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yidinghe
V2EX  ›  随想

中医本质上就是大语言模型

  •  
  •   yidinghe · 11 天前 via Android · 1093 次点击

    我一直好奇,中医(中医属于传统医学,与其他传统医学区别在于其理论基于阴阳五行)的诊断技术不靠任何度量和计算,是怎么传承下来的。直到最近才突然感悟到,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了。

    什么意思呢?请看《伤寒论》第一段: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荅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这是一段很基础的理论知识。那么请问,师傅怎么将这句话教给徒弟,让徒弟充分领会呢?要知道,上面的句子当中只有形容,没有任何度量。而医术的传承,就是要让徒弟具备和师傅一样的判断能力。

    怎么做?很简单,就是用样本来训练。当有新的样本时,师傅先把脉做一次判断,然后徒弟也把脉一次,逐渐做到与师傅对齐。当对齐的差不多,徒弟就能出师了。

    这是中医与大语言模型相似的第一个点。第二个点就是,中医大夫本人也像一个大语言模型,就是你根本无法理解他是怎么得出结论的。虽说中医理论体系里面,阴阳五行可以看作公理,但这些抽象概念无法计算,你知道金生水,但不知道多少金生多少水。而且根据相克性,金不但能生水还能克水呢,没有定量的情况下怎么知道是哪种?老中医会说,这就凭我的经验了。他说的“经验”,实际上是什么,就是模式匹配。总而言之,老中医本质上就是一个从他师傅那里蒸馏出来的大语言模型,依靠模式匹配来运作。

    所以,我不认同有些人说的,中医不能用 AI 来代替,相反,中医是最适合用 AI 来代替的了,你们觉得呢?

    coderluan
        1
    coderluan  
       11 天前
    我的一个观点是只是研究的话,在研究清楚之前不给人看病,中医怎么样都行,用 AI 分析自然也是可行的。但是现在中医就是给人看病,拿 AI 举例,就相当于一个发布一个大语言模型,拒绝跑 benchmark ,但是这个模型就有效,因为:

    这个模型是中国的,这个模型是拿古文训练的。
    我试了个问题回答挺好的,我二舅家的三大爷也说好。
    这个模型不回答你的问题,但是能引导你自己思考。
    你说这个模型也用了其他模型,我怎么不知道。

    然后,V2EX 都是该模型的黑粉,溜了溜了。
    lhwj1988
        2
    lhwj1988  
       11 天前 via iPhone
    不应该先看出现的先后顺序吗?
    NewYear
        3
    NewYear  
       11 天前
    不适合。

    作为一款 AI 。

    你会给出一个“无任何副作用”的药方吗?
    还是说你给出的药方是“副作用不明”?
    另外药方中药物的杂质你又怎么解释(药草除了你所需的元素能帮助你治病,其他元素是有害还是有益呢)。

    我之前买的止咳糖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敢在自己的说明书里面写有几十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我不是中医(敏感)粉也不是中(敏感)医黑。
    但是中(敏感)医、风水、算命等等,他们的宣传语往往伴随着“绝对的正确性”和“故弄玄虚”,甚至干脆就是“骗人”。

    这种表达方式真的很难被理解和认可,更意味着需要有人背书。
    如果行得通,理论上风水和算命也都可以让 AI 来做,那么请问,其结果如何保障,谁对结果负责呢。
    NewYear
        4
    NewYear  
       11 天前
    我经历过一种治疗,查病过程中伴随恐吓,它的治疗方式是中药+西药+念经画符。

    我不是粉转黑,我也不是天然黑。
    我只是觉得他们和搞诈骗的招数好像啊。
    ajaxgoldfish0
        5
    ajaxgoldfish0  
       10 天前 via iPhone
    我黑砖白吧,算不上黑转粉,里边的麻黄对我来说是奇药,只要咳嗽一吃就好
    wanwaneryide
        6
    wanwaneryide  
       10 天前
    @ajaxgoldfish0 AI:麻黄止咳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麻黄碱能够松弛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从而起到平喘作用。麻黄能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有助于排出痰液,这也是止咳的重要机制。
    小葵花的小儿咳喘灵颗粒配料第一个就是麻黄,不过那也是中成药。有些西药直接用麻黄碱,纯度更高吧
    wasomyn
        7
    wasomyn  
       10 天前
    曾经得过严重跖疣 西医用药解决不掉 差点送去做激光
    后来跖疣吧里找了一个中医泡脚的方子 好了

