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wyntalgeer 20 天前 ![]() 减肥减碳水,少食多餐,避免血糖过山车
|
![]() |
2
coefuqin 20 天前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太过自我,在意对错,偏执等问题,事教人(希望你的这些问题对象不要只是弱者,你能对比你强的人自我,在意对错,偏执,我觉得你很快就能得到纠正),多吃几次社会的亏就好了。 |
3
card123 20 天前
来给你推荐个叫:人性的弱点
|
![]() |
4
shawnsh 20 天前 via Android
AI 会给你很多参考书籍
|
![]() |
5
klo424 20 天前 ![]() 看书没用,得让事教你。
人变得成熟、沉稳,是阅历,而不是读书读出来的。 |
![]() |
6
wegbjwjm 20 天前 via iPhone
确实看书没啥用,骗自己过不了自己那关。
|
![]() |
7
jaio1 20 天前
Emotions Revealed ,非常不错
|
![]() |
8
Amber2011 20 天前
看书没啥用的,除非你的自我暗示能到改变自己现实行为和思想的程度.不然你还是你,书只是你颅内左进右出的废料
|
![]() |
9
Stupid22 20 天前
杂志,漫画,历史,很有意思的动脑小活动
|
![]() |
10
AnYongMaple OP 我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的想法是想要真正的认识自己就得回顾过去的自己。
但你们的说法又让我如此悲观 |
11
oldAndy 20 天前 ![]() 其一:《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兴许能帮到你 需要你用心感受 用心阅读 不用要求自己读完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 就陷入了一种异常平静的状态 很舒服 很恬淡 时间过的很慢 当然其中涉及一些灵修 灵性的内容 希望你尽可能忽略(这部分没啥太大作用) 专注感受其中的一问一答 以及作者带给你的平静与安宁 祝好
其二:《自尊的六大支柱》 这本书我也没读完 但是里面有具体的实践方法 作者也很知名 希望能帮到你 其三: 如果可以希望能依照推荐顺序阅读。 |
12
Hormazed 20 天前 ![]() 个人心理学的一些感悟,仅供参考:
1 、本质上,这是源于大脑已形成固定的事件反馈机制。 一旦重复发生易出故障的情境,应激反应往往会再次发生,难以避免重蹈覆辙。在正常状态下,大脑的事件反馈机制是积极的,而阅读或社交等活动有助于打破固有模式,开辟新的思维路径。 2 、关键在于找到能快速重构更多的大脑回路和神经连接的方式,把之前的回路弃之不用。相比之下,单靠阅读可能过于温和,如身体条件允许,让气血郁结得以释放的方法,情绪没有机会管理你的大脑。建议一定强度的锻炼,以增强效果。 3 、关于心理医生,我认为国内的条件,家庭优渥成长起来的医生缺少条件坎坷的人生经历,不懂一些矛盾的化解。条件坎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医生,内心伴随有一定的扭曲度,涉及自身相关的事件不够理性的判断。 |
13
Hormazed 20 天前
4 、如果能够接近 100%的时间持续数年于知识的海洋中,那么长期坚持下去也是有效果的。问题的症结就是反复回到问题中,这也是大多数心理问题的常态。通读过《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儿》,经常游走于电子书网站,手头有多个 k 墨水瓶阅读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搜索过很多,但是没读过。
|
![]() |
14
panfenglai 20 天前
想靠性格重塑来解决一切?没必要。更重要的是先学会接受自己,允许自己不完美。
结束六年的恋爱,很可能只是说明你们并不适合。换个人,也许你的一半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回头想想,你真的还会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吗? |
15
theChampion 20 天前
@AnYongMaple 别人说的话对你有用你就听,对你没用。你根本不用在意。
|
![]() |
16
z1645444 20 天前
> 我的想法是想要真正的认识自己就得回顾过去的自己
核心是解构自己和接受自己。多点运动,调整分泌;多点解脱,少点揽则。结束长跑可能是两个人互相认清,最终发现并不 match 。 |
17
chenybin 20 天前 via iPhone ![]() 自己看书可能挑战还挺大的。简单说就是我们有自己的内在评判,有很多的自动化应对方式。也会以自己理解的逻辑去看书,最后还是跳不出来。
“你不是输给命运,而是被自己没拆穿的解释困住了。” https://mp.weixin.qq.com/s/zxCC5UL9OJVgangoIt8__w |
18
whoami9426 20 天前
没有用 经历也是一种成长 自己思考过教训更深刻
|
19
zzdcool 20 天前
正在经历和 op 同样的问题 真的会怀疑自己
|
20
theChampion 20 天前
看书非常有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
![]() |
21
hukei 20 天前
电影 头脑特工队
|
22
Hormazed 20 天前
5 、再加一条,多交有共同或者不同爱好的朋友,互通有无,见解分享,可以避免加重个人的思维惯性。
|
![]() |
23
kldd529 20 天前
不要听什么看书无用的,几千年来,人类的经验很多都是写在书上,并且经过时代的检验才流传至今,唾手可得,读书可以不断武装你的大脑,等到遇事的时候,你会有更从容的应对。当然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
![]() |
24
mdi0678713 20 天前
看有人说正确认识自己,觉得就很可笑,何为正确?何为认识自己?正确认知本就是现代性幻觉,职场里鼓吹得"正确",“发现你的热情!”,实为将人工具化为生产力单位,心理学倡导得正确“悦纳自我”,却隐含“必须积极”的新压迫,此时,“认识自己”却异化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所谓得“真实”只是权力认可的模板,社会规范要求我们压抑本真冲动,扮演“合格的人”.人,社会总和,每个人都在自我欺骗,无一例外,李普曼在《舆论》里提出过一个观点: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拟态环境”里,而非“真实世界”中,并由此滋生了无数“刻板成见”,在这样的世界里,容易获得传播容易被接受的,始终是符合人们在拟态环境中,所设想的那些“正确”.
