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啥靠谱点的保险产品(人身意外+疾病)?

2018-11-26 09:18:46 +08:00
 millken
老婆一定要帮我买,可那种返现+可退还本金的却让我感觉很不靠谱。
478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61 条回复
haisua
2018-11-26 10:44:57 +08:00
@admol 挺好的,不过为啥没有寿险。。。是因为还没组建家庭还是没有负债么哈哈~还有,意外险保额可以适当增加,毕竟不贵(不过你得看下买的意外险有没有收入限制,现在不少产品都有限制了,而且限制你在其他家买的保额总额)。
jin5354
2018-11-26 10:50:33 +08:00
@belin520
@haisua 老哥们能不能分享下给父母配置的保险,50 岁中老年人这种。
yiFire
2018-11-26 10:51:39 +08:00
收藏!
zuiTT
2018-11-26 10:52:20 +08:00
@haisua #18
@belin520 #20
主要是我个人观念没转变过来,始终觉得周围人可劲给你推荐卖保险的都不靠谱,但是想找个官网经常是各种卖保险的平台。。。
admol
2018-11-26 10:54:20 +08:00
@haisua 嗯, 一人吃饱, 全家不饿的那种. 现在主要考虑的是没啥钱, 给自己随便先买一些, 以后应该会重新调整的, 感谢回复.
applelove
2018-11-26 11:01:10 +08:00
@haisua #5

小米的那个综合险叫什么名字?是 9.9 起价那个吗?
haisua
2018-11-26 11:03:34 +08:00
@jin5354 #22

健康险(重疾+医疗)真的是年轻人的福利,越早买越好。年纪上来了,身体多少有些毛病,买健康险就比较困难了(要么干脆无法投保,要么可以投保但是不划算)。

如果你父母身体就健康状况还好,市面上那些 XX 百万医疗险可以看下,他们的承保年纪还是挺宽的。重疾险我觉得这个年纪大部分是无法投保了。

一般来说,上了年纪的父母,只能买个防癌险(可以理解为重疾险的缩水版)聊胜于无,再加个意外险(毕竟身体没那么灵活了,磕磕碰碰啥的)。

防癌险可选的不多,我记得泰康有这类产品。众安也有。可以自行搜索下关键字 防癌险。

至于意外险,一般来说意外险是老少皆宜的,没有太多特殊限制,前面提过的小米意外险就挺好的。

@zuiTT 无论什么渠道,你买到的价格都是官方统一的,不用太担心。至于朋友圈那些推荐的,可能有时候确实让人反感,只是因为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营销方式上可能要注意下。但是,人家也是靠分销吃饭赚钱的对吧,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况且,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是没有“官方”渠道的,只给代理渠道售卖,所以,观念还是要转变下哈。

@admol 保额最重要,哪怕你买一年期的消费型也好,先过渡下,等有钱了,改成定期的。毕竟,风险啥时发生,谁也不知道。
OMGZui
2018-11-26 11:04:04 +08:00
mark
haisua
2018-11-26 11:05:06 +08:00
@applelove #26 没错,就叫“小米综合意外险”,四个档次,最高 100 万保额,299 元。
haisua
2018-11-26 11:11:47 +08:00
@millken to 附言 1: 首先,便宜不是购买的理由哈哈,毕竟一百块也是钱对吧,可不能随便浪费呢,关键是要有保障;其次,真的发现很多都不看条款的,尤其是健康告知类的,有可能挖坑,;再次,无论是线上购买还是线下和中介成交,你理赔都是直接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的,不存在什么问题(唯一的区别是,如果你是线下买的,卖你保险的人如果热心的话,他会协助你,或者指导你梳理下理赔资料或者流程啥的)。
jinno
2018-11-26 11:17:17 +08:00
最近政策原因,好像港地保险会有点麻烦
herozzm
2018-11-26 11:21:41 +08:00
我老婆给我全家买了 一年两万多 有返 感觉被骗的感觉
不是几千就可以搞定的吗?
amon
2018-11-26 11:45:16 +08:00
身边有做保险的,我耳濡目染也了解很多,说说我的观点吧。
保险说白了就是转嫁风险,其中有几个原则:
顶梁柱原则:先给家庭支柱买,保障柱子倒了家不倒
双十原则:用年收入的 10%买年收入的 10 倍保额
金字塔原则:优先买意外、重疾、医疗,寿险,其次买子女教育、理财分红等等

