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做支付是真业余,也是真不要脸。

1 天前
 Damn
昨晚购物,想着把收到的微信红包用掉。
然后从银行充值以达到订单金额。
使用南京银行的借记卡,充值两次都提示银行拒绝交易,然后改用中国银行充值,成功。
支付完淘宝订单两分钟内,两笔交易从南京银行扣款并到账钱包。
并且钱包账单里面只有中国银行充值的记录,没有南京银行这两笔充值交易,只能在零钱明细里查到。


早上起来联系客服,拒绝撤销交易,让联系银行撤销,把人当猴耍,又不是信用卡。。。
虽然金额不大,就很恶心人。

以前一直觉得腾讯做支付业余,除非有银行立减金之类的东西,能用支付宝的情况绝对不会用微信,这下是证明了真业余,更是坚定了这个理念。
也就是这次大意了,没有录屏。
以后遇到充值这种操作,一定事先打开录屏,再发生这种事情好拿出证据,金管局伺候。
he tui~
551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40 条回复
cpper
1 天前
连人工客服都找不到的公司,你还敢用它的支付吗
hefish
1 天前
这不是从南京银行充上了吗? 充上了说明交易完成了。
luo1945049855
1 天前
从描述看,不排除南京银行后台问题。
但是第二次成功后,没有交易记录,可以认为是腾讯问题。
catazshadow
1 天前
腾讯的服务条款里写的钱包里的钱如果它以后跑路了,那是不赔的

惹不起
myTrip
1 天前
而且微信支付从来没有任何优惠
wanwaneryide
1 天前
@myTrip 有优惠,需要银行卡支付,基本零钱支付都没有优惠的,我最近用建行卡支付,有 10 笔优惠。用支付宝的碰一碰每天都有优惠
h272377502
1 天前
@myTrip 有还是有的,少很多,不过境外支付,微信的汇率整体比支付宝低
myTrip
1 天前
@wanwaneryide 微信少的多,支付宝碰一碰金额还大,但得连续用,今天碰一碰明天才能用
takeshima
1 天前
微信主要是靠社交软件的黏度绑住你,实际上在支付领域水平远不如支付宝
zer
1 天前
微信就只能满足下小额支付,客服入口也藏得非常深,就是为了防止普通人投诉吧
微信找客服电话,只能从「我」->「服务」->「钱包」->「客服中心」->发送客服电话,才能知道
不像支付宝,「我的」右上角就是客服页面,顶部直接显示着客服电话
chyuhung
1 天前
微信真是 tmd 一毛不拔啊,我都是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使用支付宝,人家好歹经常搞点活动送点福利
xiaozecn
1 天前
微信支付界面和功能还算简单。支付宝的功能估计比可观察宇宙里的恒星数量还要多。一个功能里,藏着无数个层级的功能。简单支付一下会让你开这个,开那个。
Removable
1 天前
唉,腾讯的文档也是一坨。文档看着云里雾里的,同一个知识点可能分散在好几页里。官方 SDK 有时候跟文档还不一样。
TtTtTtT
1 天前
@catazshadow 啊?哪里写的啊?
备付金合规之后,这些账户都是使用者的,不是财付通的。
只是财付通帮助你管理你的备付金账户而已,而且这个管理也是走网联,不能胡搞瞎搞的。
Damn
1 天前
@hefish 你看我的叙述。
再观测账单,正常人是能发现问题的。
为什么中国银行那笔 21.06 标题和后出现那两笔 21.06 标题不一样?
为什么后两笔没有出现在账单里,而只在零钱明细里?
Damn
1 天前
@cpper 我是不主动用的。
但确实会有小商贩只接受微信的情况。
还有收到别人发红包的场景。
有时候银行会发微信立减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爱微信,反正我没收到过银行给我发支付宝立减金。
Damn
1 天前
@xiaozecn 这不是业余和无耻的理由。
Damn
1 天前
@wanwaneryide 那一般是银行发的优惠。
也不知道银行为啥这么爱微信,中国银行给过微信立减金,农业银行给过微信立减金,还有几个商业银行也都给过立减金。但我从来没收到过支付宝立减金。
Damn
1 天前
@zer 现在是微信语音了。
腾讯真的是一毛不拔,可能是想省点固话月租或者电话系统的维护费吧。
Damn
1 天前
@luo1945049855 确实就是它腾讯的问题。
看零钱明细的账单描述,两笔后入账的南京银行交易标题都跟中国银行那笔不一样。也没有如预期般出现在钱包账单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6038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