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gohan
2019-02-18 20:33:49 +08:00
安卓开发, 没做过截图相关的细节了解
但我觉得这只是反映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现况:
1. 互联网公司, 对需求整个开发的流程不严谨. (发布前没有严格做测试覆盖)
2. 本身互联网行业的产品标准, 对隐私的界限没有严格定义. (接收截图, 提升用户反馈体验是否合理? 目前没有一个准则)
3. Android 系统, iOS 系统应该都有类似第三方程序获取截图事件 /结果的逻辑. (个人觉得也是合理的, 做好权限的提示应该就好).
我相信 jd 接收系统截图通知的逻辑背后不是以收集隐私为目的, 但 jd 的这个 bug, 确实会让许多小白用户产生怀疑, 甚至出现阴谋论.
生活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隐私早就在裸奔了, 只是界限的问题.
你选择使用头条, 抖音, 豆瓣等等便利的内容推荐服务, 你的喜好和画像等等"隐私", 就被编码进了这些企业的存储.
你选择使用朋友圈, 微博等等社交网络, 你的言论, 你的状态等等"隐私", 会被你的好友非好友看到, 哪怕你秒删掉, 也难以避免它们编码进这些企业的存储.
你在许多办事平台, 办护照, 过安检, 扫指纹, 你的这些"隐私", 也会被编码到对应的存储.
这些存储哪怕 99.999% 不会被脱裤, 难以被解密, 但还有 0.001%的可能泄露掉你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