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beimenjun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139 页
回复总数  2765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9  
@wyd011011daniel 这个倒是可以做,只不过得思考一下,这个功能的入口应该加在什么流程之中。
@nenseso 成本其实也少不了太多,这种小 App 本身技术就不是很困难。

你如果是做一个自己喜欢用的 App ,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花在思考自己 App 究竟是什么功能,图标长什么样,UI 什么形态之类的产品和设计方面的工作,这一点 AI 虽然也可以帮你规划,但是它规划出来的就是你喜欢的吗,不好说的。
@nenseso

这个我目前看数据,预估限免之后,平均一天能有 6 个左右的下载,一年下载 2000 个,1%转化率估计能卖出 20 份,扣完苹果税,收入在 40 刀左右。

获客成本太高了,也不太可能其他方式推,只能自己需求比较强烈做一下,先满足自己的使用再说,上架后属于能赚一份是一份了。
@d873139022 因为可交互式小组件得到 iOS 17 才有。
@nathanw 你的观察挺正确的。

但是额外你要去发邮件 blabla ,感觉免费的事情直接简单点做好了,求码的评论繁荣感觉带不来足够多的真实使用用户。而且还有其他地方要发。
忘记添加 App Store 的链接了,补一下: https://apps.apple.com/app/tag-day/id6745145597
3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syswow64 你的“顺带一提,当年若没有阿拉伯商人输入了伊斯兰学者先进的数学、天文学成果,唐连个像样的历法都编不出来。”

我稍微说一下,《大衍历》《麟德历》编的时候,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学鼎盛时期还没有到来,你可以说它精度还不准,但是还不至于“连个像样的历法都编不出来”。而从文字史料角度来说,也看不出这种外界的影响。

如果是说元朝的时候可能伊斯兰世界的成果对《授时历》有很大影响,成立的可能性会大得多。
3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zlatan 一般我称这种行为叫做抛💩引玉
3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allplay 简单来说,所谓历法说白了就是数学模型。一个东西是要看其需求的,古代历法的精度受限于条件和已有知识,精度不准模型可能用个几十上百年就要调教,但我觉得其实你很在意的是技术选型(一定要上日心说啥的),你其实不关心古代的模型算法是否可以在实际使用中是否精度已经达到要求、是不是符合其生产力的水平。

郭守敬那一套几百年做一次也是可以满足使用的,其实并不是没有现代天文学加持就寸步难行的地步。
3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moudy “ 论技术价值(特指使用 24 个节气点),用公历就足够了,简单的不要不要的。”

都和你说了你逻辑上就是错的,现在采用的是太阳运动位置来计算,依赖的库是太阳,将来的哪一天,现在的公历被废除了,对二十四节气的排布和计算也没影响。

而你如果再仔细一点,就会发现其实不同节气间的距离是没那么相等的,你但凡仔细看冬至和夏至的时间就会发现这两个精确度到天的时候是会浮动的,不是绑定到具体天数上,现行的公历可没到能替代太阳运动的水平。就好像 2025 和 2024 的立秋是 8 月 7 号,你记得 2023 的立秋是几号吗?你不知道,你只能说出大概在 8 月 7 到 8 月 8 日的水平,所以你这种说法可以说 not even wrong 。

而且二十四节气本质是为中国的概念,计算角度上也是按照东八区的时区来进行划分的,你如果考虑全球各处的时差,不少说立秋了,就说冬至和夏至很多时候按现行公历可不是同一天哦。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最后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一些评论,我做一个总结:

很多人看的书不够多,却有很强的预设立场和展示立场的欲望。

这点我认为是很不可取的。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其实再回到节气这个问题,

其实古人用了至少 1700 年都是一年均分 24 份用的,也就是平气法,直到康熙年间,二十四节气平气法变成定气法。

而有意思的是现在人们接触到的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以及对应的七十二候(比如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本质上是针对旧算法分配的时间点的经验总结。

换句话说,原教旨主义应该会觉得现在定气法的划分反而不准。

但是考虑国土的幅员范围东西南北范围,其实这个准不准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在没有长期天气预报的时候,有这一套总是比没有强。这就是意义。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allplay 其实你根本没搞懂杨光先为什么算的这么拉,我稍微继续简单说下,大概是这样,杨光先想要说的是要用本土历法,《崇祯历书》这一套采用的是第谷的理论,属于西洋的,必须要排除。

那么本土历法要用什么来做呢?明朝使用的是元朝制定的《授时历》,这一套从 1281 年诞生之后就没有修改过了,一直用到清朝用了四百年,但是其实明末的时候大家已经知道这一套误差极大,所以才有了《崇祯历书》,《授时历》的诞生是郭守敬是在元朝的版图内设置了二十多个数据点,用了两年收集数据,然后做出来的一套计算体系,你可以说它没有抓到本质,但是实际上它在诞生的时候,工作是完全正常的,毕竟误差也没那么大。