世界本身就是荒谬着,在无意义的宇宙中追求确定性认知,本身就是西西弗式的徒劳.每个人都在用着社会来填充自己空虚的内心,成为神(即尼采的“超人”,拒绝社会道德枷锁,自我立法而活),或者野兽(回归狄奥尼索斯式的酒神精神,以肉体狂欢解构理性文明),两者都以反社会性保存本真,与福柯“越界”思想暗合——只有撕裂规范,才能触达被遮蔽的自我.认知是手段,非目的,苏格拉底或批判性思维倡导的自我认知,从不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而是保持对存在的清醒与开放——包括清醒意识到认知的局限性(如神经生物学证明大脑会扭曲事实).真正的超越需穿越自欺,成为“神”或“野兽”若只是对社会的简单否定,可能陷入新的自欺(如用反叛掩饰脆弱)。尼采的“超人”需经历精神三变:骆驼(承担传统)→ 狮子(打破规则)→ 孩童(创造新生)同理,加缪的荒谬英雄是在认命后更热烈地活着。 上述质疑撕开了理性主义的绷带,但伤口未必需要遮盖——让它呼吸,才是生命的证明。认识自己的终极意义,或许不在于抵达某个“正确”的自我,而在于保持一种“正在成为”的状态:觉察欺骗而不绝望,拥抱荒谬却不沉沦,在社会规训中时刻听见心底的兽吼与神谕。 |
![]() |
25
stein9999 20 天前
看书有用的前提是,多折腾,多分析人,多跟人交往,而不是认识自己。
|
![]() |
26
stillsilly 20 天前
治疗心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有个包容治愈你的人,
但是爱大概率只流向不缺爱的人, 心理问题越严重的人越难得到包容治愈的爱人, 越缺爱越缺包容和理解,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恶性循环了 |
![]() |
27
klo424 20 天前
多看看大头鹰直播,多了解一下别人的情感问题,你这个问题在他那都不算问题。
|
![]() |
28
AnYongMaple OP @zzdcool 17 楼的回复很有用,预设身份认同。大意就是我们给自己预设了程序与身份,当发生争吵,应激时不用思考预设的身份已经加载,所以往往会脱口而出”我天生就这样“,”改不了也没办法“,进入防御状态。
|
![]() |
29
donnylai 20 天前 ![]() op 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潜意识反应,比如你说应激防御,这已经开启了第一步了,先觉察。然后下一步是进一步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可能说明你在意某些东西但是你不知道,也可能是从前的创伤导致的一些无意识行为。
看书的话可以帮你从理论上找出一些可能的原因,但是关键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梳理一下。如果你还是没法找到原因其实可以找个咨询师帮你捋一捋。 书的话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推荐的,最近我让 chatgpt 通过对话问询的方式帮我分析自己,感觉挺治愈而且挺有用的,op 可以尝试一下。 |
30
cthunter 20 天前
想要从负面情绪反应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或者说心理技术训练来达到,看书可能用处没有那么大。
你要做的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停止给自己贴标签。 |
31
magggia 20 天前
《非暴力沟通》
《我们内心的冲突》 |
![]() |
32
xkhm 20 天前
《被讨厌的勇气》
|
33
Daybyedream 19 天前
行动之前多换位思考
还有活的不要那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