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大多数的 Java 项目, JSON 已经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格式。写了一个十分精简的解析器。

6 天前
 moverinfo

本想设计的复杂一点,但是,我觉得满足低于 20K 大小的 JSON 串,基本就足够了。另外,大的 JSON 十分少见,哪怕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库的性能也还不错。所以,根本没必要搞一个十分巨大的解析器。

https://github.com/tinystruct/tinystruct/blob/master/src/main/java/org/tinystruct/data/component/Builder.java

671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42 条回复
moverinfo
3 天前
我看过,个人感觉设计层面跟 Spring boot 比较接近,也可能我有点以偏概全了,有空我再仔细看看。别介意哈。如果对模块化设计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见 tinystruct 项目代码。
CodeCaster
3 天前
@moverinfo #41 你好,我发现你的回复都没有点击平台的回复,这样的话,别人都是不知道你回复了的,是没有提示的。我是特意关注了下,找了下之前的留言,才发现你的回复的。首先感谢能够得到回复。

然后,我也很高兴你可过我的项目(因为没有回复,我不确定是不是理解有错),之所以我比较感兴趣,就是因为你的框架也有模块化的特点,但是,模块化 != 插件化。

模块化,我们当前用任意框架写的代码,比如 Spring ,我也可以创建若干个 Module (模块),然后通过一个核心模块的 pom 来组织各个其他模块,这样也是分模块的。因为我看不到你的项目的整体架构图,所以我对此只能先交流来慢慢了解。

插件化,我实现的插件化和模块化的最大区别是没有 pom 的依赖,我不确定你的框架是不是如此。插件与插件之间的交互都通过接口来实现,因此,插件的业务逻辑不随插件的部署状态而改变,意思是,在 FIT 框架下,插件 A 和插件 B 可以作为一个 Mono (单体)服务聚合启动,同进程,此时,他们的通信为本地方法通信,他们也可以分别作为两个微服务分别启动,两个进程,此时他们的通信为 RPC 通信,但是插件的代码是完全不感知的。这个就是 FIT 框架的最大特点,支持插件的聚散部署,在此基础上,我用插件写了一个热插拔的插件,使得整个体系也支持了插件的热插拔。

也就是说,FIT 框架的设计是和 Spring 有比较大的区别的,但是和你说的模块化比较接近,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才想和你再多交流一下。感谢

PS:我看到你的项目之后,先点了一个 Star 支持了一下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791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