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 发布的第 5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82 天前
 bclerdx
CNNIC 发布的第 5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边看了,是只字未提国际网络方面啊
https://cnnic.cn/n4/2025/0117/c208-11228.html

再对比下对岸的 TWNIC 公布 2024 年第 4 季台灣網際網路連線頻寬調查:
https://blog.twnic.tw/2025/02/07/30887/

牛逼吹的震天响,现实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永远没错,一切责任在对方!!!
376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36 条回复
yianing
181 天前
@huihuilang 中国网民大部分都是用自家的服务,倒也不需要国外 cdn
bclerdx
181 天前
@yianing 都用自家的服务,那还出国交流干嘛呢?直接内部交流得了,比如出国旅游、出国访问、出境至 HK 、MO 、TW 都是原罪。这不就是纯纯的夜郎自大哈。
S179276SP
181 天前
@yianing 不是“需不需要”,而是“能不能”。

举两个例子说明:

一个网站如果想加快在北美和东南亚的访问速度,可以选择部署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但这并不代表网站只面向美国人、新加坡人或香港人,它的目标用户可能覆盖整个北美,或者东南亚,也变相使得该地访问此网站体验更好。

相反,如果一个网站想部署在中国大陆,申请了 ICP 备案并使用了国内 CDN ,那么开发者的目标很明确:是为了服务中国大陆用户,而不是亚洲其他地区。

再比如 v 站用 Cloudflare 加快加载资源,站长可以氪金后一键部署到 Cloudflare 的全球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站的目标用户只能是 Cloudflare 的本地用户(比如乌克兰基辅的 CF 进行静态资源加载 V2EX ,但是乌克兰人不用 V2EX )。反过来说,除非特别设置,否则境外的网站无法自动使用中国境内 CDN 进行加速。
Archeb
181 天前
据我观察,/go/bb 版的用户在 V2EX 属于实用主义的一派,也不爱看这种挑动情绪的帖子。

如果你想要讨论,最好把你想要聊的内容正常地表达出来。
starinmars
181 天前
完全没有可比性好吧,只是一个大点的局域网,用户之间互相都 TM 不稳定。
piero66
181 天前
找错地方了,cnnic 这篇是给组织看的,给 apnic 汇报还有另外的 ,参阅 apricot59 现场 ppt https://2025.apricot.net/assets/files/APAC945/cnnic-update_1740527824.pdf
piero66
181 天前
crc8
180 天前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1987
MutuMutu
180 天前
好奇台湾这个报告的外連線總頻寬中有多少是机场台湾节点服务器发出的
yianing
180 天前
@bclerdx 大部分
Ghrhrrv146
179 天前
这就是肉食者“高明”之处,多年圈养的“成就”就是,这么多人翻墙上的 v 站,反而自觉维护起 gfw 。
早几年,还是会公布国际出口带宽的,其实往更大的范围看,封闭何至于此,从 21 年开始,裁判文书网上的文书公布数量就骤降了。
bclerdx
179 天前
@Ghrhrrv146 裁判文书网上的文书已经有高人打包提供全套下载了,据说。
whileFalse
176 天前
@bclerdx 台湾除了那点 CDN 之外都没有本地内容,所有的网络都依赖出入境带宽,可不要公布吗。你是不是没上过大学或者大学里没有 BT 站,所以不理解有外网流量限制的情况下大学生是怎么活下来的?
bclerdx
176 天前
@whileFalse 公布难道有错吗?难道说大陆有本土替代的,就可以那么自信的不公布出入境带宽了?难道工信部之前公布的出入境带宽是“恩赐”吗?呵呵
gamekiller0010
173 天前
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写了截止 2022 年 12 月中国的国际出口带宽为 18469972Mbps
bclerdx
172 天前
@gamekiller0010 是哦,截止那时间也才 17Tbps 哦。现在又过了 2 年零 4 个月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2494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