    不是中医粉 也不是中医黑 仅仅陈述之前的经历
    piaochen0
        8
    piaochen0  
       10 天前
    @wasomyn 有没有一种可能,换另外一个西医,也会好?
    我之前脚上上了个疣 ,老家医生开了一个 200-300 多一盒的药,那个药操作还挺复杂的。
    用了好久,毫无改善,反而严重了。
    后来去省城医院看,正好看到医生桌子上放着一盒我用的药,医生跟我说这药忽悠人的,还特别贵。
    最后冷冻两针治疗好了。
    coefuqin
        9
    coefuqin  
       10 天前
    中医药大学里的都是神棍咯。
    我觉得那些反中医的应该行动起来,去冲击中医院和中医药大学,或者去冲击卫健委让卫健委取缔,而不是网上嘴炮。
    yidinghe
        10
    yidinghe  
    OP
       10 天前 via Android
    @coefuqin 大语言模型是科学,为什么你会觉得是神棍。而且你觉得反对谁就要拿刀子砍谁,这是你脑子里唯一的表达方式么,我针对什么组织了吗,这些组织会不会听我的,我也管不了
    RatioPattern
        11
    RatioPattern  
       10 天前
    同意
    中医是经验主义统计学
    cosette
        12
    cosette  
       10 天前
    中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辨证施治,因为本质上对病情、症状的描述没有深入到更加细微的层次,在表观层面上很多病症难以简单、有效的区分,需要具体通过各种诊断方法,通过对病情的持续跟踪来调整,抱着一本医书通过阅读理解来治病,跟现在那些从医书上摘录只言片语,说 xxx 有这样那样的功效,所以弄过来吃一样,中医本质上是非常依赖实践的活动,使用大模型来发展中医到最后不过是多了一些咬文嚼字的吃硫黄和米油 TV ,迟早把自己玩死。
    imaxwell
        13
    imaxwell  
       9 天前 via Android
    “诊断技术不靠任何度量和计算”这个有出入,不是不靠度量和计算,而是靠更敏感的人体来度量和计算。比如医生把患者寸关尺脉的三部九候。伤寒论最重要的一句好像是观其脉证知犯和逆随证治之。
    在央广讲过黄帝内经的徐文兵说敏感的人在屋子里面夜里闭着眼睛都能感知月亮的方位。这是有敏感的人体,所以才能有精确的脉的度量吧。
    yidinghe
        14
    yidinghe  
    OP
       9 天前 via Android
    @imaxwell 你没理解什么是度量。首先度量要有单位和指标,其次度量是客观的。就算我们规定,学中医必须先能感受月亮方位,那这也是有度量的,比如偏差 10 度之内才算合格、才能行医,不然你所谓敏感就是一句空话。
    yidinghe
        15
    yidinghe  
    OP
       9 天前 via Android
    @cosette 大语言模型不是咬文嚼字,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除非你认为中医理论是无法思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靠冥想打坐来顿悟的玄之又玄的东西。如果你这样想,那所谓的辨就无从谈起了。只要是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包括任何实践过程,大语言模型就能接受。
    cosette
        16
    cosette  
       9 天前
    @yidinghe 中医理论为什么需要通过人来中介?知识为什么需要通过人来中介?语言本身的意义和所指从何而来,你没有理解到我所说的实践的意义。人对理论和语言的把握不止是作为一个智能机器进行符号推理,望闻问切最基本的方法,加上其他的辅助的手段,这些是医生通过自己的感官知觉进行综合的部分,症状不是天生以特定的符号存在被直通到脑子里的,病人自己能准确地描述病情和症状吗?就连训练有素的医生也难以做到这一点,需要复杂的诊断流程、综合判断。

    问题不在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问题在于什么是三角形,符号本身是怎么生成和再次被准确把握的。
    imaxwell
        17
    imaxwell  
       9 天前 via Android
    @yidinghe 一呼四至和一呼六至,用来判断脉缓和脉数不就是度量吗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98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3ms · UTC 22:15 · PVG 06:15 · LAX 15:15 · JFK 18:1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