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大点事儿,又不是只有国内这么搞。
为什么说好的中国联通可以给 iPhone Air 写卡,又叫停了呢? - 楠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0533081497843552/answer/19512461925718347951. 首次开通 eSIM ,必须线下办理,现场身份认定,签署承诺函。(中国电信澳门,CTM 的做法)
2. 每张 eSIM 只允许刷新三次,第四次作废,必须去线下(或者在线视频公证)重新激活( TMobile 和旗下主要合作伙伴)。
3. 和苹果深度合作,换机的时候,白名单里的运营商的 eSIM 直接转移传输( TMobile ),不需要经过运营商 APP 或者后台。传输完毕之后,之前的 esim 作废。这个方法对安卓机也是一样的,只要手机和运营商有白名单机制就可以直接安全转移。
4.如果临时需要更换 eSIM ,每张缴纳 38 元人民币( 3HK 做法),而且更换 eSIM 之后,实名认证程序重启,重新认证。不接纳换人认证,比如之前是小明,现在改小芳,是不可以的,这相当于过户了,必须去线下办理过户手续。
5. 从手机侧删除 eSIM ,重新安装,必须在号码激活状态下删除,而不能在号码沉睡状态下删除。这个规则会直接断掉 ESTK 这种 eSIM 转 SIM 卡的规模性 eSIM 滥用和违法违规。目前从技术层面,这些转接卡无法做到号码激活的情况下删除 eSIM (号码激活的情况下删除 eSIM 其实是给远端发起一个 eSIM 作废信号)。对于欺诈团伙经常需要切换手机和卡的行为来说,这种限制是致命的。而原生的手机 eSIM 不存在这个问题。
6. 向日本运营商( SB ,AU 和 NTT )学习,在国外开通中国运营商的上台月费套餐 eSIM ,无论使用何种身份认证,都不具备国际漫游功能,也就是你在美国,拿中国身份证开通的中国 eSIM ,在美国你也无法打电话发短信和上网,如果想国际漫游,你得来中国去营业厅现场再做一次认证。日本的规定更严格,没有日本在留资格和担保的人群,一律不允许开通国际漫游功能,直接堵死了+81 手机号码的欺诈通道。
7. 大幅度降低国内用户持有号码的数量,现在是每个运营商每个人可以持有 5 个号码,合计 20 个,这种持有量本身就是欺诈的温床,可以学习日本运营商对持有号码和转网的限制策略,国内规定每个人所有运营商加起来,只能持有两个手机号,可以开通家庭流量套餐,就如同公司法人套餐一样,以小明名义开通的家庭组,里面的手机号码,要落实到人头,比如小明给爸爸使用的共享流量卡,要用小明爸爸的身份证做实名认证,落实责任到人头。
8. 进一步降低用户切换套餐的成本和携号转网的难度,国内携号转网的难度是全球最难的没有之一,不是技术问题,纯粹就是利益问题,消费者体验是很差的。
9.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和条件,不允许在境内安装可以国际漫游的旅行卡,这我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