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我有多年的颈椎问题。拍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导致我长期受到颈椎不适的困扰。最初的症状是工作一累就出现脖子僵硬、头疼,严重时甚至伴有短暂的眩晕。早些时候,通过热水冲脖子、冲头还能够缓解,但到了后来,这些方法几乎失去了作用。
转折出现在 2025 年春节。
那时候,我因为搬运重物不小心扭伤了腰,导致行走、坐立都非常困难。回到老家,家人推荐了当地一家正骨馆,说效果很不错。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去了。
这家店的老板是一位年长的按摩师。闲聊中得知,他早年其实是做医生的。过程中,他用手法帮我按摩了腰和脖子。当下的感受非常直观——本来从椅子上站起来都十分困难,经过他的调整后,症状明显缓解,虽然没有完全好,但恢复了大半。可惜的是,由于春节假期,他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之后我没能再去继续治疗。我的腰伤也随着休养逐渐恢复。
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春节之后,我突然发现——困扰了我许久的颈椎病,竟然没有再犯。无论是之前频繁出现的头痛、脖子僵硬,还是偶尔的眩晕,都彻底消失了。这种改善一直持续了大半年。我猜测,或许是那次手法调整中,确实把某些错位的关节或压迫的神经纠正了。
不过,可能由于工作状态未改变,依然久坐、低头,最近这些老毛病又有了一些轻微的迹象,我也在考虑再次去找他调整。
这次经历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原本我对中医持有比较谨慎甚至略带质疑的态度,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正骨”并非完全玄学,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体骨骼结构、力学关系、神经走向的精准理解。或许,它本就是一种以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为基础的经验医学。换句话说,它并非与现代医学对立,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互补。
(上述完全是个人经历,文本经由 AI 润色,笔者重新审核后发布)
101
ezreal 45 天前
@la0wei 你很强调成分的单一性,需求把变量控制到单一分成。那药物必然是单一分成起作用吗。必然不是,多种成分联合作用才起效果的例子非常多。AI 简单查询下,甘草中甘草酸( glycyrrhizin )或黄酮类成分,都有抗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但是甘草酸 + 黄酮 + 多糖联合使用时,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抗炎效果。查下车前草利尿的原理,车前草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腺嘌呤 、胆碱等生物碱类物质等众多物质都参与了利尿等作用。简单使用车前草就能实现利尿功能,为什么要抽离出里面的单一或多种成分制成药片才相信他有用呢。做个对比的例子,吃蛋白质补肌肉,使用蛋白粉也能明显增强肌肉,但单一的增强了肌肉,你能确定长了肌肉身体就变健康了吗。你一定要将猪肉分解了,提取里面的蛋白质出来增强肌肉吗。你确实想要健身长肌肉,吃蛋白粉没问题。但为了治疗疾病,为了身体健康,吃中药,或者吃猪肉鸡肉就可以了。现在使用人工智能研究中药入血成分研究,中药治疗靶向点等确定好中药的治疗机制。治疗的时候还是使用中药熬制汤剂做治疗,因为分离和单独制成成分成本上不现实,以及可能几张几十种成分合并作用起效,是要全部生产出来,一次吃几十种药物吗?你这个控制变量控制你做科研可以。但是医疗不单单是纯粹的科研。最终是将患者治好,需要在合理成本里,需要考虑产业等综合情况。从理论上,你确实能将草本里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全都研究清楚。但那可能花上几十年,中药那么多,全部研究清楚猴年马月。那研究清楚之前都一棒子打死不信任不用,不管患者吗。生物是很复杂的,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跃迁在当前科学体系还没研究清楚。从单一的生物化学原理到生物的个体,生物个体到生物社会之间的距离,就像人工智能的涌现一样,还没办法解释清楚,你去考虑这个控制变量的控制,我感觉纯缺是无稽之谈。
|
![]() |
103
chax 45 天前