至于你说的靠谱,说白了就是保障齐全,条款没有坑,拒赔率低点,服务到位点,公司不那么容易关门倒闭等等。
返现+可退换本金,不能说它不靠谱,其实就是产品的多样化,毕竟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怎么也想不通一点:
“我每年交几千上万,结果保障到老了我平安无事,那我的钱不就白交了?”
“我今年交了 500 块钱买消费型保险,今年过完了,我的 500 块钱白交了?”
“一年交几千块,到头来一分钱没有落的,好亏啊!”

有的说买香港保险,有条件可以啊,不怕折腾可以啊,不过万一真的有点事了,是不是得去联系人,去跑香港理赔,等等等等。香港保险不是万能的,也有许多坑。国内的保险也在高速发展阶段,现在从业门槛和人员素质也越来越高,保险产品也在不断完善中,印象中有些产品有时候会更新换代,给用户选择升级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买保险不只是买几张保单,还有服务,有很多兼职做的或者不专业做的,不能提供专业和及时的服务,国内大公司的都有专人服务和对接,理赔什么的也方便吧。




一个新闻:
(
1 月 22 日,外汇管理局就网传“香港保险支票在国内无法兑换,也无法收香港转入保险款”一事,回应如下:

外汇管理局:

根据现行外汇政策法规,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旅行、商务活动、以及留学等,购买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属于服务贸易类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

对于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6 〕第 3 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 2007 〕 1 号)等现行个人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尚未开放。
)
Ansen
2018-11-26 12:03:04 +08:00
刚刚看了帖子,给自己和老婆买了小米那个保险,请 v 友再推荐一下健康险(重疾+医疗)
PS:目前老婆怀孕 15 周
Mac
2018-11-26 12:18:08 +08:00
这个去问大公司的 hr,保险公司每年都有集团险,那种好不容易批下来能卖的都是好产品。放网上公开卖的,可以完全不看。我现在用的是平安的健行天下。去年是全报的,今年因为集团理赔人数太夸张。前 5 次全报,后面的 80 %,可以先付费后报销。一年的费用差不多就看一次和睦家全回来了。
Reficul
2018-11-26 12:19:09 +08:00
猝死不是就是人寿咩
haisua
2018-11-26 12:49:11 +08:00
@herozzm #32 具体得看保额和保障期限,也不能简单说到底几千还是一万就能搞定哈,以我为例子,我给自己买的,一年都快两万了(主要是重疾占了大头)。。。

@Ansen #34 楼上有人贴了一张产品图,可以参考下的,都挺不错的。

@Mac #35 大公司有团体险自然是极好的福利,问题是多少中小公司都没这个福利,而且一旦离开这家公司,团体险就没用了。

@Reficul #36 猝死属于寿险的范畴内,以往意外险一般是把猝死除外的,但是近年来少数公司为了创新,把猝死也列入意外险的保障范畴,如小米那款综合意外险。
bk201
2018-11-26 13:47:13 +08:00
不要用代理(支付宝,微信)买,这些代理玩文字游戏玩得太 6,直售好一些。
aerotian
2018-11-26 14:13:18 +08:00
@amon 开设香港账户,理赔及分红的支票兑入香港账户,再银行电汇到国内账户就可以了。

但整套流程确实比买国内保险麻烦许多,不是在 app 里点几下就行的了
9simpsons
2018-11-26 14:13:33 +08:00
mark 此贴,刚好也有需要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51145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