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的 ima 这个知识库里头,想着 ai 解读快点,结果刚传上没一会就封了,ai 提示无法读取内容
https://imgur.com/a/0GnrTTQ.jpg
1
tianguozhong1 14 天前
这啥?网址啥?
|
2
tongbufu 14 天前 via iPhone
AI 也讲党性
|
3
webfamer OP |
![]() |
4
evan1 PRO 这能有什么办法。
传 grok 、gpt 呗。 |
5
webfamer OP 天涯神贴“2010 年的房地产调控”速读大纲
一、房地产调控的真实意图 1. 调控并非为了降房价,而是刚需的一厢情愿 - 普遍误解: - 人人都有居住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房价太贵,租售比不合理,空置率高,迟早崩盘。 - 房价上涨导致物价上涨,生活困难。 - 核心观点: - 伪命题:商品房包含土地的稀缺性,天生具备投资属性,“居者有其屋”不等于人人拥有商品房产权。 - 精英决定论:房价不由平均收入决定,而由精英阶层的财富和购买力决定。中国精英阶层体量庞大,足以支撑高房价。 - 供求关系是关键:核心地段的稀缺性是房价上涨的根本,与空置率、租售比关系不大。房租上涨是必然趋势。 - 资金的蓄水池:房地产吸收了大量超发货币,若非如此,资金将涌入生活必需品领域,导致更剧烈的通货膨胀。 2. 调控的真正目的:防范金融风险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 利益格局分析: - 地方政府:卖地是无风险的买卖,巨额收入用于城市建设和支出。 - 开发商与炒房客:在房价上涨中获利。 - 中央政府:承担房价过高带来的金融风险,但在原有模式中受益有限。 - 调控的核心逻辑:垄断 - 目的:中央要从房地产市场中获益,并控制金融风险,必须打破原有的混乱竞争局面,建立国家队垄断。 - 手段: - 提高门槛:将中小开发商和散户踢出局。 - 整顿市场:为国家队(央企)入场铺路。 - 控制价格:垄断后才能统一定价,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控制价格波动,防止暴涨暴跌。 - 未来趋势: - 房租垄断:公租房是实现房租垄断的关键一步,未来租金将大幅上涨。 - 一级市场垄断:国家队将通过城市规划、旧改拆迁等方式,从源头垄断开发,民营开发商生存空间变小。 3. 数据与税收的真相 - 官方数据不可信:统计数据常为特定目的服务,存在失真,无论是证明泡沫存在还是刚需强劲,都服务于其背后利益。 - 房产税的困境: - 向下游转嫁:任何税收最终都会转嫁给最下游的消费者,房产税将主要通过房租体现。 - 出台阻力: - 利益冲突:若公平征收,将触动庞大的利益集团(福利房、权贵囤积房),执行难度极大。 - 维稳考量:若不公平征收,将加剧社会矛盾,在大量公租房建成前不利于稳定。 - 地方财政担忧:担心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得不偿失。 --- 二、房地产市场的本质与未来 1. 房价上涨的本质 - 稀缺性:不是房屋本身稀缺,而是优质地段的土地稀缺。这种稀缺性是相对于超发的人民币而言的,钱多了,优质资产必然涨价。 - 精英社会:中国是“丛林法则”的精英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金字塔顶端,底层民众的收入和感受对核心地段房价影响甚微。 - 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众对开发商和炒房客的暴富眼红,而国家队垄断则能平息这种“不均”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 2. 未来市场格局 - 国家队垄断加剧: - 一级市场主导:国家队将通过拆迁创造“刚需”,垄断从规划到销售的全链条。 - 民营开发商出局:未来民营开发商的日子将愈发艰难。 - 底层住房解决方案: - 买房无望:金字塔下层的无房家庭,购买商品房将越来越不可能。 - 租房成为主流:未来底层民众将主要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而租金将由国家通过公租房体系控制。 - 公租房的双重目的: - 对内:解决体制内最底层员工的住房问题,保障统治机器的稳定。 - 对外:向体制外民众稳定地收取租金,成为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3. 对普通人的影响 - 买房越来越难:商品房将逐渐成为富人的游戏。 - 租金快速上涨:随着城中村等低价房源的减少和公租房体系的建立,房租将进入快速上涨通道。 - 体制内外差异巨大:体制内人员的住房问题有国家保驾护航,而体制外人员则要独自面对高房价和高租金。 --- 三、社会与经济的深层逻辑 1. 民生与维稳 - 维稳底线:真正的民生底线是吃饭问题。只要不出现大规模饥荒,政权就稳固。农民问题远比城市白领的住房问题更受重视。 - 白领的无力:城市白领除了在网上“呻吟”,几乎没有有效的反抗能力。 - 精英外流不是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不高,财产无保障。精英阶层(包括官员和商人)的资本和家属外流,是长期存在的现象,并未被视为核心威胁。 2.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 GDP 增长的必要性:高昂的运行成本(腐败、浪费、庞大的公务员体系)决定了必须保持 GDP 高速增长和高税收。 - 通货膨胀是必然: - 货币超发: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印钞是必然选择。 - 资产价格上涨:超发的货币总要有去处,要么是房地产,要么是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两者相比,保房价、控物价是更稳妥的选择。 - 减税不可能:庞大的财政消耗决定了减税在中国很难实行。 -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外升值以吸引外资,对内贬值稀释民众财富。 3. 历史规律的启示 - 历史是一面镜子: - 双轨制:体制内外有别,是理解中国社会运行的关键。 - 政策的真实动机:任何政策的出台,首要考虑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而非民众的呼声。 - 不要与趋势为敌:看清大势,顺势而为,不要做螳臂当车的“傻空”。 --- 四、给普通人的买房建议( 2010 年视角) 1. 核心原则 - 尽早买,不要等:越早买越好,等待只会错失良机。不要怕压力,有能力就一步到位。 - 买稀缺资产:投资的核心是稀缺性。首选大城市核心地段、公务员小区、公园地产等。 - 利用金融杠杆:贷款买房是普通人享受资产增值红利的最佳途径。 - 关注长期趋势:不要被短期波动迷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 城市与区域选择 - 首选一二线城市:大城市具有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发展空间更大。 - 具体城市分析:作者对武汉、南宁、贵阳、重庆、石家庄、济南、郑州、杭州、西安等多个城市进行了点评,强调了城市发展潜力、政府规划的重要性。 - 远离三四线城市:未来人口流出,缺乏支撑,即使房价因通胀上涨也难以变现。 - 新城 vs 老城:对于二三线城市,要选择政府大力投资建设的新城。 3. 具体操作建议 - 买房时机:调控期是最佳的选房时机,可以从容选择。 - 开发商选择:自住要选大品牌开发商,品质有保障。 - 物业重要性:好的物业是房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因素。 - 老公房 vs 新房:如果能赌拆迁,可以买市中心的老公房;否则,新房更优。 - 商铺 vs 住宅:住宅的投资价值远高于商铺。 --- 五、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 关于股市:不建议普通人参与。 - 关于小产权房:没有保障,不建议购买。 - 关于收入分配改革:基本与体制外的人无关。 - 关于养老:体制外的人要早做打算,不能完全依赖国家。 - 关于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努力。 - 关于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要学会寻找历史规律,以古鉴今。 |
6
webfamer OP 还是外国的 ai 好,不讲党性
|
7
webfamer OP 
|
![]() |
8
MaoRong 14 天前
2010 年视角?,现在是买房的时机吗,还是说后续是核心房价涨,其他地段也会吗?
|
![]() |
9
xylitolLin 14 天前
里面又党又中央又政府的,肯定秒封啦
|
![]() |
10
lostberryzz 14 天前
主要是涉及敏感词了,不是观点本身有啥敏感的。况且里面的观点和现实脱节很久了,不建议作为参考
|
![]() |
11
qiuhang 14 天前
kk 预言那套不是早就跑偏了? 事实已经证明了国家不是如来佛祖,法力无边隐形的大手能调控一切。其次是他所谓的"精英群体决定房价"现在来看更是无稽之谈。
|
![]() |
12
asmoker 14 天前
买起来~
|
13
feiwan 14 天前
我觉得说的挺对的,核心学区房和好地段依旧坚挺。基本符合“精英群体决定房价”。
真正的民生底线是吃饭问题,城市白领除了在网上“呻吟”,几乎没有有效的反抗能力。简直是真实写照 |
14
kokerkov 13 天前
反对造神运动。拿 15 年前的言论对比现状参考意义不大。
疫情后世界格局大变,完全和之前两个时代。 |
![]() |
16
gigishy 12 天前 via iPhone
总书记总理都换了,还拿 15 年前的话来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