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区分努力和内卷

2021-09-24 13:28:24 +08:00
 Renco

比如花中午休息时间充电,这算是在内卷吗。换个说法不也是这个人很努力吗。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真内卷,给同行带来危害这种的?

74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84 条回复
O5oz6z3
2021-09-25 08:07:20 +08:00
内斗内卷外斗外卷?
koebehshian
2021-09-25 09:00:52 +08:00
努力可能导致内卷也可能是外扩,努力是手段,内卷是结果之一
haohello
2021-09-25 09:54:38 +08:00
内卷不是创新,不是增量,而是同质化竞争,只是在努力争抢同一块蛋糕而已, 但最终的收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会是平均化,而对于极少部分人来说会占据绝大部分收益。 就跟我们看到的全国的绝大部分行业差不多,同质化竞争太激烈了,然后就是无休止地价格战, 这些体现到具体的公司里,就是让员工无休止的加班,美其名曰奋斗。
haohello
2021-09-25 10:08:25 +08:00
几乎所有产业链看样子都是类似的, 整个国家层面来说,绝大部分行业是处于生产过剩的状态,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的路线走的是,一带一路,从 2012 年开始,国内大部分基建类的企业基本上就处于没什么活可干的状态了,这才有了 2013 年开始推行的一带一路的开源策略了; 虽然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似乎扯得有点远,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了。

节流的路线就是从国家层面推行去产能,供给侧改革,降本增效。 但是说句实在话,去产能对于大部分人和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因为产能最后会集中于行业内的几家大公司,而对于行业内的绝大部分公司来说,只有死路一条,没有其他选择。绝大部分行业通过这几年的去产能,产能已经高度集中了, 当然还有很多行业的去产能还在进行中,只不过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只能说是非常痛苦。
janxin
2021-09-25 10:20:41 +08:00
努力就会导致内卷 23333
melsp
2021-09-25 10:25:23 +08:00
内卷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竞争,努力和内卷并没有直接联系
csfreshman
2021-09-25 10:52:05 +08:00
努力:偷偷摸摸的
内卷:在公共场合
dagouxiong
2021-09-25 12:54:16 +08:00
@cxe2v 老哥这个比喻好生动形象!!!
V20190710
2021-09-25 13:00:59 +08:00
@Leonard 首先,正常的公司,你当技术总监要有相对应技术总监的能力,而具备技术总监能力的明显不是公司人人都能有的。
Brentwans
2021-09-25 13:19:58 +08:00
站在个人角度都是努力,从整体的角度看是否内卷。
蛋糕几乎,都是存量。内部拼命厮杀就内卷了,你通过努力获得的是别人减少的,你和别人不断赛跑,付出和收获的性价比不高。
蛋糕仍然变大,你的努力的不断开辟新蛋糕,你收获的是增量,别人的努力同样是增量,这样就没有内卷。
所有成熟行业都呈现内卷状态,只不过内卷这个词以前不多。此时你的努力是从别人嘴里夺食,必然会被整体排斥和攻击。
过分的内卷也是社会问题,因为蛋糕已经几乎不变了,都是窝里斗。这个时候过于剧烈的竞争,是偏恶性的,是浪费的。
iVeego
2021-09-25 13:20:12 +08:00
对个人来说,两者是一回事。
keygen88
2021-09-25 13:54:46 +08:00
@cassyfar 阿里 10 年发展的好,阿里的员工没获益?满嘴跑火车?
V20190710
2021-09-25 14:33:17 +08:00
劳动收益取决于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那就是内卷。
内卷墙内最好的诠释不就是高考吗?
100 分试卷你考 70 分能上 985,考 90 分能上清华北大,那就是努力;
100 分试卷你考前一百名能上 985,考前十名能上清华北大,那就是内卷。
你能上清华北大 985 不是因为你能解 10 道题,而是因为你能 比别人解多 10 道题。所以你的努力就是别人的灾难,鹅害鹅的故事重复在上演。
如果在职场上,存量行业你努力那大概率就是在内卷。如果现在市场上只有十个职位,有十一个能力达到该职位的人想去应聘,那么这十一个人就开始了一场内卷运动,你要入职不是取决于你的技能有多强(绝对量),而是取决于你比其他人有多强(相对量)。
但是如果是增量行业增量市场,岗位机会是在一直增加的,现在十个职位十一个人符合有一个人失业,过不久又多增加需求多一个职位,那这个人立马可以上岗了,而且如果有 70 分的人硬要跟你 60 分能力的人来卷一个职位的话,那么市场上必定有一个 70 分能力职位的空缺,你被这个人挤掉了,你自己回去家里学到 70 分,可以比他拿到好的职位,他硬要来跟你卷是他吃亏。
国内绝大多数行业岗位可以说全是内卷,我们可以从招聘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岗位实际要求的能力是 1234,但是招到的人不仅 1234 齐活了,还有 ABCD 等进阶技能。
另外,内卷不仅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受到整体经济的影响。比如深圳某某学校招聘一大堆清华北大硕士博士毕业的非师范老师,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校拥有远超社会其他行业的资源(开出高的薪水)或者是高校招生不合理导致毕业生远超行业需求,但是我认为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整体经济下滑导致行业萎缩这些人卷到了师范行业。
Building
2021-09-25 14:42:03 +08:00
努力,奋斗,拼搏指的都是一种行为
内卷指的是一种现象
两种本来不一样性质的东西,需要区分?
cassyfar
2021-09-25 14:49:35 +08:00
@keygen88 那你是没进过外企。进家同样发展的外企,早财富自由了,还搁那儿 996 福报呢?
keygen88
2021-09-25 15:21:17 +08:00
@cassyfar 即使在外企也不是大部分人能自由吧。
mxT52CRuqR6o5
2021-09-25 19:22:55 +08:00
努力和内卷和其实是一个东西,区别在于资源多少
资源有限,你花费更多力气去获取资源就是内卷
资源充足,你花费更多力气去获取资源就是努力
agagega
2021-09-26 09:09:13 +08:00
没法区分。这也就是内卷的问题所在。内卷是针对一群人说的,努力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要打破内卷,需要一个人付出额外的努力换新赛道。
oldmanong
2021-09-26 10:13:43 +08:00
野外的蛐蛐,战胜领地内的对手争取交配权,这叫努力。
人养的蛐蛐,战胜盒子里的对手才能博人一笑并获得生存的权利,这叫内卷。
所以差别就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收益大一个收益小,甚至算不上有收益
vytvex
2021-09-26 11:03:54 +08:00
@cmdOptionKana 正解,放在全球的範圍,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內卷。國家的發展正在因為靠低價搶了另一國家的職位。

只有只有新技術的出現才能帶來新蛋糕,例如當初的汽車、現在的計算機、未來的太空探索等等。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80390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