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tangkikodo  ›  全部回复第 3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53
1  2  3  
2024-02-24 22:00:08 +08:00
回复了 metavoidx 创建的主题 Python 写了一个 Python 后端元框架: UtilMeta
hi, 我是 pydantic-resolve 作者(也是那篇 composi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 pattern 的作者) , 在声明式描述数据这点上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我观点上的一些分歧在于是否应该和 ORM 关联的紧密,下面是我的解释。

首先,既然用申明方式来生成数据, 目的肯定是为了更加优雅的组合数据

一般来说, 后端生成一个前端直接可用的视图数据包括几个步骤。
1. 数据获取
2. 数据组装 (utilmeta 把 1 ,2 两个环节一次性解决了)
3. 面向业务进行转换 这么几个步骤。

(一般情况下 2 ,3 可能会混在一起)

我选择使用 dataloader 的原因是:

通过 ORM 获取关联数据的手段之一,这个行为如果用通用的描述来说的话, 类似于:

def batch_query(keys, filters) 然后把查询结果绑定回每一条父记录。

这样在一对多查找的时候,既能使用外键, 还能指定额外过滤条件
https://github.com/allmonday/composition-oriented-development-pattern/blob/master/src/router/sample_2/readme-cn.md

( ORM relationship 上添加额外条件的查询写起来通常都会比较繁杂)

也就是说,loader 的内部实现可能是一段查询, 也可能是一个 rpc , 也可能是缓存查询 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隔离了具体实现, 假如我要做服务拆分的话, 就能将封装的查询,转成一个 rpc 调用了。

关于 3 , 数据转换, 这也是直接从 ORM 拼装数据可能存在的一个小问题, 如果视图数据需要对视图数据的中间, 或者底层的数据做些转换, 聚合计算之类的功能, 很多时候就不得不拆开来遍历计算了。

pydantic-resolve 的思路是选择使用 post_method 来在每层提供一个 after resolved hook 来操作数据。 用来处理层级聚合, 字段转换会比较方便, 也符合声明式的风格。
https://github.com/allmonday/composition-oriented-development-pattern/blob/master/src/router/sample_4/readme-cn.md

说了一些拙见,框架本身是服务于特定目的,

utilmeta 这样的申明式方法带来了很好的灵活性和使用便利。

而且被你详细的文档和丰富的 example 给震撼到了!

祝蒸蒸日上
2024-01-31 14:37:07 +08:00
回复了 ReinerShir 创建的主题 GraphQL 有用过 GraphQL 的吗?可以进来说说相比 restful 的优劣吗?
https://github.com/allmonday/pydantic-resolve 可以试试, 用 RESTful + 申明式的类型描述来生成组合数据。
2024-01-27 11:55:27 +08:00
回复了 tangkikod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面向组合的 API 开发模式 - 以 FastAPI 为例
@onesec 我用 pydantic-resolve 重写了 graphql 的接口, 功能上除了自我引用的场景,其他都能等价替换

收益是去除了 graphql 框架的依赖, 并且自己在前端不用再写 query & mutation 了 (通过 sdk 直接调用方法)

如果是自己全栈写项目,感觉比 graqphl 要简单些
2024-01-27 11:51:41 +08:00
回复了 tangkikod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面向组合的 API 开发模式 - 以 FastAPI 为例
@onesec 是的,graphql 的优点就是在后端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提供一套灵活的查询。

graphql 这层东西有两面性,如果是迭代中调整比较多的项目, 比如要修改 schema , 那么对已有的 query 的调整就会比较麻烦。 后端的改动就会影响 gql 然后影响前端的 query 。
第二点是 graphql 做性能调优会比较约束,一个 schema 可能被多种 query 都依赖, 不容易修改。
第三点我觉得麻烦的是 管理 dataloader , 每个 request 都要初始化一下实例, 而且都要放在 context 一个 scope 里面, 时间久了 loader 管理就比较麻烦。pydantic-resolve 采用的是就地申明的做法, 不需要往某个 context 里面一股脑放进去。

这些也是我想直接从 pydantic 扩展字段的原因,fastapi + openapi-typescript-codegen 直接面向前端提供接口。
schema 的申明本身就类似 graphql query 。
每个 schema 都可以继承扩展, 相当于每个 API 的 schema 都可以互相独立, 不产生耦合。
最后, 因为是每个接口互相独立, 想做后续的性能优化和改动就会比较容易。
2024-01-19 23:04:24 +08:00
回复了 tangkikod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面向组合的 API 开发模式 - 以 FastAPI 为例
@yuanxin1999 侧重点不太一样, 这个模式期望在尽量不修改 service 模块的前提下,通过声明组合式的 schema , 来达到生成复杂结构数据的目的

复杂结构包括拼接多种数据, 关联多层的嵌套关联数据 等等。
2023-04-07 23:27:12 +08:00
回复了 tangkikod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如果你爱用 FastAPI, 那么这个轮子可能有用处。
罗列了一些和其他方案相比优缺点的比较。

https://github.com/allmonday/pydantic-resolve/blob/master/doc/compare-cn.md
2023-04-01 15:31:08 +08:00
回复了 tangkikod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如果你爱用 FastAPI, 那么这个轮子可能有用处。
其实不用 FastAPI 这个库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只是如果搭配 FastAPI, response_model 再外加 基于 openapi.json 的 client 生成。 前后端开发体验直接飞升~

ref:
https://fastapi.tiangolo.com/advanced/generate-clients/
@wang9571 中英文都要的
@imhd 你确定~~?
@Willem97
@matrix1986
容器化部署,说实话现在 Go 还是玩票性质,也欢迎大佬带飞~
@devlaiho 不介意的话来个简历,互相合适的话聊聊~
@594mantou 吼滴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00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5ms · UTC 11:46 · PVG 19:46 · LAX 04:46 · JFK 07:4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