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 机械硬盘是否真的需要休眠? 又挂掉一块硬盘有感

1 天前
 iomect
从 13 年开始就重度使用 NAS 了,不讨论系统,只讨论机械硬盘。
我手上的硬盘最长一块 7 万小时了,其他用得久的基本上 4-6 万小时之间。

前前后后挂了 3 块硬盘了,前几天又挂掉一个,合计 4 块。
(我这里的挂掉就是 smart 检测出现异常、有坏道,发现了就第一时间迁移数据能救多少算多少这种)

挂掉的硬盘有一块酷狼 8T 、一块红盘 8T 、一块酷鱼 4T ,一块酷鱼 6T 。

耗时两天迁移完数据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挂掉的都是开启了休眠的!那些不休眠的一个个都活的好好地,无一例外!!

之前也有怀疑过是不是因为休眠唤醒过于频繁,但我也排查过,确定平均下来每天唤醒不超过 1 次。
所以说,NAS 机械硬盘是否真的需要休眠?
331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51 条回复
iomect
1 天前
@kyonn #18 酷狼和红盘都是专门的 NAS 盘了 酷鱼是普通盘
ryd994
1 天前
@iomect nas 盘实际上并没有更耐用。多看 backblaze 报告。最稳定的是 hgst ,被西数收购以后就是西数的氦气盘系列。西数的非氦气盘也一般。希捷的桌面版就是稀烂。
iomect
1 天前
@cpanel #16 这个应该不会 我的设备是两台白群都是原装电源
其他两台设备的电源都是超额配置 统一用的明纬 12V15A180W 的和 24V9.2A220W
前面是带计量和超载报警的 PDU 再前面是稳压 UPS
iomect
1 天前
@apuslilie #9 存数据我还是选择机械 最起码机械挂之前 smart 有报警我还有机会把数据迁移出来
固态挂了就是挂了 GG....
我的设备也基本都是固态+机械的 一些早些年淘汰的 1T 以下固态都作为只读缓存了
不过虽然说固态挂了数据就没了 但我最古老的一个 128G 的金士顿至今还在做缓存盘.... 只是不敢赌而已
iomect
1 天前
@ryd994 #22 还是要考虑成本的...
希捷确实不靠谱 我坏了这两块酷鱼之后就再也不考虑这个型号了
ryd994
1 天前
@iomect 我这里买西数 my book 系列的外置硬盘,拆内盘出来用,比正版台式盘还便宜。拆的时候掌握技巧,如果要保修就装回去。
ryd994
1 天前
@iomect 里面是白标氦气盘。等于是金盘刷固件限速。标称转速 5400 ,但噪音频谱分析显示实际转速仍然是 7200 。除了功耗和噪音,没别的缺点。
ruohai
1 天前
不需要休眠,舍不得这点功耗的话说明没必要上 nas 。
iomect
1 天前
@ryd994 #26 我硬盘基本上都是在北京 XX 之家买的全新无票 8T 的西数红盘 1150
Earthman
1 天前
硬盘用的液压轴承,运行状态寿命非常好,不应该频繁起停
Autonomous
1 天前
7x24 小时开机,不需要休眠
FrankAdler
1 天前
不需要,我用 nas 有 15 年了,挂掉的也都是开了休眠的,不开休眠的一个都没挂,我以前以为是电源或者硬件问题,其实根本不是。
fha520
1 天前
@iomect 你的唤醒次数不可能才每天 1 次。我和 17 楼持同样的怀疑。你说你用通电次数和天数计算,这是不对的。应该看 smart 信息里的 C1 。你看看是多少。
liuyang1985
1 天前
从来不关,塞柜子里常年 60 度, 一点问题没有
minami
1 天前
@kyonn 希捷确实垃圾
allplay
1 天前


启停 10 万次,没有丝毫问题
kneo
1 天前
OP 你的经验教了我不开休眠……
bowencool
1 天前
@dilidilid #1 虽然但是 0.005kw*365*24h=43.8kwh
bowencool
1 天前
学习了,但我已经有一个 zfspool 在 7x24 工作了,剩下的还是得休眠,因为这些数据可能好几个星期甚至更久才访问一次。
msg7086
1 天前
和休眠没多大关系,我就希捷盘,故意开休眠看看启停对寿命有没有明显影响,看上去没有。
两块盘,一块累计启停 18000 次,一块累计启停 23000 次,都工作完全正常。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624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