没听说过这个词。 结果:等我下车打开某头条系的 app ,给我推了“塔西 x 陷阱”的短视频。
![]() |
101
clemente 6 天前
|
![]() |
102
clemente 6 天前
而且 IMU 的权限管理很松 任何 APP 都可以伪装起来无障碍访问
|
104
royzxq 6 天前
请问你需要保健品吗
|
![]() |
105
shadowyue 6 天前
@clemente
你肯定不懂技术。手机录制、监听、分析用户对话内容,手机续航直接就尿崩了。 而且如何从用户一天成百上千的对话中捕获有效内容,需要多少算力? 手机监听的技术一定存在,但是一定不会用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因为你不值那个价格。 |
106
lpf0309 6 天前 ![]() @geeksammao 我最近就在做语音识别,目前来看占用的资源非常小,模型只需要 30m ,相比于目前大多数软件都是很小的,语音录制权限只需要请求一次。后期有空我测一下续航。
|
107
HotieCutie 6 天前
会不会是手机开启了语音助手,这种一直都在捕获附近的声音的,我从来不用这种东西,都是直接给关了
|
![]() |
108
www12222 6 天前
监听不太可能,你和家人的输入法,社媒浏览记录等大数据挖掘出来的广告联盟而已。
|
![]() |
109
elechi 6 天前
我确实也碰到过好几次刚说完就出现在推荐内容里的诡异现象
|
![]() |
110
lzd123 6 天前
虽然不排除被监听的可能(假如没有监听的情况),从心理学角度,好像存在一种偏差理论:
频率错觉:一旦某个话题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会“突然”觉得它频繁地出现在你生活中。 选择性注意:你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无关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感兴趣的事物上。 确认偏差:你倾向于记住符合自己猜测的事件(如“手机监听”),而忽略大量未出现推荐的对话。 |
111
absorbentcotton 6 天前
更多的是凑巧,窃听谈话内容推并分析然后推送相关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经济也不高效
|
![]() |
112
Baratheon 6 天前
一个技术向的论坛竟然每个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内容
|
![]() |
113
wx497657341 6 天前
@Liv1Dad 过于天真,以至于我以为你是来搞笑的
|
![]() |
114
wulili 6 天前 ![]() [ 手机中的陀螺仪和加速计等惯性测量单元( IMU ),可以通过检测声波振动监听对话 ]
这是从哪个营销号传出来的,简直离谱到家了,单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传感器能监听对话内容那真是见鬼了,比监听脑电波还离谱。 |
115
iceheart 6 天前 via Android ![]() 只是巧合,如果真的是如楼主所说,音频监听投放,那楼主的证据肯定会比这两件事多得多。
|
116
aureole999 6 天前 via iPhone ![]() @vfx 如果排除孕妇效应的话,还有几种解释:你媳妇没搜索,但点过相关的广告或产品,然后就会大量推送了。或者就是忘了搜索过。
还有如果老丈人搜索过,你肯定去过你老丈人家里,连过 wifi ,那很多有关的账号都会被联系在一起的。不连 wifi ,通过地理位置权限什么的也可以的。 另外就是新产品做推广正好就覆盖到你了。根据用户画像,比如年龄性别工作兴趣,推到你们公司 ip 也不是很难。加上正好有你同事点过这样的广告,那大量推荐也不是没可能。 这些都比窃听容易实现且靠谱得多。 |
117
0o0o0o0 6 天前
1. 知乎热榜所有人都一样,所以不可能以为你说了柯南,热榜就出现了柯南。
更有可能是,柯南最近比较火,所以朋友在谈论,然后热搜有柯南。 2. 可能是你的通讯录被读取了,或者你们俩在字节系软件中有关注、被关注,软件进行了关联推送。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通讯录泄露了,平台就能够通过通讯录让你和你的朋友的账户产生关联(比如给你推送你认识的人等),其次比如你和某个人有关注或者被关注的关系,那么你和那个人的账户也就有关联。 建立关联之后,平台会根据其中一个人长搜的信息给另外一个人也推送相关信息,比如他最近经常搜某个关键词,那么你也有可能被推送。 |
![]() |
118
wjfz 6 天前 ![]() |
![]() |
119
