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钛 TiPlus 5000 数据丢失, 0E 暴涨

2023-06-06 00:27:04 +08:00
 mikewang

去年双十一,500 多元在 JD 自营店买的 TiPlus 5000 1TB ,一直放在 NAS 内使用。半年多就 0E 了。

昨天晚上发现 NAS 上的虚拟机无法启动,检查了一下是硬盘镜像损坏了;再一查 smart ,发现有 0E 。

发现后赶紧把固态全盘备份了一下,然后 0E 瞬间暴涨到 23 ,有四个文件完全损毁,好在盘里没有任何重要数据。

已经不敢再用了,准备售后吧。


之前也是考虑到三星有 0E 健康度问题,西数有冷数据问题,同时支持国产所以买了致钛。为了保证原厂品质,特地没有选梵想之类更便宜的...

谁知道半年就出了问题。现在还有靠谱的固态吗,经不起折腾,太累了...

1817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148 条回复
dxgfalcongbit
2023-06-08 22:14:45 +08:00
@ungrown 正因为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一刀切的说锁住电子就不可靠啊,说到底看可靠性几个 9 就完事儿了。
dxgfalcongbit
2023-06-08 22:20:07 +08:00
@keegan 我哪句话说完全一样了?正因为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不能一刀切的说锁住电子如何如何啊!说到底判断一个东西可靠性如何直接看可靠性几个 9 就完事儿了,不能说因为是锁电子所以可靠性就低,这逻辑不成立好吧!
dxgfalcongbit
2023-06-08 22:28:35 +08:00
@keegan 逻辑是这样,a 和 b 同为 c 的子集,同时 a 和 b 有差异,其中已知 a 可靠性高,他原话相当于说只要是 c 可靠性就低,我通过 a 可靠性高来反对 c 可靠性都低这句话,我可从来没有表达过 a 和 b 是一回事这层意思。
iblessyou
2023-06-09 13:32:59 +08:00
@amazingxxxxx 所以承认就是没在开玩笑,是在嘲讽打爱国牌歪楼的吧。
amazingxxxxx
2023-06-09 13:41:52 +08:00
@iblessyou #121
是开玩笑,也是嘲讽打爱国牌。
g22k
2023-06-12 12:43:30 +08:00
@layxy 只能说选用久经考验的盘吧。
我的威联通 nas 现在还在用英睿达 BX300 240G ( mlc )当系统盘呢,用了两年没见有问题。
ungrown
2023-06-19 10:15:05 +08:00
@dxgfalcongbit #121 原子对电子的锁住,可不是加了额外绝缘层的晶体管能比的。原子丢了电子还能从周围捕获,它总能实现新的平衡,而且也不依赖电子来存储信息。拿原子来做例子本就偏到姥姥家了,原子又不使用电子来存储信息。
dxgfalcongbit
2023-06-19 12:14:28 +08:00
@ungrown ssd 丢了电子也可以通过加电压来重新锁呀,也可以实现新的平衡呀,他原话说的是锁子电子的东西都不稳定,讨论的是锁电子的东西是否稳定,包括但不限于存储信息。
dxgfalcongbit
2023-06-19 12:39:00 +08:00
@ungrown 另外你再看看 123 楼,对于他的这种观点,我举原子的栗子只是随便举一个反例罢了,至于你说的这两个东西对电子的锁住是不是一个强度级别,我没说也没必要说他俩稳定程度是一个量级啊!
ungrown
2023-06-21 15:21:46 +08:00
@dxgfalcongbit #128

> 他原话说的是锁子电子的东西都不稳定,讨论的是锁电子的东西是否稳定,包括但不限于存储信息。

你这是故意无视上下文。
这个帖子的讨论话题你心知肚明,讨论对象是以闪存为主。#25 提及闪存的工作原理,在上下文里面又引入了其他常见存储方式的工作原理。这是对上下文的小范围扩展,仍然扣题。因为这个原理和产品的特性是有关的,一个是用绝缘层禁锢电子顺便涉及量子隧穿,另一个则是磁性材料的磁极变化,原理不同,产品的优缺点也就不同。
你则把话题延伸到微观粒子的构成方式,这对上下文的扩展范围过分巨大,完全脱离了存储方式的工作原理的讨论范畴,而且你所引入的内容也是无关的,和不同存储方式的优缺点无关。
歪楼是网友们的自由,是抖机灵的有趣方式。但是歪楼会创建一个脱离主线的分支,这个分支上的内容对主线上的讨论是无效的。你想用原子电子来开玩笑抖机灵随意,但其他在主线上认真讨论的人会将之看作无关内容。你自认为的反例是无效的,它既不反也不例。
dxgfalcongbit
2023-06-21 16:51:07 +08:00
@ungrown 他的这套逻辑与上下文无关,他为什么会得出锁电子不稳定这种结论?锁电子和 ssd 可靠性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本来就是毫无逻辑的一段话,怎么可能把话题局限在存储领域?“从物理基础来看就不是稳定的”难道不是他先把话题扩展到了物理领域?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觉得“从物理基础来看就不是稳定的”?因为他脑子里想的是这玩意类似一个电磁铁吸钉子,断了电钉子掉一地,实际上 ssd 既不是电磁铁吸钉子,也不是原子锁电子,他既然能说出锁电子所以不稳定这种地图炮言论,我当然要用锁电子的反例来反驳他。何况原子锁电子同样涉及隧道穿透和磁场,电和磁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dxgfalcongbit
2023-06-21 16:55:45 +08:00
@ungrown 你说了这么多,依然解释不了他那句“锁电子从物理基础来看就是不稳定的”,锁电子和是否稳定到底有毛线关系?基本上人类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是锁电子的。你甚至都不敢直接说涉及隧穿的东西不稳定,他居然敢说锁电子的不稳定,这难道还不够离谱吗?
ungrown
2023-06-21 18:57:17 +08:00
@dxgfalcongbit

> 他脑子里想的是这玩意类似一个电磁铁吸钉子,断了电钉子掉一地

这是他在你的脑内小法庭里的供词陈述吗?

