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刑事案件故事分享

59 天前
 manchesterxu

我是一名在上海执业的刑事律师,很喜欢 V 站的氛围,计划分享一些真实发生在上海的刑事案件故事,以和工作有关的职务侵占、受贿、行贿关联性较强的案件为主,还有一些程序员常见的技术类犯罪案件,希望能提升大家的风险防控意识。我的很多客户都是因为对刑事不了解稀里糊涂犯罪。很多网友可能觉得刑事犯罪离自己很远,看了我分享的案例以后你可能会觉得“卧槽,这也是犯罪啊”。

今天先分享一个职务侵占的案例: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11 月,被告人何某在担任被害单位某某公司 1 销售期间,伙同该公司技术工程师被告人刘某,各自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由被告人何某以某某公司 1 名义联系并通过微信向黄某、陈某、王某、殷某等客户收取检测费用,被告人刘某利用公司机器或配方数据提供成分分析及检测服务后,由被告人何某向客户提供以某某公司 1 名义出具的报告。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2 月,被告人何某离职后仍以某某公司 1 名义继续伙同被告人刘某提供技术服务。经查,被告人何某共计收受上述客户费用共计人民币 158,500 元,并将其中人民币 79,608 元分赃给被告人刘某。一审法院认定何某和刘某构成职务侵占罪,并判决何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来源:( 2025 )沪 0113 刑初 643 号。

如果大家喜欢这类话题,请留言告诉我。

501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55 条回复
snow0
59 天前
saul ,能帮案例中的两个被告翻身吗
manchesterxu
59 天前
@snow0 这两个被告认罪认罚了
MiracleShadow
59 天前
建议这样的专业内容通稿先用 AI 改写一下再分享,不然看着挺累的。我简单试了下:

------------------------------------------------------------------------------------------------------------------------------------------
分享一个近期看到的判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案情简要如下: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11 月,某公司销售人员何某,伙同公司技术工程师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在未告知公司、未走公司流程的情况下,私下以公司名义对外提供检测服务。

具体做法是:由何某通过微信与客户联系、收取检测费用,刘某使用公司的设备和技术资源完成检测,再由何某以公司名义向客户出具检测报告。客户全程认为是在与公司正式合作,实际收入全部被二人私分,公司并不知情。

2023 年 11 月何某离职后,仍继续以原公司名义与客户接洽,并与刘某合作完成技术服务。两人持续该行为至 2024 年 2 月。

经查,两人共计收取客户费用人民币 158,500 元,其中刘某获得 79,608 元分成。

法院认定,两人构成职务侵占罪:

何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

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案件编号:( 2025 )沪 0113 刑初 643 号。
manchesterxu
59 天前
@MiracleShadow 建议非常好,采纳。请问你用的是什么 AI 工具
xiangxiangxiang
59 天前
哈哈哈 原来是世界上第二好的律师 JMM 失敬失敬
wasd6267016
59 天前
有趣
standchan
59 天前
@niboy 还是职务侵占的感觉。
akakidz
59 天前
想听点网络安全圈黑吃黑的例子
HFX3389
59 天前
@FantaMole #8 还有劳动纠纷
MiracleShadow
59 天前
@manchesterxu #24 这不重要,豆包、千问、DS 都可以。上面这个用的是 ChatGPT 免费版,提示词是“改成知乎高赞风格,不要加入颜文字和具体的数字细节描述”
Gilfoyle26
59 天前
比较喜欢看仲裁相关的案例,最好能够提供员工如何防止公司没钱赔付方面。以及日常如何收集证据,从仲裁到起诉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wegbjwjm
59 天前
搞搞女权就有流量了,比如武汉
WuDiHaiTai
59 天前
@manchesterxu #14 这也是普法的一种意义
Yuesh1
59 天前
你这个头像,我的桌面上有一个杯子

manchesterxu
59 天前
@akakidz 安排点这种
manchesterxu
59 天前
@wegbjwjm 武汉那个案件的律师准备的比较充分,找个专家论证,当事人也支出了不少成本
manchesterxu
59 天前
@Yuesh1 失敬失敬
kokerkov
59 天前
@niboy 这种检测机构都是要资质的,类似数字世界里的 CA 。因为他那个报告实际上是一张纸,你自己瞎打印也能打出来。
b1t
59 天前
好奇,如果法院传唤,人都躲起来,很难找到,这个案件是不是就一直拖着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真想躲起来,人很难找到的
loryyang
59 天前
挺好的啊,支持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925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