joequan 6 天前 ![]() 不太现实,没有公司的服务器能够支撑这么大数量的实时监听+语音分析+广告推送,成本太高了。
|
![]() |
120
kiracyan 6 天前
因为柯南最近出了新的电影
|
124
mscsky 6 天前
屏蔽资源消耗的论调再看
|
125
Lykos 6 天前
柯南这个难道不是最近有个电影上映,而且评价还不错么
|
![]() |
126
shadowyue 6 天前
@clemente #121
不一直工作的监听有啥意义? 监听的重要工作就是连续的上下文内容分析,你只是偶尔的采样监听没有意义, 比如采样到一个人说牛肉很好吃,你就给他推送牛肉广告吗? 说不定人家全文是,xx 跟我说牛肉很好吃,但是我觉得巨难吃。 另外手机待机功耗大概就是 5mA ,按你说的功耗翻倍,哪个电池绷得住。 |
127
mscsky 6 天前
貌似用户画像给绑定了,之前跟女朋友谈论了个专有名词,后面挺久没出现在 b 站首页,后面可能她搜过,相关推送出现在我的首页,如果不是,监听推送那也太不及时了
|
![]() |
128
gaobing 6 天前
有两个链路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
129
nuomi196500 6 天前
|
![]() |
130
cccb 6 天前
柯南就是最近的院线电影,推给你正常,这也是主动营销的一部分。你要想一个自己和亲戚朋友最近都没有搜过的怪东西,然后讲给手机听再去验证,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要讲文字信息录入手机里。
|
131
zsqduke 6 天前 via iPhone
信这个和吃了中药病好了就认为中药治好了病是同一个原理
|
133
geeksammao 6 天前 via iPhone
@clemente 你仔细看看那些论文哪个能在非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听外界人声的。之前稍微能监听准一点的还是实验室环境下监听手机内部扬声器震动发出的声音,非实验室环境估计准确率都无法保证。你这现在直接监听外界人声,这么牛逼的传感器装手机里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
134
zsqduke 6 天前 via iPhone
@cmdOptionKana 真的是,一模一样
|
135
follow 6 天前
避免 国产输入法
|
136
follow 6 天前
没 遇到这类现象:
1. 避免 国产输入法 2. 浏览器 默认关闭 js , 3. 手机是关闭广告的 红米低端机; |
137
zsqduke 6 天前 via iPhone
@lpf0309 现在有低功耗监听的芯片,但只能监听特定声音和单独的关键词。比如苹果手机里现在可以监听警报器叫声,智能音箱有专门的唤醒词。要监听任意内容还是得启动 cpu 的,所以做不到低功耗
|
139
zsqduke 6 天前 via iPhone
|
![]() |
140
cloudzhou 6 天前 ![]() 我仅仅从*常识*来反驳手机日常监听这个可能性
我有长辈是近乎耳聋,日常需要在耳朵边上说话,需要助听器才可以 但是市面上的助听器,要么死贵(几个 W 以上),要么效果很差,以至于我都没找到特别好的(对,能耗也是个问题) 试问,有这么一个牛逼的人声识别技术,都不需要语音识别,只需要把人声放大,噪音过滤 区区一台千把块钱的手机,就能做到,这是多好的一个技术实现 各位,中国听力障碍残疾人总数约为 2 千万+,随着老龄化,这是一个几百亿的市场 这么成熟的技术,就没一个人把上面提到的技术应用上去 你要说输入法偷偷接入广告,我倒是觉得可能的 |
![]() |
142
luxor 6 天前
就是一种巧合。不巧合的人肯定不会关注,关注的都是发生巧合的人。
|
![]() |
143
PaulSamuelson 6 天前
最离谱的是,我和我对象,都换了 iphone ,这个情况依然存在。我对此,真就莫法了。有相关行业大佬解惑一下么?是 phone 对大陆开了绿灯,还是某些 app 用到比较冷门的 api ?
|
![]() |
144
vanxy 6 天前
@geeksammao 另外目前大部分系统都对加速度传感器的精度做了限制。 现在就算是实验室里也无法通过这种方式监听声音了
|
![]() |
145
vanxy 6 天前
人不是随机数产生器, 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就聊到某种话题, 而是社会化的生物,聊的东西大部分情况就是某个热点事情
比如塔西佗陷阱的例子, 你聊的话题与头条推的都大概率与最近天水的铅中毒事件有关。 通过这个事件你能想到塔西佗陷阱,其他人也会想到。 (打开微信指数小程序,可以看到最近几天 [塔西佗] 关键词上升得很快) |
![]() |
146
Foxkeh 6 天前
巧合出现的挺多的才会让人怀疑.
