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大学哪些软件工程专业比较好?今年考大学。

2016-02-17 12:22:45 +08:00
 Tony1ee
一本。感觉网上的排名不能全信。所以来问问 v 友们。
1175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1 条回复
kyze8439690
2016-02-17 16:25:39 +08:00
同理,能考计算机为何要读软件工程?钱多?
Tony1ee
2016-02-17 16:27:13 +08:00
@kyze8439690 软件工程不是偏软件吗 计科不是偏理论偏技术吗
livc
2016-02-17 16:27:24 +08:00
新问题来了,为何软工学费那么贵?。。
aibuaidehua
2016-02-17 16:32:33 +08:00
先考了再说
Shieffan
2016-02-17 16:32:37 +08:00
@livc 据说软件学院是自筹经费自负盈亏
livc
2016-02-17 16:35:12 +08:00
@Shieffan 我们学校软院富的流油啊。。竞赛获奖的话学校发钱,学院还给发,计科的只能眼红。。报名数模美赛的,学院给每人发了一盒雀巢😂
yuriko
2016-02-17 16:49:10 +08:00
@ultra76 校友的节奏?

FDU 软工的确不如交大的软工……
@wizardforcel
交大的软工现在院长还是臧斌宇嘛……当年我亲眼看着这家伙教了我一年之后去了交大……
于是和交大同学扯淡的时候:你们也有这门课啊……你们也用这本教材啊……你们也是这个老师上课啊……哈?

@zonghua 学费高这点不算是问题……一般四年差个万把元?
kmahyyg
2016-02-17 17:29:54 +08:00
搭车问下软工和 cs 的区别,高二
mornlight
2016-02-17 17:31:11 +08:00
清北、交大、复旦
以上排名分先后

其次,南大、浙大、北航、北邮
这个就不需要分先后了

另外,尽量去北京 / 上海
binss
2016-02-17 17:34:20 +08:00
@wizardforcel 能请教下为啥吗......即将入坑
zonghua
2016-02-17 17:47:05 +08:00
@yuriko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千多一年,软件工程一万六一年。这是我所知道的一些学校的情况。
aiguozhedaodan
2016-02-17 17:55:58 +08:00
http://ex.noerr.eu.org/t/249130#reply18
懒得复制一遍了,教育部对专业有排名,但是不会对学校排名
除非你是北京先报志愿,否则的话还是先想想怎么多考几分吧
aiguozhedaodan
2016-02-17 18:00:02 +08:00
另外本科还是看学校,虽然北大计科排名比国防科大低,但是出来时哪个更受认可不言而喻。
huyinjie
2016-02-17 18:11:18 +08:00
@kmahyyg 同问…
jsyangwenjie
2016-02-17 18:13:03 +08:00
@yuriko 当然还是臧老师啊,毕竟一个团队都跟过来了
IgniteWhite
2016-02-17 18:21:41 +08:00
@ultra76
@yuriko
ME 校友前来寻亲……
andy12530
2016-02-17 18:27:24 +08:00
本科学数学,硕士读 CS 。或者本科兼职学 CS
stage37
2016-02-17 19:10:52 +08:00
去北京的学校,不要考虑其他城市,包括上海。
erenno1
2016-02-17 19:12:13 +08:00
@Tony1ee 能计科,就别上软工了,差别还是很大的。
没有什么偏软件偏技术,更不要提偏实践偏理论。
理论基础很重要的,决定了你在这个领域能走多远,不然大家一起北大青鸟不就可以了
kyze8439690
2016-02-17 21:36:48 +08:00
@Tony1ee 就我读软件工程的经验看,区别:
软工的教材都英文,时间都花在翻译上,导致学习得不够深入;
软工是国家示范性专业,可以收高学费,但是解释不出为何收高价;

学习的专业其实大同小异,基础的东西都差不多,就本科来说,体现不出区别,等你到了研究生,就要看导师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25703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