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前置水质告警设备

15 天前
 huzhihang32
就这次良渚的问题,如果家里有一个前置的持续检测水质的设备,检测到水质异常及时告警,是不是能安全许多,但是搜索了一下关键字:“水质报警”,似乎市面上没有类似设备
40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38 条回复
vampuke
15 天前
因为 99.9%的情况下用不上,会为这个买单的人太少
kkk1234567
15 天前
不是这个专业的,想长点知识

搬凳子坐着里围观,坐等专家解答。
Mithril
15 天前
一个基本事实:在考虑用什么设备检测以前,要明确想要检测什么。

比如你有一份尿样,想检测是否有糖尿病,那么检测其中含糖量就可以了。至于这样本到底是不是尿液并不重要。

回到你这个问题,如果你想要做这样的设备,那这个设备如何达到检测“水质”的目的?
按照国标,水质有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里面有差不多几十上百项指标。而且其中有些指标没法实时检测。

即便真的做出来能自动检测这几十项指标的设备,也不是普通家庭能买得起的。所以最简单的就是测一下 TDS 。
yorkw
15 天前
丁仲礼:中国的所有问题,根源最后都会回到同一个问题上,中国人到底是不是人?
zomco
15 天前
您是不是要找: TDS 水龙头
vvong
15 天前
测试水的电导率 就行了 偶尔测试一下买现成的电导率仪就可以了
纯水的电导率: ≤0.1 μS/cm ( 25℃)
RO 水(反渗透水)电导率范围:一般在 1 - 10 μS/cm ( 25℃)
自来水 电导率范围:通常在 50 - 500 μS/cm ( 25℃)
中水(再生水):一般在 100 - 1000 μS/cm ( 25℃)
污水:通常在 1000 - 10000 μS/cm ( 25℃)或者更高
我搜了下淘宝 目前还没有直接显示电导率的水龙头
之前使用电导率仪 需要用到纯水来校验
淘宝上有 电导率探头+数字面板 但一般都是工业上使用的 探头的体积比较大,不太容易改造安装到水龙头上
nuomi196500
15 天前
因为居民端的水质检测需要水流动,而水流动意味着已经用水,预警没有意义(电和气的预警环节在使用前),所以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发明了前置过滤器
processzzp
15 天前
@nuomi196500 前置过滤器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你太高看它了
kkk1234567
15 天前
前置过滤,只能过滤一些较大的颗粒物。对这次杭州的情况,估计用途有限呢。
@nuomi196500
iOCZS
15 天前
告警设备可能不一定工作,应该再前置一个告警设备。。。。持续套娃,持续安全
bjzhou1990
15 天前
看个 TDS 就行,净水器一般带原水 TDS 检测,我用的净水器没有告警功能,但是用的时候能看到当前水质
Foxkeh
15 天前
@iOCZS 有道理, 单个告警设备不一定可靠, 最好再加个投票机制
windmoonwind
15 天前
@Mithril
是的,说到底这种检测是有必要,但应该是水务部门在每个区,甚至小区主入口安装的,不该是倒逼居民人人自危自行安装的。
juded
15 天前
所以我装修时装了中央净中央软
iv8d
15 天前
检测的钱你出当然没问题,能省一点是一点,入口的东西都做不好,每次吃饭前要不要检查下调料和食材呢
busier
15 天前
有些事情跟大家想的不一样

比方说 检测 化验之类 是检测存在某种已知可检测的物质的含量 并且是有国标检测方法的

而不是检测样本包含哪些物质

所以说 即便有水质报警 也只能检测某种特定污染
rabt
15 天前
极小概率事件,按理说应该追责服务提供方,用户承担不切实际。
Nolink
15 天前
@bjzhou1990 什么牌的,我小米的不显示原水水质
nuomi196500
15 天前
@processzzp 前置过滤器对粪水还是非常有效的,只要质量合格对绝大多数已知道的有害成份都可以过滤或者有效降低。楼主说的那种警报器完全不切实际,因为有害成分是不确定状态,怎么检测?比如荆州前段时间的自来水问题,警报器怎么可能预知排放的化工液体成份?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前置过滤+净水器,其它都是空谈
avrillavigne
15 天前
@busier 是说这个国标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600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