我遇到最离谱的一次是蹲坑的时候用自带相机拍了带血的便便, 然后过了一会上淘宝准备搜索的时候默认搜索关键词就是治痔疮. |
![]() |
147
joyqi 6 天前 via iPhone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你几十年每天都要分享无数的话题给周围的人。碰巧今天分享的和知乎热榜碰上了,所以你发了这个帖子。要不然你想想昨天说了啥?
|
148
franswish 6 天前 via Android
我还是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测试的
说一个简单的:准备一个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通过 RSS 随便订阅一些东西,写一个随机获取话题/产品的脚本,每天取一条,你用电脑走安全的方式获取,自己看了念给手机听。保证手机完全无法通过语音以外的定位到你要说的话题以及话题对你来说是随机的、凭空出现的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几个小时/一天,随意)留心关注有没有被推荐该话题 有空有闲心的时候多做几次,发动没事干的网友一起测试,构成相对比较大的样本集,最后统计”窃听”事件发生概率 |
![]() |
149
inorobot 5 天前
纠结于如何实现还是太技术了,有的产业有利润就有钻研,48G 的 4090 谁能想到真的让人给做出来了呢
就看实现的哥们儿们能给 硬件 hack 到什么情况了 |
![]() |
150
Promtheus 5 天前
最近电影上映。。
|
![]() |
151
vhus 5 天前
android 的权限管理堪忧,都掌握在厂商手里。
用户想要完全管理就得 root ,问题是 root 后也没有更好的 app 可用并且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
![]() |
152
wulili 5 天前
@clemente 哥们,你也得看传感器精度啊,就人的说话声那点震动怎么可能引起陀螺仪等设备的明显变化,要是照你这原理分析,那手机麦克风是不是能监听到几百米外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呢,本质都是介质震动传递。。。
|
153
brookegas 5 天前
楼主不必与三季人计较,何况还有很多浑水摸鱼的。
我跟同事口头聊办公室装修(没有打字),网页广告就推送了装饰公司。 |
![]() |
154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你一天和同事只聊装修不聊别的?你每天和同事聊天,一共出现了多少种商品,网页广告又对应多少种,是否超过了巧合的比例?
连概率你都不管,只记住一次特别神奇的经历,那和信算命信中医不是一模一样吗? |
156
GK100 5 天前
A tin foil hat is a hat made from one or more sheets of tin foil or aluminium foil, or a piece of conventional headgear lined with foil, often worn in the belief or hope that it shields the brain from threats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mind control, and mind reading. The notion of wearing homemade headgear for such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stereotype and byword for paranoia, persecutory delusions, and belief in pseudoscience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n_foil_hat ![]() |
158
geeksammao 5 天前 via iPhone
@CodeXx 关键词唤醒和录音咋能一样,广告推送得有完整上下文做语义分析才有意义。你总不能听到一个"牛肉"就给用户推牛肉广告吧,万一用户说的是"我咬不动牛肉"呢
|
![]() |
159
Kirkcong 5 天前
|
![]() |
160
Kirkcong 5 天前
|
![]() |
161
wulili 5 天前
@Kirkcong #159 哥们,你有认真看过这个论文的具体内容吗。。。。。这个只是针对手机传感器实施监听的可行性研究,不是什么具体方案,而且结论是现实中实现的威胁潜力很低甚至不太可能。。。
另外,论文这东西没有太大实际参考价值,就好比脑电波的论文那不是大把的,那你见过现实中有用这个进行监听的吗? |
![]() |
162
xdzhang 5 天前
昨晚讨论孩子内向的问题,今天早上推的社恐话题。
|
163
geeksammao 5 天前 via iPhone
@Kirkcong 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读过你发的这几篇。我看了下第一篇,得出的结论是"实验室环境下有成功的可能,但不认为能在真实使用场景下成功,攻击者大概率还是会使用传统窃听设备"。
|
164
geeksammao 5 天前 via iPhone
@Kirkcong 然后它这个实验室环境要求有多苛刻我就不赘述了,其实稍微了解点手机传感器的精度参数就知道有多不靠谱了。手机传感器要是有这精度,手机厂商早就赔本关门了
|
![]() |
165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Kirkcong 有论文,你也要看内容啊。
|
![]() |
166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CodeXx 你说功耗低,也许可以。但你的依据是语音助手唤醒,那就暴露了你完全不懂了。固定关键词和全文本分析能相提并论?