> 他为什么会得出锁电子不稳定这种结论?锁电子和 ssd 可靠性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 锁电子和是否稳定到底有毛线关系?

原本以为你是个脸比纸薄、嘴比铁硬的王者,妹想到是个无知无畏还懒得查阅学习的小瘪三,我还是大意了。

---

在控制极不加电压时,浮栅 MOSFET 中仍有电场存在,该电场是由浮栅中的电荷产生的,称为本征电场。在本征电场的作用下,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电荷泄漏,会逐渐导致 NAND 闪存中的数据出错甚至无法读取,因此数据保持时间( Data Retention )是衡量 NAND 闪存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主控会按照一定的算法对闪存进行扫描(称为 Read Scrub ,数据巡检 /扫描重写),当发现某个闪存页翻转比特数超过阈值时,对数据进行重写,从而减少 ECC 无法纠正的位错误。影响数据保持时间的因素有擦写次数、ECC 强度、温度和电磁辐射等。
由于陷阱辅助隧穿( Trap-assisted tunneling (TAT))效应,随着擦写次数(编程 /擦除周期数,Program/Erase Cycle (P/E Cycle))的增加,氧化物绝缘层逐渐磨损,NAND 闪存的可靠性会逐渐降低(数据保持时间缩短,出错概率增加)。

送你一份知识补充儿童套餐,望孺子细嚼慢咽、消化吸收,今后能谦虚好学,切莫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如若不然,就当我喂了狗。
dxgfalcongbit
2023-06-21 19:50:28 +08:00
@ungrown 这是他在你的脑内小法庭里的供词陈述吗?
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释,不然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出锁电子从物理基础来看就是不稳定的…

@ungrown 你这段解释的是 ssd 的损耗机制,你可以说氧化物绝缘层磨损会导致可靠性降低,但这和锁电子又有什么必然联系?结果是你从头到尾都在平行线上讨论问题。
dxgfalcongbit
2023-06-21 19:54:25 +08:00
@ungrown 他原本的逻辑是从 A 推出 B ,我认为 A 推不出 B ,你说了这么多都是试图通过 C 推出 B 来证明 A 能推出 B 是正确的,这是什么鬼逻辑?
ungrown
2023-06-27 16:45:06 +08:00
@dxgfalcongbit #134 绝缘层和锁电子有什么关系?
绝缘层就是用来锁存电子的,你说有什么关系?
无知真可怜。

也不知道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傻嘴硬,这是随手就能查阅到的基础知识。
如果你是真的不知道,那也难怪你会一直重复说什么莫名其妙的 A 推导 B 这种胡话。他和我讲的都只是在陈述事实,你自己啥都不懂还搁着以为我们在跟你推导。

“送你一份知识补充儿童套餐,望孺子细嚼慢咽、消化吸收,今后能谦虚好学,切莫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如若不然,就当我喂了狗。”
dxgfalcongbit
2023-06-27 18:36:20 +08:00
@ungrown 我当然知道绝缘层是用来锁电子的,但是你这个逻辑依然是不通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装小球的东西都不可靠,证明过程居然是说装小球的碗磨损后会漏。如果这样也可以的话你直接用 RAM 的原理来证明锁电子不可靠不是更直接吗?相当于从头到尾我一直跟你说方向错了,你却一个劲的跟我说你的车有多快…
dxgfalcongbit
2023-06-27 22:02:39 +08:00
@ungrown 另外,我问的不是“绝缘层和锁电子有什么关系?”,而是绝缘层和锁电子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两个问题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要从锁电子推出不可靠,绝缘层作为中间环节,需要锁电子和绝缘层是因果关系,但绝缘层只是一种设计方案,不是必然的设计方案,譬如 RAM ,所以锁电子与结缘层不构成因果关系,因此没法通过这条逻辑路线推出锁电子不可靠。
ungrown
2023-06-28 00:31:42 +08:00
@dxgfalcongbit #138 看来比无知更可怜的果然是嘴硬。

“不是必然的设计方案”
就人类目前这科技水平,不用绝缘层锁电子用什么?用你?

“RAM”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只是可能,RAM 是锁不住电子的,所以才把 RAM 归类到易失性存储?
你要不要再猜猜为什么把 FLASH 归类为非易失性存储?

这里没别人说什么“碗装小球”,只有你这么说,我们说的是拿纸包水早晚渗出来。

从头到尾我都在孜孜不倦地试图让你明白你的方向错了,你却一个劲跟我说你的车有多快。
dxgfalcongbit
2023-06-28 14:58:42 +08:00
@ungrown “就人类目前这科技水平,不用绝缘层锁电子用什么?”所以说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为锁电子,有可能是其它方面的技术限制。

绝缘层磨损得出的结论也不过是 SSD 用久了会坏,问题是用这套逻辑同样可以得出 HDD 用久了会坏啊,譬如我可以说 HDD 磁头和磁盘的转动副用久了会磨损,导致 HDD 损坏,所以只看这种论述根本无从比较他们可靠性的相对关系。

何况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94609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