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史,文 x 海 x 在入职时要收回 offer,不予入职

2020-03-13 10:02:20 +08:00
 Heimo

按时间整理,事情经过如下:

(由于 HR 头像是自己家人,已码)

2019 年 1 月 22 日 通过内推,文思海辉 HR 通过邮件给我发了一个 offer,提供一个深圳公司内部项目组岗位(非外包岗位),要求 2 月 10 号前去深圳入职。 (前后没有问到是否有心理疾病史,我的情况是 12-18 年抑郁症,19 年 4 月左右焦虑症,停药快一年,目前精神状态正常。大部分时间抑郁和焦虑是同时存在的,时间错开了是因为以症状强度来做依据的) https://imgur.com/nqGGl8o

2019 年 1 月 29 日

HR 告知由于疫情原因推迟到 2 月 10 号入职,offer 本身写的也是 2 月 10 号入职 https://imgur.com/qffVEsb

2019 年 2 月 10 日

另一 HR 告知不能远程入职,只能到深圳公司再入职 https://imgur.com/dhBTs82

2019 年 2 月 24 日

确认自己的猫可以飞机托运,开始打包行李发顺丰,联系转租,购买机票,看房子等事情

2019 年 2 月 28 日

另一 HR 告知要再居家隔离 14 天才能入职 https://imgur.com/iaHfXKb

2019 年 2 月 29 日

从上海抵达深圳,由于搬家和带猫,也害怕住不了酒店,租了个车,寄养好猫,当天就联系中介找房子 https://imgur.com/bc2glCD

2019 年 3 月 4 日

在公司附近找了个房子和两个同龄人合租,合同签了一年,押二付一

2019 年 3 月 11 日

HR 又发了个 offer https://imgur.com/ZwZMLqr

预入职系统当中有心理疾病相关问题 https://imgur.com/47Njf2c

HR 电话沟通让我去开证明或者做检测,我接受了 https://imgur.com/sV8K18D

随后内推的朋友告知我公司要作废 offer https://imgur.com/UzmnHYc

因为不是专业人员,随后我付费咨询了律师,恶意解除合同我可以要求他赔偿我所有的损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和立法院起诉

期间和 HR 沟通这个问题,希望只是个误会。后面想到,就算让我入职,公司也有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此让我离职 https://imgur.com/kxZuYP6

2019 年 3 月 12 日

我来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康宁医院罗湖区)希望医生开康复证明,医生说没有这样的证明,对于做检测的请求,医生同意。在这之间 HR 一直没回复我 https://imgur.com/tFiUMmw

检测内容包括血清检测,心电图,脑电图,心理测试 https://imgur.com/zVpeOJU

检测费用 1266.4 元(不包括挂号费等) https://imgur.com/vQCajds

做检测途中来微信电话说作废 offer,理由是:由于疫情原因,项目组人员没有回深圳工作(不是在远程办公吗),所以项目不做了,offer 也作废。我要求微信回复和邮件回复,她告诉我只需要电话就可以了,我问那你们邮件发 offer 干嘛,电话沟通不也就可以了?遂同意回复。(截止到这篇帖子发出,并没有正式回复) https://imgur.com/rDnatYo

拿到检测结果 https://imgur.com/iwp7KIV

心理测试单项结果 https://imgur.com/Bv9Y15J

中间和内推的朋友讲了赔偿的事情

从医院回到家,回电确认作废 offer 的内容(此时 HR 的态度明显不如以前),HR 补充说知道了我想要赔偿,可以适当给一些“人道主义”赔偿。这个电话我有准备,从头到尾录了视频,当我追问正式回复的时间,直接挂断。 https://imgur.com/o4DvCCp

奇怪的是,在我整理材料的时候,预入职系统不可登录,显示已入职,账号失效 https://imgur.com/5WNR8mO

补充内容:

  1. HR 貌似走的总部流程,岗位是深圳提供,深圳这边无法干涉是否录用,内推的朋友告诉我,深圳这边希望我入职,不介意我的情况,入职不了也会给赔偿,但是没有直接和我联系,具体赔偿内容也不清楚。
  2. 内推我的朋友在到深圳那天陪我找房子,晚上回去路上请我喝奶茶,回到家后对奶茶中某种物质过敏导致晕倒,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现在还在医院躺着,深圳这边老板及时送到医院并确认可以报销费用。