中医认为人有 365 块骨头,合一年 365 天之数。现代医学比较笨,解剖+数数之后认为成年人一般有 206 。正骨的手法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一年有 365 天所以人有 365 块骨头是不可取。所谓边界就是取舍的界限。但是人的骨头有多少块很简单,数一数就知道了。很多问题没那么简单,也就难以确定边界。
|
104
la0wei 45 天前
@ezreal
我很后悔回复,我觉得自己太好为人师了,如果别人有错误的想法,就让他错好了,人总归会死的,自己作死的不值得同情。你后面可以再回复,我会读的,但我不会再回复。 你用 ai 问的例子,你自己真的理解吗? 联用的例子很简单,因为甘草过去用过。如果在分析其成分,单独使用的时候没有表现出近似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联用效果好。但是你从 ai 能知道用多少合适吗,他们的比例是多少。用甘草这一实物,而非提取物,怎么控制总量?最佳治疗效果的比例知道了,但是甘草不这么长啊,假设最佳比例是 1:1:1 ,但是甘草里面是 1:1:10 怎么办。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副作用怎么办。混合物组成的药物,找原因比只有几种成分的药物难的多,另外,如果导致副作用的是主要有效成分的时候,该怎么取舍,减少该成分用量,达到治疗效果与副作用的平衡。一堆药草熬出来的汤汁,你觉得喝多少合适? “但单一的增强了肌肉,你能确定长了肌肉身体就变健康了吗”这个不值一驳,你前面说蛋白质补肌肉,后面问长了肌肉身体就变健康了吗,先看看自己写了什么好吗 就用你举例的蛋白质来说,对于普通人,差别不大,对病人就不一样了,对健身的人来说也不一样,恰恰反驳了你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它叫蛋白质粉?吃够相同质量的蛋白质,要吃多少肉,你知道吗? 吃肉的时候,摄入的其他成分,可能对病人是有妨碍的,比如脂肪。蛋白质或者说氨基酸有些是人体必须从体外获取的。蛋白质和脂肪都可以供能,但蛋白质可用于合成脂肪,这个不用多解释,但脂肪合成蛋白质我没听过,至少不是人体获取蛋白质的主要途径。 健身的人为什么吃蛋白质粉,而不是五花肉,真的好难猜啊。 我从来没有否定混合物的作用,尤其,人类食用这种东西几千几万年的情况下,但是研究不是没有意义的,确定有效的成分,明白其原理,甘草酸又何必来自于甘草,胰岛素一定要来自于胰脏吗,为什么不能微生物发酵呢。血液又何必来自于人体,宰杀的猪牛羊血液吃掉多浪费,用来制备人用血液多好。中医用阿胶补血能玩出什么花活来吗 以前宣传艾滋病防治的时候,鸡尾酒疗法说烂了,药物联用可没有那么玄学。 2024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的是用计算机计算预测蛋白质结构。人工智能可以测算上亿种蛋白质结构,但中医还是抱着“甘草”这一概念几千年,对甘草的认识有任何的进步吗 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因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足够安全又有经济性,但鸡蛋中的胆固醇一直以来有各种争议。在有胆固醇这一微观概念以前,有人知道鸡蛋从生理角度来说对某些人不健康吗?没有,吃点红糖鸡蛋补一补,就这? 有些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分解乳糖就行了,中医有这种解决方案吗,中医连酶这种微观概念都没有。 你最后那一段不知道是 ai 写的还是你自己的观点。 首先,和你之前写的是矛盾的,"控制变量,喝茶水利尿,对比喝车前草汁液茶尿明显更多",你认为中医一样有控制变量的方法,但是你又认为“你去考虑这个控制变量的控制,我感觉纯缺是无稽之谈。”那控制变量这个方法到底用不用? 其次,我并没有说现代医学就只有控制变量的方法,你自己立个靶子在那打什么呢 你所谓的 “从理论上,你确实能将草本里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全都研究清楚。但那可能花上几十年,中药那么多,全部研究清楚猴年马月。那研究清楚之前都一棒子打死不信任不用,不管患者吗。生物是很复杂的,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跃迁在当前科学体系还没研究清楚” 根据我以前看到的一些新闻,确认有对往宏观和微观研究的争论,但这不是中医中药的需要考虑的事情,因为中医中药往微观研究就不是中医中药了,会揭穿很多骗子,很多所谓药物就是安慰剂,没副作用都谢天谢地了 所谓宏观,不过是主观上不想往微观研究的托词。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中的核心概念,那药方为什么会分解成君、臣、佐、使,这不是往微观研究吗?一眼微观研究的,非要说成整体论 科学给现代医学提供各种酸、碱、盐、蛋白质、维生素、各种化合物,这是从宏观到微观 现代医学通过计算机研究上亿种蛋白质构型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微观到宏观。 