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lash 是如何知道请求的域名是什么的?

2023-08-10 13:10:22 +08:00
 donnieYeh

使用 openclash 代理路由器中的请求,此时 openclash 是如何知道请求的域名是什么的? 我一台电脑请求某个网站,浏览器直接先请求 DNS 解析完域名,得到了 IP ,再丢给路由器,此时路由器层面不是只能拿到 ip 吗,那匹配域名的规则又是如何生效的呢?请大佬们帮忙解惑一下

730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28 条回复
liofoil
2023-08-11 10:28:12 +08:00
要点在于一定要把 dns 设置成递归结构,设备,dnsmasq ,openclash ,里面有一个环节断了,在不开劫持的情况下就会导致 clash 面板里只有 ip ,本质是因为没建立映射表
donnieYeh
2023-08-13 23:37:05 +08:00
@liofoil 请教一下为何在 fakeip 模式下“基于 udp 的服务会变得不正常”?这一块不太理解
liofoil
2023-08-14 05:04:53 +08:00
@donnieYeh 这个是我和一些同样在使用此工具的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的,具体原理不太能解释。表现为:有些基于 udp 的联机游戏会连不上,尤其一些利用 p2p 的游戏; facebook 或者 instagram 等软件喜欢把 dns 的 ttl 手动改长,而且这些软件会使用 udp 进行数据传输,这就导致下一次连接时还会向之前给的那个 fakeip 传数据,但是由于 fakeip 在 clash 那里的 ttl 非常短,clash 早就已经把那个 fakeip 映射至别的域名了,或者没有分配,这就会导致一些错误。
donnieYeh
2023-08-14 10:24:44 +08:00
@liofoil 确实是,我改成 fakeip 后,就连不上黑魂 3 的服务器了,蛋疼
wcnmm
2023-09-30 16:48:18 +08:00
@liofoil 我也遇到了些怪事,steam 连接游戏服务器 udp 异常。openclash 关闭是能连通的 。打开 openclash 情况下 游戏内获取的服务器 ip+端口 与 openclash 的日志端口不一致,如 1.1.1.1:12345 而日志里的却是 1.1.1.1:10003 ,他们都命中了 Geoip:CN 规则 我想应该不是分流的问题。我试了 Redir-Host Fake-ip 以及域名嗅探 Primuim 和 Meta 内核 都未能解决
以前裸装 openclash 没遇到过,现在我想想也许是套娃多了 adg→clash→mosdns 回去再调调试试。之前没有头绪 但是一评论就有点想法了 还是得动起来啊 哈哈

顺便再请教两个问题,我在 dashboard-meta 面板中看到的域名嗅探都为空,无论是 Fake-ip 还是 Redir-Host 配合域名嗅探
都不行,说一句题外话,似乎没有人用 Fake-ip+sniffing 的 应该是 fake-ip 已经分流过一次了,再多此一举浪费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 不考虑协议和其他功能,P 核和 M 核哪一种性能更优?同一个配置文件 P 核的连通性似乎高一点,别的节点延迟也低 100 左右。但是我还是在用 M 核(

我回去先把 adg 下了再试试吧 这些都是我的胡乱猜想,有不对的请指正
wcnmm
2023-09-30 16:53:32 +08:00
@liofoil https://ex.noerr.eu.org/t/951618 很喜欢 fake-ip 的低延迟 但是搜了一圈 确实是问题多多 特别是 UDP
wcnmm
2023-10-02 21:40:46 +08:00
@wcnmm 虚拟机搞了个旁路由测试出来 其实是修改网络栈导致的 gvisor 导致了游戏服务器端口不一致问题 但是 meta 的域名嗅探还是没有 不过我还是挺好奇的 为什么作为旁路由同网段 openclash 也会代理,我还以为他只会代理 DHCP 过的设备
KeShih
226 天前
很有意思的问题,最近在 openwrt 下 surge 开直连上不了外网,发现就是因为 surge 走了 doh 导致 openclash 识别不出域名,meta 内核开启 sni 嗅探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96406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