|
![]() |
167
Kirkcong 5 天前
|
![]() |
168
XuHuan1025 5 天前
@zsqduke 信则有不信则吾.台球是最多一次. 常说的装修 婚礼 家电 卖房 买房 长痘 老房发霉 考驾照 钓鱼 早就推烂了
|
![]() |
169
XuHuan1025 5 天前
@PaulSamuelson 我的麦克风权限只给了微信 还是每次询问.红米手机. 还是会出现
|
170
zsqduke 5 天前 via iPhone
@XuHuan1025 真相不需要你相信。
|
171
zsqduke 5 天前 via iPhone
@XuHuan1025 除了信和不信,还有一种完全可以接受的状态是,“我不知道”。根据你提供的证据我觉得无法得出结论,就这么简单
|
![]() |
172
x86 5 天前
天天群里聊黄色也没给我推,气抖冷
|
![]() |
173
XuHuan1025 5 天前
@zsqduke #171 对对对 是有可能.那咋了,还要你居高临下把我批判一番?
|
![]() |
174
XuHuan1025 5 天前
@zsqduke #171 偏执狂
|
![]() |
175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Kirkcong 根据大数据原理,算命和中医也可行,无非是数据加经验分析而已。但这种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差距有多大,你不管这个差距?
|
177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什么原理说明算命可行?
|
178
mxT52CRuqR6o5 5 天前
如果是电车,那我真不好排除监听问题,因为电车的语音控制就是会一直监听,但油车我就不清楚了
|
![]() |
179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yxd19 一个人知识水平低,生活习惯不健康,还穷,那他大概率就寿命较短,如果获得他的连续多年体检数据,那这个预测就更准确了。
一个人性格保守,不爱冒险,学历低,底层打工,亲戚朋友里也没贵人,那他大概率一辈子都没得发财,也就维持低水平生活一辈子。 数据越多,能算出来的东西越多,越准确。原理是这么个原理,实际应用却没法应用,因此不能看原理就信算命。 |
![]() |
180
Kirkcong 5 天前
@cmdOptionKana #175 干嘛?我有说我赞同手机在用传感器监控用户日常对话?