最后

  1. 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家庭环境复杂,根据数据统计,73.6%处于心理亚健康,16.1%存在心理问题,10.3%心理健康[1],心理疾病其实很常见。但是国内相关教育普及很差,心理咨询等领域也鱼龙混杂,还需要一个过程。对于这件事情,我不想把这个事情闹得多大,也已经关闭 v2 的搜索引擎收录,内容中也把公司名打了码。我是还要继续生活找工作的。我想通过这个事情提醒大家对心理卫生的关注,心理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傲慢的人心,还有对病人和有病史的人的歧视和偏见。
  2. 用人企业和求职者是需要互相尊重,互相认可,互相选择的,不是求职者低声下气获取一份企业提供的工作。你认可我,我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你创造更多收益,换取一份薪水生活和升职加薪的机会,实现双赢。
  3. 另外,南山区求职 web 后端开发,目前主力 PHP,4 年前写 J2EE,后续可转语言,前提是能接受我是成教大专学历。公司不是 996。需要简历可留邮箱
  4. 虽然以如此荒诞的方式来到了深圳,生活还是要继续,各位共勉

[1]数据来源 2018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

1046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72 条回复
faunq
2020-03-14 00:00:39 +08:00
说个题外话,之前看过一本书提到,将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视为生理疾病同等看待,即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皆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引起。这一观念逻辑上是为了减少疾病污名化引起的偏见和歧视,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这使人对患者做出更坏的评估。因为这种观念带着一种潜在的假设:比起被事件伤害导致的内心 /精神紊乱,由生物化学失衡导致的大脑疾病带有更高的危险和风险性。
taresky
2020-03-14 00:01:24 +08:00
加油。真的不易。
WillWon
2020-03-14 01:12:55 +08:00
企业在预入职系统中可以看到员工以往疾病的吗?我上一份工作时间患上了抑郁症,是以个人原因辞的职,在考虑今后的工作方向…
tcdh
2020-03-14 01:21:23 +08:00
看着真来气。8000 元我觉得赔的太少了。说点键盘侠的话,希望 LZ 能把事情搞大让这些企业吃点亏。
vincentxue
2020-03-14 01:23:13 +08:00
刚开始找工作不容易,但文思,东软之类的公司真不值得去。
willmok
2020-03-14 02:33:18 +08:00
“不能欺负听话的人”,张文宏医生这句话本来是老生常谈,但为何引起社会共鸣?

正是因为我们这社会老是欺负听话的人。越听话,欺负得越来劲,欺负得死死的。

还好,以一个算是极小的代价,上了认清社会的第一课,我觉得对楼主 @heimo 来说,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喜事。而且来了深圳,机会还非常,非常多,你值得去更好的公司。

加油,努力。
LuoboTixS
2020-03-14 02:38:44 +08:00
初看觉得负责 HR 面的 HR 能力有问题,因为 HR 面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识别并过滤掉________(当然,更好的做法是能协商一致确定解决方案,我也希望企业愿意这么实践,虽然那也意味着更高成本),这都没做到位那 HR 是怎么当的

仔细一看是内推啊,估计可以跳过 HR 面吧,那没事了,建议楼主好好报答朋友
guoyuchuan
2020-03-14 09:09:38 +08:00
吃一堑,长一智;
我今年的遭遇和楼主差不多吧,年前内推,元旦节面试的,获取 offer,邮件通知二月 1 号入职,然后 hr 以公司没有拿到复工证明为由,延迟入职,然后拖到了三月五号又通知我看机会找下一家,当然也没有明确拒绝我入职。。。。
我服了。。。。。
我本来也是准备年前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但是考虑到年后还有几天,应该来得及,所以就没有去租房子,现在都还在庆幸自己没去租房子;
jkjoke
2020-03-14 09:29:59 +08:00
@Justin13 晕倒的时候摔伤
idragonet
2020-03-14 21:31:25 +08:00
能赔偿不错了。 我年前拿到 offer,幸好年后顺利入职。
feikaras
2020-03-15 09:21:02 +08:00
所以为什么他知道你有抑郁症?
fkue587
2020-03-31 00:25:39 +08:00
@longbo666 加我 Q 646578874 写点东西 加我写上 ID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65240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