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yuxxxling  ›  全部回复第 3 页 / 共 8 页
回复总数  148
1  2  3  4  5  6  7  8  
2024-03-15 11:40:49 +08:00
回复了 giganet 创建的主题 硬件 副屏用个便携显示器还是正统显示器
其实还是看桌面放不放得下和实际条件和使用需求
2024-02-29 14:50:44 +08:00
回复了 q534 创建的主题 生活 买了个超级舒服的枕头。
2-30 加运费确实是 40+,看着就是普通的聚酯纤维枕。当然我承认同样是聚酯纤维根据工艺肯定也各有不同。现在在用的是 1688 买的特雷拉发泡乳胶枕,也就百来块。但感觉更多原因是民宿睡到舒服的都是因为真的很累,睡眠环境也确实好(房间床铺干净整洁有人打理)
2024-01-13 09:32:57 +08:00
回复了 fake23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宽带运营是不是会给用户垃圾 ip 这个说法?
先确认你邻居是不是没有公网 ip ,他走的路由和你的大概率本来就不一样
2024-01-02 10:45:00 +08:00
回复了 toBeRich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大家有什么助眠的好方法
比较彻底的是早睡,提前半到 1 小时准备睡眠环境(光线、温度等),在符合生物钟的前提下实践作息规律,例如人在 10 点左右不做什么刺激精神的活动并放松的前提下是很自然就会想睡觉,但超过这个时间到 11 、12 点反而会开始清醒,除非身体真的非常累。
治标比较有效的是转移和分散注意力,例如且不限于听白噪音、听音乐、听枯燥的音频。不过有个前提是能切换思绪并真的能放松下来,音乐音量太大、虽然听着音乐但还在想纠结的事情等都是没有用的。
不过最后睡眠很浅我想到还有一个可能是睡眠呼吸综合症
2023-11-27 14:43:49 +08:00
回复了 rationa1cuzz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求个笔记本无线方案,手机热点还是随身 Wi-Fi?
我发现小米可以 usb 共享网络后就很少走 WiFi 热点了,其它系统应该也有类似的可以找找。另外长期用手机网络共享的一定要注意 windows 的设置计费流量,起码更新之类的行为会保守些
2023-11-14 14:32:40 +08:00
回复了 lijianmin321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V 站老哥太热情了, Airy 永久会员加送 9000,凑到 1 万
支持下
因为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料吧
唯心和唯物再往上溯源其实是实用主义,我们考虑“对”与“不对”这件事本身就隐含了一种动机,就是要判断这种说法是不是“更”符合“客观规律”,目的其实也就是利用这个“对”的“客观规律”/工具来处理我们面临的问题。想到这层的话,要回答对不对,反而要先搞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23-09-11 18:27:31 +08:00
回复了 really28 创建的主题 硬件 开学季,大伙儿给推荐个笔记本电脑呗
需要问的话确实还是偏向 Intel ,毕竟信仰。不过如果了解多点的话除了第 2 条其实基本都是 AMD 有比较优势
@hahahaha123567 都没有,因为我上面说的“更多案例”根本就不是针对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一直都是为“囚徒困境有单次和重复决策的区别,历史和文化影响着决策倾向是更关注短期还是长期利益,重复决策还是单次决策”这个论点做解析,而你们总是预设我站在统治阶级帮他们说话
@shyrock
“你想说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不如一个有 500 年历史的国家理智?因为它没有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案例供参考?”
两百年对比 500 年很难说,但两百年对比 5000 年的话大部分情况下还真是,因为“这集我看过”
历史研究当然是可以跨国的,但普通人谁去关心外国历史啊,外国历史对本国决策的参考意义太次要了,美国判例法也不会参考中国判例对吧
@shyrock 我说没有历史你就按字面理解没有历史啊,举个例子就是有人说“你是不是没吃饭啊?”的主要目的也并不是真的怀疑你没吃饭。同理,我说他们没有历史是想强调他们的“历史短暂”、“轻视历史”、“认为历史可以随意解释”所以历史对他们基本没有约束力。你说的“中国人就是实用主义”那段其实我也基本同意的,不过这种认识还是比较片面。我说的也是他们更“倾向于短期利益和单次决策”,而到你的理解就变成“肆无忌惮”(在我看来决策没有对错,只有面向长期还是短期、更倾向自身还是大众利益的差别而已
@shyrock 1.可以随意定义历史=不存在历史,如同可以随意定义数学=不存在数学( 1+1=3
2.你认为以史为鉴=盲目信奉?我也觉得盲目信奉历史跟祖宗家法不可变是笑话,我说的是国际上很多事情的发展在我们历史上能找到类似的案例,它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有参考的原型,可以有更多的考量。实际上义务教育能接触到的历史也只是很小很省略的一部分而已。你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信仰”。。。这是两回事
3.100 年、1000 年、2000 年、3000 年、4000 年、5000 年前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有迹可循,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最终形成了我们在说的话和写的字(、吃的饭),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如果你不只关注那几个国家的话才会理解这有什么意义(对于你来说大概世界上剩下的那几百个国家根本就不能算国家,但他们的挣扎和发展才是地球人常态

最后,我也讨厌反思怪,我想说的也只是“因为美国没有历史,甚至否定历史,所以他们的决策更倾向于短期利益和单次决策”
@shyrock 你这种说法正好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没有历史”,只要能推导出“你这个说法并无道理”,历史的定义可以只是“建国的时间”,或者“一段时间”,我上面提到的“以史为鉴”、“历史耻辱柱”、“思想包袱”他们是一点都没有的
@shyrock ???
1  2  3  4  5  6  7  8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52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9ms · UTC 15:38 · PVG 23:38 · LAX 08:38 · JFK 11:3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