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真香!油车真的落伍了

220 天前
 omz

开了十几年一直是油车,可昨天第一次体验了电车和智能驾驶,真的被震撼了!

电车的加速、平顺性、静谧性,完全是降维打击。尤其是智驾,真的太省心了,跟车、变道、过弯都能自己搞定,长时间开车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

油车在智能化和驾乘体验上,真的落伍太多了……电车是真香啊,准备下半年换车上纯电了(不要混动)!

2653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汽车
253 条回复
nabanbaba
220 天前
@likooo125802023 你说的很对
电车将车的舒适体验提升了 但是也将车变成了电子消费品
echohey
220 天前
@night98 532 或者 622 的三元锂没啥问题的。811 的话容易带车主走,大众现在也不用了。
另外磷酸铁锂失速 case 很多。
echohey
220 天前
@234ygg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特斯拉的键才是真少吧,连换挡都没有。。
cheneydog
220 天前
智驾现在能处理高峰时间段么?
杭州早晚高峰,从驾驶室看过去,怎么感觉路上好多电车(特斯拉、极氪什么的)还是在人工开呀?
kidult
220 天前
@night98 不用三元锂的那个厂,四儿子店都不知道烧了多少个了
yoyolichen
220 天前
君越开了 8 年 7w 公里,上次大保养检查,一点问题没有,师傅说刚过"磨合期",电车可以吗
Imindzzz
220 天前
电车综合用车成本更高的,感觉买电车的比较有钱
高级自驾现在还不太成熟,基础自驾油电都有的。
thomasyxy
220 天前
@cheneydog #84 市区不好说,这种复杂路况大部分智驾估计还做不到,高架我智驾一直开着没遇到啥问题
jydeng
220 天前
有车先开着,估计我的油车能开 10 年不止,等那个时候都不知换了几代。
lezhou
220 天前
emmmmmm 各有各的好处吧, 不是彼此取代的关系。 电车满足当下,但是确实没有油车的寿命长。

另外一块电池相当车价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价格,但只是一个储能装置,相当于油车的油箱(成本不过大几百), 相同车价下, 油车肯定有更多成本用于提升其他机械装置,而电车三分之一成本已经用在电池上了。

青菜萝卜各有各爱,当下我还是会选择油车。
dddd1919
220 天前
智驾把驾驶数据都报上去,甚至可以远程控制,这一时半会的无法接受........
Maboroshii
220 天前
再观望 8 年,你问我为什么是 8 年,因为我的油车才买了 2 年
costimes
220 天前
买了电车的来报个保费价格再来比比
xubingok
220 天前
@haython #63 不是功率问题...而是智驾对于动力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灵敏度要求非常高..
要以 ms 级别的响应速度,进行 kw 级别的功率控制.
在这两方面,以电动机作为输出的电车要大大超越以内燃机作为输出的油车.
xubingok
220 天前
@xhslyf #72 很大程度是脚法问题,比如快要刹停的时候,轻轻松一下刹车,再踩...可以 100%消除顿挫问题.
andyskaura
220 天前
@costimes 去年 6300 ( 4s 送的),今年推销电话报的 4000 出头,然后自己找销售 3300 全险
wqhui
220 天前
家里有辆 100W 的油车,最近买了 20W 左右电车之后油车不怎么开了,加速差不多,车机跨代的体验,哪怕最新款的油车(传统车企)的车机明显感觉体验做的不如新势力,可能思路还是没转过来,目前就差在续航上
yanxin1111
220 天前
我的抖音天天给我推法系车
YFZZ
220 天前
@coolmint #56 这倒是,我看华为智驾已经开始和奥迪合作了,最新的奥迪 A5L 就是搭载华为智驾,也没听说是插混或者增程,目测就是 48V 轻混,能源来源为内燃机。

但如果缺少足够大的电池来存储能源,一些智能功能还是会缺失,比如哨兵功能,这东西连续开几小时,耗电不少,小电瓶扛不住。

现阶段最好用的还是插混或者增程,既因为有大电池,可以体验全部智能化,又因为有内燃机,解决了长途补能焦虑。
aogu555
220 天前
@234ygg 你要是真喜欢按键还说特斯拉...特斯拉出了名档把都没有,屏幕手指滑滑滑换挡。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2221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