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瓦工,全称 BandwagonHost,由 IT7 Networks 运营,自 2012 年成立至今,可以说是跨境 VPS 行业的元老级存在。
路人甲一枚,但从 2018 年第一次入坑搬瓦工开始,到如今手持 MEGABOX-PRO,这一路折腾下来,我经历过兴奋、迷茫、怀疑,也最终选择了回归。在这段 VPS 折腾的岁月里,搬瓦工就像一位老朋友,见证了我从玩机小白成长为真正懂得选择的用户。
我第一次接触 VPS ,就是从搬瓦工那台经典的 10G KVM – PROMO 开始。
价格: $18.79/年
配置:
那是 2018 年,我还在用 VPN 进行跨境查资料和娱乐。一天中午吃饭和同事闲聊时,说到最近跨境网络被 ban 的问题,我抱怨我的 VPN 又贵又限流。他笑着告诉我:“现在都流行 Cloudflare CDN + VPS 方案,抗封还便宜。”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到“搬瓦工”这个名字。当天下午,我便买下同款 VPS ,照着他教的方法搭建代理。那一刻我惊呆了——比我那付费 VPN 稳定太多了(如今想来,当时真是容易满足)。
当时我用的还是联通网络,没想到联通对 Cloudflare 和搬瓦工洛杉矶线路都非常友好,几乎不丢包。年轻气盛的我在这台 VPS 上搭建了第一个博客,开始记录我的技术学习历程,也不断探索服务器世界。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 VPS 上搭 Redis 做实验,却忘记设置密码。结果被入侵,机器直接失联。我打开 VNC ,看到一堆莫名进程在跑,整个人都懵逼了。幸好搬瓦工有自动快照功能,我不断回滚,终于找回了一个未被入侵的快照。那次教训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决心。可以说,搬瓦工见证了我从“玩票”变成“入坑”的那一刻。
那台搬瓦工我用到了近 4 年。后来 Xray 推出了 XTLS 与 Reality ,我放弃了 Cloudflare CDN 方案,转向直连,体验更丝滑。在一次电报群讨论中,我推荐了搬瓦工,却被人嘲讽:
“搬瓦工是冤大头才买的,不如 Cloudcone 和 RackNerd 性价比高。”
我心想,既然被说,那就试试看吧。于是入手了 RackNerd DC2 机房的 VPS 。结果没几天,我就体会到什么叫“稳定性差距”——高峰期延迟飙升,偶尔还直接断线。那时我才意识到,搬瓦工宣传的“高可用 SLA”并非空话。很多时候,稳定本身就是最大的性价比。
后来我开始频繁往返于两地——自己家是联通网络,父母家是电信网络。为了兼顾两边的体验,我开始疯狂寻找“电信联通都稳”的 VPS 。
最终,我找到了年费不到 20 美元的美西 9929 精品线路 VPS。刚上手确实不错,电信高峰期还能跑满单线程。但好景不长,有一天整台机器网络直接瘫痪,商家也说不出原因。那一刻,我又一次打开搬瓦工后台,把我的 10G KVM 重新启动了。
我这才彻底明白:线路再“精品”,也敌不过一个靠谱的商家。搬瓦工的稳定,是时间和技术积累的结果。
我尝试过不少号称“优化线路”的 VPS ,企图用技术手段解决线路的稳定性问题,最终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甚至我也曾在电报群里调侃说:
“只有新手才用搬瓦工。”
我似乎玩物丧志忘记了初心,是的,我放生了那台搬瓦工 10G KVM VPS 。
真正让我重新爱上搬瓦工的,是 MEGABOX-PRO。听说搬瓦工与 NodeSeek 联名推出这款机器时,我立刻蹲守在 NodeSeek 的补货贴下。幸运的是,我成功抢到了。
配置如下:
上手测试的那一刻,我彻底震撼——无论是 ICMP 还是 TCP Ping ,电信丢包率不到 0.05%,那一刻我笑了,笑自己当年是井底之蛙。那些我曾追求的“精品线路”,在 MEGABOX-PRO 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如今我美西只留下一台 MEGABOX-PRO 线路机, 是我闯亚太网络的坚实后盾。
从 10G KVM 到 MEGABOX-PRO , 从入门到回归,我在 VPS 的世界中兜兜转转。
有人说,搬瓦工贵、老、保守;但在我看来,它代表的是 “稳”、“省心”、“踏实”。
当我再次对着电报上的机器人 @BWH_Giveaway_bot 输入那句暗号:
“I love BandwagonHost”
我知道,这不只是情怀, 更是一种被岁月验证的信任。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