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arb 感谢阅读
是这样的,不能说是个伪需求,我觉得应该这样看:
1. 是不是用得到,有些场景可能是短平快的,通常不需要压缩模型表现也会很好,压缩了反而会丢细节
2. 如果用得到(多数情况下其实无法人为判断是否会用到),就要看具体的对话性质,需要保留哪些需要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只有业务方最清楚,不过 chak 提供了几种通用的、开箱即用的方式,不过也是支持自定义的,继承个基类自己实现就行了
3. 即使用了,也是不够的,压缩摘要只是前置的一种手段,孤立的手段并不能构成绝对有效的结果
作为一个框架,其实这些都是基操,我搞这 chak 也是因为 langchain 其实对于我搞过的很多场景来说还是太重了,一个简单的 mvp 结果要搞半天,但是 langchain 或者 langgraph 的 node 里面如果使用 chak ,还是非常方便的,否则我就得自己在 graph 里面反复的造轮子,管理上下文、管理工具调用
langchain 和 langgraph 很强大,有时候杀鸡不需要用牛刀,语法太复杂学习曲线太高了,没有必要,就像 urllib 能搞定所有的 http 请求,但是太麻烦了,requests 就满足了绝大多数的需求了,接口简单易用凭直觉就能快速用起来
一切看场景吧,定位不一样哈,chak 显然是搞不定也不会搞复杂的编排的,这不是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