只是和你说手机传感器这件事是技术上可行的,有相关研究的,并不是像算命那种空穴来风。至于一项技术有没有实际被应用,又或者能不能量产,这完全是不同的几件事,请不要混为一谈。 真的是,和你说一下你觉得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确实有相关科学研究而已,自行引申出来那么多观点。像极了鲁迅说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 |
181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你说的这个概率,能随着数据的增多而趋向于 0 或 1 吗
|
![]() |
182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Kirkcong 你说技术上可行,但又说不管实际应用,这已经自相矛盾了。
可行,只能是指实际上能做到,实际上做不到就是不可行。 你说可行,但实际上做不到,那可行了个寂寞。你等于说“这个事情是对的,但也是错的”,立于不败之地了,没人能反驳你这个逻辑。 |
![]() |
183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yxd19 能啊,体检、验血、磁共振之类的,不就是收集数据预测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吗。高考、公司的看简历笔试面试不就是为了收集数据提高对这个人才的判断准确度吗,是科学且有用的啊。
|
![]() |
184
hahastudio 5 天前
就说你提到的
1. 最近柯南剧场版,到现在很多地方应该影院还有排片,当然有热度 2. 最近天水、空调之类的事情,如果没几个人提到塔西佗陷阱,那才有问题 就你这症状,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而是你被世界裹挟着动的呢 至于那帮说用加速器和陀螺仪的,有很多这种拿来 debug 的应用,像 Android 有 Sensor Sense ,可以看看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动。说话要能动,开屏广告都不用摇一摇了。 |
![]() |
185
wulili 5 天前
@PaulSamuelson #143 就类似于瞎猫碰上死耗子,推送广告刚好命中了的那几次就被你记住了,无数次失败的广告推送你都忽略掉了。
这跟用什么手机没关系,因为广告联盟压根不需要去监听你的对话,你信不信你把手机扔了,这种情况依然会存在,因为它总会有命中的时候。 |
186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比如说某人中彩票了或者某人被车撞了,我认为类似这样的事情会阻止这个概率趋向于 0 或 1 。
|
![]() |
187
Kirkcong 5 天前
@cmdOptionKana #182 核电设施,可行,做出来了,不可量产,做不到每人一台,这种技术无法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电池,但确实可以做到国家级发电
|
![]() |
188
Kirkcong 5 天前
@cmdOptionKana #182 哦对了,我在正常表达我的观点,试图告诉你一些你可能不知道得信息。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反驳我的观点,我又没有参加辩论会。
|
![]() |
189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yxd19 概率肯定有意外的啊,没有意外那就是机械宿命论了。
|
![]() |
190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Kirkcong 因为你一开始没有展示明确的观点,所以我大胆猜测你的观点,你不同意自然会反驳,最终我才能确认你只是提供信息,没有特别的倾向性。为了达到这种理解,辩论是必要的过程。
|
![]() |
191
Kirkcong 5 天前
@cmdOptionKana #190 你真的好可怕,为了弄清对方的立场,首先对对方发动攻击,丝毫不考虑对方是否善意,是否有立场。你纯粹是为了赢而辩论,根本不是想弄清事实。
那我有一天和你面对面,是不是也应该先打你一顿,如果你有武器,自然会反击,最终我才能确认你见我没有携带武器,是个和平主义者。为了确认你对我没有威胁,打你一顿是必要的过程。 已 ban 。 |
193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所以我说是否能趋向 1
|
![]() |
194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
![]() |
195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yxd19 概率趋近 1 ,主语是概率。
|
196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那么你觉得你说的「概率发生意外」这个事情能否用概率来描述呢?
|
197
yxd19 5 天前
@cmdOptionKana 或者说,你强调主语是概率,那么你觉得我把主语误解成了什么呢
|
![]() |
198
cat9life OP @hahastudio #184 我愿称你为 杠神 ,抬杠之神. 我说啥了你上来就 "就你这症状,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而是你被世界裹挟着动的呢".
不愿意说脏话,你也别污染了帖子. 好好看看我原文怎么说的. |
![]() |
199
nijux 5 天前
大家别吵了,4 年前的就有技术实现的视频了
窃听原理:人类的语音本质上是一种振动,通过声波传播。智能手机的加速度计足够灵敏,可以捕捉到这些由声音引起的微小振动 攻击者可以通过一个在后台运行的无害应用,持续收集加速度计数据,从而窃取用户的通话内容、语音备忘录,甚至分析其观看视频或收听音乐的偏好 里面提到的两种防御措施 大家可以用 Android 手机 root 后试试 1. 限制采样率:从操作系统层面将加速度计的采样率限制在 50 赫兹以下,这将极大降低语音识别的准确性。 2. 用户通知:当有应用在访问加速度计时,在手机状态栏给出明确的视觉提示,以提醒用户。 |
![]() |
200
cmdOptionKana 5 天前 via Android
@nijux “攻击者可以通过一个在后台运行的无害应用,持续收集加速度计数据,从而窃取用户的通话内容、语音备忘录,甚至分析其观看视频或收听音乐的偏好”
请仔细看这句话,收集的信息限于手机自己播放声音引起的震动,而距离手机半米之外聊天,不足以让手机产生有意义的震动。 你举出的这个案例我见过很多次以讹传讹,也见过很多次澄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