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友们,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擅长一件事?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刷了很多的 LeetCode 题,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容易紧张,从而做不出来,或者是思路对了,写不出来。
想问问有么有大神分享自己过来人的看法,如何知道自己所擅长并能靠其谋生的天赋点。
![]() |
1
HMYang33 20 天前 via Android
刷题和面试还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知道思路就跟面试官说为了节约宝贵时间我直接说个思路吧,代码无非就是判断循环计算。就算对面刻意让你写代码,你也理了一遍思路了
|
![]() |
2
HMYang33 20 天前 via Android ![]() 有点跑题了,其实擅长一件事的前提是踩过很多坑,经过大量练习,不断试错,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有志者事竟成,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深入进去就可以了
|
![]() |
3
xhslyf PRO 付出同样的努力,获得的成果超出平均值,我觉得就是擅长了。
举例: 1 、大家都是一个老师,大家同样努力,但是你的成绩就是在班上排前面,那就是擅长这门学科。 2 、大家每天一起玩 CS ,你就是比别人战绩更好,那就是擅长玩 FPS 游戏。 比较的范围不同,平均值也不同,基数越大,越能验证自己是否擅长。 |
![]() |
4
ETiV 20 天前 via iPhone
面试有啥好紧张的,对面也是人,并不会吃了你
算法题么,你可以对着一个小黄鸭或者录视频,以讲课的角度说清楚 |
5
mumbler 20 天前
不用努力,就能做得比别人好,凡是要努力的都不是擅长
|
![]() |
7
Tink PRO 事半功倍?
|
![]() |
8
xhslyf PRO ![]() @CCGeass 努力程度这件事,和身边的人比,很好衡量;放到更大的全市、全国、全球,就很难了。
我觉得可以这样想,如果我做这件事不烦躁,很开心,并且得到的结果在我能接触到的衡量标准中算是超过平均值的,就算擅长。 比如: 1 、喜欢打羽毛球,并且也是奔着技术提升的目的,一段时间后,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所有我能接触到的人,我的技术在他们当中都是优秀的。 2 、喜欢编程,做的工作是 Web 前端开发,写代码的过程是开心的(大部分时候),在公司任职 10 年的绩效考核从来没有低于平均值。 |
![]() |
10
momocraft 20 天前
实践水平往往和鉴赏力相关,如果擅长你可能自己会知道,如果不能判断说明可能不擅长
水平来自天才还是努力其实无所谓,别人一般只能看到结果 |
![]() |
11
cmdOptionKana 19 天前 via Android
哪有什么擅长,大多数人都是干啥啥不行!
谋生全靠吃苦。我的依据是,很多人认同“钱难赚屎难吃”这句话,可见大家赚钱是靠吃苦还是靠天赋了。 |
12
mumbler 19 天前
@cmdOptionKana #11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只是大多没有机会发现。几年前团建打棒球,之前从来没接触过,但我接球接得特别好,教练说我有棒球天赋,但是生在天朝没有这个缘分
|
![]() |
14
levelworm 19 天前 via Android
长时间做一件事情,或者自己就是喜欢、会主动去做的一件事情。
|
15
Jtyczc 19 天前
事半功倍可以说是,稍微努力一下,就收获很多,或者比别人厉害很多,算是擅长.
Leet Code 题面试的时候做不出来,只能说菜呀,说明不擅长,要刷更多,才可以达到面试的时候做出来.比如你现在的量是 x,那么你要做 2x 的努力,甚至 3x. 靠其谋生,问我们不好,问有结果的人,打开抖音,看看别人的谋生手段,看看自己是否能复制,要看有结果的人,在这里跟你说,我自己都不信,何况你. |
![]() |
16
shendaowu 19 天前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这个应该是有免费的。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这个好像是收费的,免费的我不知道是否正宗。 VIA 人格力量测试。我不知道要不要钱。 大五人格测试。这个一般好像不会推荐适合做什么,可能需要根据结果自己搜索或者查论文。 我感觉兴趣这个东西对擅长的影响可能比较大,前面也有人提过。但是我认为兴趣这个东西是可以培养的,不过可能需要要做的事跟自己的性格别太冲突。比如一个极端内向的人培养对高强度的社交的兴趣可能就不太好了。另外内向和社恐是两个事,社恐有治好的希望。兴趣培养方面有一些书,如果有时间推荐看看。说个细节。我感觉最好是在培养兴趣的时候多将做的事跟自己的核心动机联系起来。这个我有两个相关经验。一个是做自媒体,我之前根本不想做这个,只是感觉有可能能赚到钱才做的,后来感觉也许能帮到一些人就比较喜欢了。另外一个是学 web 安全,想到这个有助于我看到自己想做的网站到底会有什么效果我就来劲了。我最近才发现我的核心动机可能是想创造和看到好的效果。还有兴趣这个东西如果对相关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那种兴趣可能是假的兴趣,没准会越做越没兴趣。 另外在尝试自己的兴趣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大部人可能都会因为遇到阻碍就认为自己不擅长。我觉得就算遇到自己擅长的事可能也不会一帆风顺,以绝大多数人对学习的误解来看。遇到阻碍应该去了解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这里放一个暴论。如果对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自信也许可以尝试那些新兴领域,因为这些领域一般可以借鉴的经验可能不多,除非你能抱上一个有这种能力的人的大腿。如果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自信也许可以尝试那些传统领域,这些领域经验应该很多了。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应该也是可以培养一些的,不过应该很慢,可能也吃天赋。 |
17
wnpllrzodiac 19 天前 via Android
刷题那叫机械记忆
|
![]() |
18
topqrh 19 天前
正确和事实都会因为自我认知造成不同的理解,如果你做的事情经常接受到诸如:“你好厉害”,“还得是你”,“专业”,“我怎么完全没想到”之类的认同和夸赞,就算事情做的稀烂,也会觉得自己相当擅长某事。
照这个逻辑自己建立一个认同和夸赞这样的正反馈机制,让自己热爱,培养成自己的兴趣,是最终擅长某事的一个途径。客观上看,坚持下去,你就比很多人擅长了。 也就是说判断自己是否擅长某事,是通过对象,他人反馈,自我认知这三个维度综合判断的。他人的反馈能左右自我认知,对比的对象也可以拉高或拉低自我认知的水平,最后由自我认知主观的下一个价值判断。 但我只想说,别考虑那么多,比你牛逼的人你就学他,比你菜的人你就教他,一样都是学习。 学习就完事了 |
![]() |
20
Sawyerhou 19 天前 via Android
绝大大部分人心底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需要任何其他努力,内心就是知道,但会不会以此为职业就不一定。
你周围绝大部分人也知道你擅长什么,原因各种各样,但他们就是知道,而且他们还会时不时地提醒你告知你,认真听就行了。 |
![]() |
21
tonytonychopper 19 天前 via iPhone
没写出来说明你要么真的紧张,要么就是无效努力了,没有真正理解你刷过的题
|
22
semghh9 18 天前
我认为: 擅长 ≈ 主动多巴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