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一贴,布道一下我的观点,经济危机大萧条时代,互联网会更加繁荣

2016-03-21 09:36:34 +08:00
 est

来自这个帖子 /t/264816

我的观点:经济不好, IT 会更加繁荣。

不想被我洗脑的,你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人在中年,突然失业,你在家里会干嘛?看报?看电视?外出就业培训?还是网上找找机会?

很简单的道理。


下面进入百度百科摘抄时间: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7519/5111765.htm

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 200 万到 300 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 50%。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起初,小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的大量读者都逐渐增加,然后慢慢转向了技术和知性主题的书籍。

在大萧条的打击下,杂志一般都保持稳定,发行量还略微有所增长,周刊比月刊更有优势。纪实故事和爱情杂志是逃避现实的精神鸦片,自夸其在 1935 年的总发行量比 1921 年几乎多出了三分之一

这些都是互联网擅长的。国内 YY 小说那么发达,网红制造了一波又一波,不无和实体经济垮台人们精神空虚有关。很简单的道理,你没有一门心思挣钱的路子,只有玩虚的。

互联网最擅长的就是玩虚的。


另一方面,大量人口实业。需要在网上找出路找工作。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刚需啊。

传统行业的垮台,对互联网影响很小。除非传统行业大量依赖互联网技术、设备和服务。会造成这类互联网业务萎缩,否则,互联网只会吸收这一部分释放产能的人力的红利。


欢迎批驳。

689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奇思妙想
93 条回复
mew7wo
2016-03-24 16:01:49 +08:00
@est 你说的这些顶多是 2008 ,却不是 1932
est
2016-03-24 16:02:36 +08:00
@mew7wo 按照你的理论,饭都吃不起,米老鼠动画片能那么流行肯定是幻觉。《读者文摘》销量大肯定是因为冬天树砍光了人们买书来当柴烧的结果。
est
2016-03-24 16:04:02 +08:00
@mew7wo 米老鼠这个形象是 2008 年出来的?
est
2016-03-24 16:05:08 +08:00
随便一搜,米老鼠和大萧条的故事:

http://waltandmickeynhd.weebly.com/disney-and-the-great-depression.html

The Mickey Mouse's adventures buoyed Americans through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kept Disney's business afloat

按照你的理论,这都是骗人的吧?
mew7wo
2016-03-24 16:05:22 +08:00
@est 米老鼠,唐老鸭 黄金 IP 形成,受众有多少?从 1000 人到 10W 人,涨幅 1000%,很夸张啊。能代表什么?

图书馆借书达到 200-300W 人,站人口比例多少?这部分人所处社会阶层是哪个层次?
读者文摘 也是,受众多少?从 1000 也是涨到 10W 人?

中国现在互联网普及率多少?各阶层人士占了多少?如果把最底层的那部分全部拿掉,还剩多少?还能更繁荣?
est
2016-03-24 16:06:24 +08:00
一部帮助美国人度过大萧条时代的动画片

The Cartoon That Helped America Get Through the Great Depression

http://www.openculture.com/2014/06/confidence-great-depression.html

美国人饭都吃不起,怎么可能花钱去看动画片。 @mew7wo 对吧?
mew7wo
2016-03-24 16:08:27 +08:00
@est 多少人看过?占人口比例多少?哪个阶层的人看的?当然报道不会说有多少人没看过
mew7wo
2016-03-24 16:11:05 +08:00
@est 加入动画片产生于大萧条前,大萧条前能有 10 个人中能有 9 个人有条件看。但是大萧条后, 10 个人当中只有 5 个人不到能看。你能说动画片会更繁荣?
est
2016-03-24 16:13:49 +08:00
@mew7wo 该吃药了。哪个阶层看过多少人看过关论点刁事啊。只要行业能发展不就证明了我顶楼的观点么。

拿不出证据开始编数字玩了。展示你小学算术学的好么?
mew7wo
2016-03-24 16:17:43 +08:00
@est 行行行。所以真是浪费时间啊。你就等着更繁荣去吧。
Weakdancer
2016-03-27 02:00:03 +08:00
网民上网不全等与 IT ,而只是 IT 的一小支。


IT 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含很多。其中付钱较多的部分决定了 IT 是否繁荣,而网民的在线消费只占其中微小的一部分。
大头是企业、医院、政府、工厂、普通公司使用的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经济危机到来会让这些组织遭受重创,而给 IT 行业付钱的组织没有了, IT 何谈繁荣?


在未来,个人和公司越来越接近,每个人都有从事商业活动的能力,那时可以说网民(实际上是地球上的每个人)上网(实际上是进行商业活动)几乎全等于 IT 。


在过去,越是久远,人们的阶层分化、地域差异可以认为是成指数级增长的,我认为虽然美国是自由的国度,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一个大魔咒里,没人能幸免,这本质上人类对事物认知极大偏差的自然后果,人们总是要承担这些后果的,当时人类的问题并不是信息技术,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试想,如果一个人智商极高,却没有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这个世界?

而唐老鸭这些卡通角色是娱乐行业里的一部分是伴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而逐渐丰满的,电影技术(包括各行业的其他技术)在当时都是在进步的,技术确实是不断进步的这没有问题,但是技术进步同时会带来人类思想的混乱,例如互联网泡沫。

人类经过教训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校准。

甚至我们认为的十年倒退时期,在中国大陆技术也是在突飞猛进的,不能说技术在进步,人类就在进步,人类是会犯错而遭受教训的,技术是超脱人类的存在,总是会进步。

参考:
http://chaoyuemeng.sinaapp.com/timelineofworld/1968.html
1 月 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建成。
2 月 20 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
2 月 23 日——中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4 月 1 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4 月 15 日——中国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11 月 20 日——中国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 月 25 日——中国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 月 28 日——中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2 月 30 日——橫跨長江的公路及鐵路兩用橋—中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http://chaoyuemeng.sinaapp.com/timelineofworld/1969.html
4 月 2 日——中国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 27 号”下水。
5 月 5 日——中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9 月 13 日——中国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9 月 25 日——中国药品大幅度降价,比年初降低 37%,比 1950 年降低 80%。
9 月 26 日——中国无偿援助越南 5.56 亿元。
9 月 30 日——北京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投产。
9 月 30 日——中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
10 月 1 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
10 月 3 日——中国第一台 5000 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 月 4 日——中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0 月 28 日——中国加速第二汽车厂建设。
11 月 14 日——中国加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11 月 21 日——第一个阿帕网 (ARPANET) 连接建立。
http://chaoyuemeng.sinaapp.com/timelineofworld/1970.html
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 441B -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8 月,中国开始研制运 10 。


更多的我就不列举了。
Weakdancer
2016-03-27 02:09:20 +08:00
如果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如果新一轮的经济萧条到来,必然说明现有的经济体系存在问题,但是是不是大家都会拥抱互联网?有可能。

但是有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如果经济萧条的起因恰恰是互联网呢?这时转而关注身边的工作机会的人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没人能预测未来,一切都是可能的,对互联网报乐观态度没有任何问题。
Weakdancer
2016-03-27 02:11:34 +08:00
经济萧条、码农被辞、回家养猪、发家致富这也是完全可能也是完全可行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26504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