其实如果杨光先按照郭守敬的操作,再做一次相同操作,设置一堆数据点,然后收集数据再做个计算体系出来,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相当精度的结果的。但显然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资源做,所以他自己说知道“历之理而不知历之数”了。

但是有了《崇祯历书》干嘛还要这么计算。

所以你其实搞清楚这里面的问题,你就知道很多时候不是旧有的方法算不出来,而是新的方法更加准确。

也就不会说出什么“可能你会对‘不知道一年什么时候开始’感到惊讶”“不好意思,你还要继续受到打击”这种和 OP 一样“普通又自信”的话了。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allplay 建议你要打击人好好查查资料,杨光先自己都说自己能力不足,不知历之数了,又斗争成果,把有能力的砍了。你拿他来做论据实在说服力不强。

你现在让我脱离互联网去按照现代天文学的成果来做一个历法,我虽然不至于一年两个春分,但是必然也是误差极大,难道这样现代天文学整个就崩塌了?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就二十四节气来说,东汉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的农历历法岁时的计算为 365.25 天左右。

确定完夏至、冬至,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找出 22 个均分点,那么就能得到一个最简陋的的二十四节气了,这个节气的天数相差为 365.25/24 约等于 15.22 天。

细心的你继续观察,会发现春分点和秋分点不太对,那么你就选中四个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然后把这四段各分成 6 份,然后你会发现这四段的日子有两段在 89-90 天附近,有两段在 93-94 天附近,这时候你再进行划分,其实在只需要精确到天的程度已经很接近了。

毕竟按照黄经角度来计算,走 15 度也是在 14-16 天的范围内,而节气是只需要精确到那一天的。

而二十四节气本质是一种经验总结,最后反哺到实际生活中的工具,换句话说如果一直是按照简单均分,分成 12 份,16 份只要实践没问题都可以,为什么颗粒度归到 24 ,应该也是实践出的结果,在没有远期天气预报的年代,这种划分就是最能依靠的工具。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allplay 这么说吧,节气其实是不需要太精确的,毕竟四个最重要的日子(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已经有相当的实操了,定气法依赖的技术前提,差不多在唐朝的《大衍历》就已经解决了。至于平气法还是定气法其实我的看法是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本身就是一种物候的总结,除了前面说的重要的四个日期,其他的是均分还是按照实际角度都可以总结出一套规律,毕竟很多时候存在是为了让日子有一个分段的索引罢了。

你说的西方的传教士参与历法的背景还是精度对于日月食甚至朔望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导致的,节气计算方式被定成现在这样,属于模块在系统更新中附带也被更新的。
4 天前
回复了 moud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妈呀,这种“脑子里储存的知识是错误的却不自知,还表示这种错误的知识作为基本常识小学教育没有教”太可怕了,真实“普通又自信”的例子。

首先,小学没有地理课,就不存在“小学地理课”这种东西。一般来说可能是常识课,可能是科学课之类的覆盖的。

其次,“完全没意识到 24 节气其实是由公历决定的”,格里高利历是阳历的一种,24 节气是依靠太阳的位于黄经的角度决定的。你这种逻辑简单说就是 A (太阳的运行情况)同时被 B (格里高利历的底层逻辑)和 C (二十四节气的底层逻辑)所依赖,然后你表示 C 依赖于 B ,逻辑上就是错的。

第三,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是这样的: https://ich.unesco.org/en/RL/the-twenty-four-solar-terms-knowledge-in-china-of-time-and-practices-developed-through-observation-of-the-suns-annual-motion-00647 ,你就说属于谁专有的吧。

第四,本质来说二十四节气,其实很早计算规则就定下来,无非就是平气法还是定气法究竟用哪种,技术上的问题很早就解决了,这部分其实并不太需要传教士出马。

第五,这些内容分明你打开一下维基百科看一下词条,就不至于发出这种暴论以及后面啥“缝合怪”“呵呵”什么的了。

最后,Google 和 维基百科免费的。
6 天前
回复了 Jobcrazy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聊聊我当年做棋牌 App 的失败
虽然知道是推广,但是 AI 味不重,居然都觉得眉清目秀了。
9 天前
回复了 RBQMT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求科普全屋网络方案
其实信号主要是靠反射进入房间各处的,所以你这个面积只选一个市售的无线路由器,是不可能让你家各处信号“可用”的。除非你每层只有一个房间。

如果现在处在刚开始装修设计阶段,而追求的组网效果是最少设备达到“可用”效果,那在天花板留些位置用于安装 AP 或者其他什么的,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我的建议是再等三个月看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9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10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23:05 · PVG 07:05 · LAX 16:05 · JFK 19:0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