现代医学的背后是科学。或许医生只知道布洛芬可以治发烧、镇痛、,不知道原理,但有人能解释,有科学背书,中医中药有什么? 中医中药的溃败是哲学的溃败,是思想的溃败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觉的这句话是现代科学的哲学纲领 你用 ai 的时候能问问它,是我说的道理多一点,还是你说的道理多一点,用 ai 查资料可以,而不是一味的用来反驳我好吗,另外逻辑可以自己写 还有,你也可以问问它的工作原理,人类,至少顶尖的 ai 行业从业者对 ai 的原理了解多少,ai 对他们是不是像甘草一样,是个黑盒子 |
105
bluetooth503 45 天前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中医、西医,治疗好疾病就是好医。 况且在世间多一种治疗疾病的医术,为什么不好? |
![]() |
106
fanjinzhongju952 44 天前
@LosterLi 这些信徒 你跟它们说啥 好用的就是西方引进的 没用的就是中医真好啊 中医真科学啊
![]() |
![]() |
107
akakidz 44 天前
@flyfire #1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i4y1m7L3/?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如果遇到做起来引起腰椎非常疼的动作,就不要去硬做。我做臀桥效果最好,第二天疼痛减轻很明显 |
108
xiaoyuzhangde 44 天前
在我的认识里推拿,正骨啥的都是科学,人家说的清清楚楚,完全就是现代科学,在自己的领域效果很好的,有些玄幻古典医学就不好评价了
|
110
AlexBro 44 天前
是的,不仅正骨,还有针灸,都是很有用的,很多大医院搞不定 or 需要大手术的症状都能被治好。见过最夸张的本地案例是 50+大叔因为陈年腰伤,痛到走不了,一年里在医院花了万把块各种吃药不见好,医生建议上一线三甲手术,然后大叔偶然听说了家针灸的小店,花了几百块用了几周就痊愈了...但你要问是不是所有的正骨/针灸都靠谱,难说...但同理,也没人能保证西医都靠谱对吧?所以,正确的态度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中 or 西医,在网上无脑开喷只会显得自己很无知。
|
111
ezreal 44 天前
@la0wei 茶水对比车前草汁,定制好车前草汁制备流程,保证效果可复现就可以了。你副作用可以取舍控制成分用量,怎么到草药汁就不能控制喝多少毫升。你写代码遇到操作系统底层错误,你写应用层程序也要深入到系统里去改下系统 BUG 吗,不会在应用层做个降级或者兼容吗
|
112
OrangeSinglee 44 天前
信科学的,现在去医院动不动就是手术。我爸大拇指腱鞘炎,然后医生说需要手术。我看了网上说自己按摩,我就买了手部按摩仪,然后还有矫正带。现在也好了,而且是在平时依旧干活的情况下。信医生,那不就是直接动刀子。虽然一刀下去矫正了,比平时自己按摩来的快,但是大多数人依旧是希望不动刀子自己慢慢好也可以吧。
我舅舅,常年开车,腰间盘突出,回老家正骨按摩的,一个月的疗程现在也好的差不多了。之前去医院,医生依旧是建议手术,腰间盘突出涉及到脊柱啊,那么多神经,动不动就要手术的西医,怎么就会抵制中医呢。只是疗效慢而已,但是不至于需要动刀子啊。 |
113
mscsky 44 天前
西医根据片子看哪里有问题算不算经验主义?
|
![]() |
114
weilongs 44 天前
我是调整了背部和颈椎两部分。 在北京国贸那边的店。之前在站上有人问我也发过大夫的电话。 当然我不是打广告,就是想说这大夫确实给我调整后好多了。
但我也觉得 像我这种驼背和颈椎问题,之前在健身 请私教进行调整体态时也有效果。 单纯靠推拿、正骨方式调整后,貌似很难维持住。肌肉帮他保持住,感觉会容易变回去吧。 我之前也用过类似背背佳什么的,好像戴一阵子能有效果似的,但实际脱离还是会变回去。 我是之前通过健身先对体态进行了调整,那大夫意思你这颈椎、背都很硬,要给你全放松了。 我当时还在顾虑,他这么一搞那岂不是之前体态靠肌肉拉住的全泡汤了。 😂 结果是没有,我也不是专业的,上面是我大概的一个经历。 目前我还在健身,大夫已经不去看了,因为我觉得有些贵,能给我调整好很感谢她。 |
115
AndyChina 43 天前
16 年在上海, 去郊区村子里看过一个乡村医生, 家里挂满了锦旗, 上门的人络绎不绝, 治疗颈椎病的手法就是用手正骨, 扎针放血, 短时间是有明显效果的, 但是长期或者根治, 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 快十年过去了, 还是对这种手法很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