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燕郊 [首尔甜城] 4 万跌到 7 千, [永清国瑞生态城] 两万跌到两千

6 天前
 xlLee

于是燕郊房价一路飙涨,名盘首尔甜城甚至逼近 4 万一平,风光无两。可十年过去,首尔甜城最便宜的两居现在成交价只要——七千。跌幅高达八成。

永清国瑞生态城,才是真·跌穿地心。他一位老客户 2017 年以单价 2 万买入两套,如今挂牌四千一平都卖不掉。小区里甚至有人挂 3800……这个跌幅,真是五味杂陈。但这还不是底。最近,这里又成交了一套二手房,均价 3329 元/平。而小区历史最高点可是 2.3 万/平。今年三月甚至还出现过单价 2685 元的成交——连当年的零头都够不着。什么叫“膝斩”?这就是。 //来源公众号 [壹地产]

刺激

1155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北京
115 条回复
xlLee
5 天前
@KFCVIVO50 昨天看微博那个 [峰哥] 还在说前几年惠州跌到 6 千的没人买的房子,今年已经两千多了
alleluya
5 天前
@axuadm19 #59 可说呢 我现在回家了 看到燕郊的新闻帖子都忍不住看看 挺唏嘘的 前阵子看说这二年步行街里商家也是倒了一批又一批 电商和疫情的冲击 让我大学时候步行街的记忆在现实中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murmur
5 天前
@littleG 因为不是北京,北京进京碰到重大日子要检查的,不是交高速费这么简单
xlLee
5 天前
@Gilfoyle26 存量已经过多了吧,现在的毛坯房还有一大堆,品质也不错
fanxasy
5 天前
@wxw752 #16 华科老铁?
wxw752
5 天前
@fanxasy #65 是的😂
hezhongfeng
5 天前
@littleG 不是地段的问题,不是偏僻的问题,“燕郊”是河北,不是北京;核心在这里,只是那时候炒房团瞄到了这里,户口和上班需要安检,注定了这里的房价也就那样。
visper
5 天前
燕郊查了下离北京才 36 公里?这么近啊怎么会跌这么厉害呢?
allotory
5 天前
其实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没那么差。

这地方冬天不太冷,夏天没南方热,一年四季分明,很适合北方人。

最重要的离北京近。花不了几个钱给父母买一套住着玩,每年去住几天,满北京逛逛不也挺好。

真有个什么病老家不行需要去北京的大医院,也有个落脚的的地方。老家离一线太远了,折腾一趟还没地住太麻烦了。
xlLee
5 天前
@allotory 等于是交通方便的鹤岗
kokerkov
5 天前
@Torpedo 你去天安门做甚么?
GK100
5 天前
挺唏嘘的,什么叫物是人非,这就是
这些房子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人,每次跌价,跌掉的部分,就是前任的负债,
哪怕这些房子几十年后推倒了,债务可能还在,
人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大起大落,还能翻身,

林忆莲 我坐在这里
在我和某某之前 這裡是誰的窩
有誰比誰快活 誰為誰而難過
留下多少指紋 說不定做過一樣的動作
xlLee
5 天前
@GK100 分个岔,我也很喜欢林忆莲,今年深圳跨年是林忆莲演唱会,昨天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特别高兴
leo72638
5 天前
@sivyer 燕郊确实属于河北
yarawen
5 天前
@processzzp 这都过去多久了还念念不忘呢。
要我说,目前看来,今年的山洪都比这个影响大。
Oxidation
5 天前
燕郊有炒房客啊,有炒房客的地方就会有房价崩盘,最惨的是北漂,在北京没资格买房的,被方方面面绑架在燕郊高价上车。结果啥也没捞到,说实话这种持有并等待升值的投资惯性荼毒太深了,政策设计过于粗糙,又或者既得利益者过于短视固守一时的利益被割了大头,现开始还债了,只不过还债的人是老百姓。
zhangchongjie
5 天前
哈哈想起网上相亲的,说自己是北京的,最后问出来是燕郊的,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
xlLee
5 天前
@zhangchongjie 哈哈哈哈哈哈笑发财了
mwuxlcanrh
5 天前
炒房的可能投资失败,但北漂买的绝对更多。

在北京打工的人,想在北京安家,但是又买不起,只能选择燕郊购买每天通勤 3-4 小时的房子。非常合理的逻辑。

直到经济过热的泡沫消失,工作没了,房价也跌了。那就当老赖吧,本身也不欠这社会什么东西。哪怕当老赖,也是社会欠他们的。
akk2hh
5 天前
这应该叫 “踝斩”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697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