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重度使用 AI Code Agent:普通一线程序员的思考和感想

2 天前
 swananan
https://jt26wzz.com/posts/0013-ai-coding

关于 AI 代码工具,我写了一篇博客,有点像是个大杂烩,另外观点有一点点激进。这里,不涉及任何 AI 领域的原理讨论,只是普通程序员的使用体验和感想,发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1009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09 条回复
daimaosix
2 天前
写的不错!很真实!
itabas016
2 天前
说句题外话,看到 up 主写道“少氪两个 648”立马想到了无尽冬日😄
swananan
2 天前
@rcchen123 差不多,不过我是直接起多个 Agent 实例的,Codex 虽然慢,但是有一个优点是,额度比 Claude Code 多得多。
swananan
2 天前
@Danswerme AI Code 用好了,当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新的语言,毕竟水平相当在线,任劳任怨,价格还低廉的老师,这个社会已经找不到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不擅长不熟悉的技术细节,全部让 AI 代劳了,并且不求甚解。这样的话,不仅给项目埋下隐患,还失去了个人成长机会。

肯定还是要学习各种新的编程语言的,每个新出现的编程语言,肯定是为了解决某些痛点,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案,按自己的需求去学习新语言的解决思路是蛮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另外,我觉得虽然代码生成工作大部分被 AI 代劳了,但是作为“架构师”,连自己带的技术团队所使用的语言很多细节都把握不到位,那怎么履行架构师的职责。
swananan
2 天前
@gorvey 孤陋寡闻了,简单的研究了一下,感觉蛮好用的,我等下就试试,感谢
holyzhou
2 天前
文笔真好,受益了。
Danswerme
2 天前
@swananan 感谢解答,你的文章文笔和内容都很好!

我之前也尝试过在工作中使用 Cursor 来开发前端项目,但是实际使用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让 Cursor 根据设计图来实现页面,实现的效果达不到实际要求。 以及项目业务逻辑很复杂,代码也很混乱,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给 Cursor 来让它按照产品的意图来编写实际业务。

下次我可以试着多写点文档,然后拆分成小任务来试试。
xFrye
2 天前
之前收藏了 op 的博客了,写得真好,让我对 quic 的有了更多的认识
qsdafqr
2 天前
感谢,读后受益匪浅,之前有些固步自封了,认为 agent 只是噱头,这么看来确实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yyzq007
2 天前
写的真好, 羡慕 op 的文笔
v2306
2 天前
老哥怎么充值的 Codex
sadara
2 天前
我,一个与程序员毫不相干的文科编程小白,靠 ai 写了一套系统,卖了各地 N 家客户,客单价 2-3w.感谢 AI !
moudy
2 天前
感谢详细心得分享。对于 vibe coding 那一段我觉得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AI 写的 ui 代码确实出了问题再修也可以,但是确实有些地方承担不起出错的风险。比如游戏交易所的结算引擎,消息中间件的过滤器等等。哪怕做了最高等级的 mcdc 覆盖,也一样有出包的可能性,比如并发很难真正做到全覆盖。另外出现问题修复后,需要小心不要因为修复带入新问题。这个是在复杂软件系统里非常大的挑战。
swananan
2 天前
@v2306 我是之前注册的 chatGPT 账号,然后用苹果外服的礼品卡充值。你要是想简单一些,可以在淘宝找商家搭的服务,也很便宜,甚至还有 4 块左右的一小时体验卡。
liuhmchn
2 天前
@swananan #27 你是记录在浏览器的 code snippet 里还是哪里?我以前也会记录一些东西在里面
swananan
2 天前
@sadara 你能赚到钱,是因为你抓住了小领域的供需关系,代码不是关键,没有 AI ,你把项目外包出去也能把事情做成。
swananan
2 天前
@moudy 是的,核心逻辑的改动,特别是前后牵扯特别多的地方,肯定是架构师要一行一行过代码的,这也是架构师的职责。我想说的是,相对风险较低的模块迭代,可以考虑只通过文档和测试来确认代码是否可靠。
WhoCanBeRich
2 天前
楼主写的很好,赞一个,顺便问一下 code snippet 工具用的是哪家的
vaas
2 天前
写的很棒,用管理技术团队的方法论来管理 Agent ,确实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方向。针对 OP 提到的工作中只能使用 Copilot ,我倒是想展开说点东西。
我的工作环境比 OP 稍微好一点,可以使用(国产模型的) Code Agent ,但非 AI Native 的整套开发环境&流程确实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AI 的深度使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需求,技术相关的部分(技术方案撰写,代码编写,测试,上线部署)能占一半就很不错了,而这一半里面目前只有代码编写是可以深入使用 AI 的,其他部分受限于现有的基建,还是要回退到最原始的人工执行(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些部分 AI 无法担责,所以还需要人工执行)。
所以,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上,AI 的提效还是相当有限。在充满了历史逻辑与复杂基建的业务上,Agent 相较于 Copilot ,在开发效率的提升上,很难说有质的飞跃。如何让 AI 更好地赋能这些现有的项目,可能是未来 AI Coding 需要大力钻研的方向。
HappyAndSmile
2 天前
@cover 是的,以前没 AI 辅助的时候,出活快的人也就只有出活快了,实际写的代码是一坨难以言表的东西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688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