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W 开始根据 mac 地址阻断了

10 天前
 vagranth

今天早上起来,pc 、手机和路由器都连不上服务器了,提示 tls handshake 错误。但 ssh 正常连接。 另找了台手机又能连上。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什么。 突然想到是不是 mac 地址问题,把 pc 打开随机硬件地址,然后就通了。 路由器手动改了个 mac 地址,也通了。

1108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87 条回复
Shura
10 天前
建议你学习一下计算机网络原理,MAC 地址只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
re2ikotr
10 天前
谢谢 v 友们,今天学会了一个计网知识点
deplives
10 天前
建议重修计算机网络
vagranth
10 天前
好吧,我回到家把能改回去的两个 mac 都改回去了,测试也能联通,所以现在这个结果不能证实我的猜想。
说实话,这样我也放松一点了,早上我的确是以为我的 mac 被标记了。

再捋一下整个流程。

1. 早上发现无法科学上网,但国内网站正常。确认 passwall 断了。
2. 由于有两台 vps ,进一步检查。其中一台是真 down 了,但另一台是好的,那么问题确认是出在客户端这边。
3. 手上客户端包括 openwrt 路由/pc/常用手机 1/不常用手机 2 。前 3 者客户端都无法连接,只有不常用的手机 2 能正常连接服务器。分别重启了光猫和路由,无效。
4. pc 端除了两台 vps ,还保留了其他一些可用的地址,如自建 cloudflare worker 等等,测试发现一大半都不能用了。但这不能说明什么。
5. 最奇怪的一点,常用手机 1 关闭 wifi ,使用电信网络直连好的那台服务器,仍然被阻断。
6. 怀疑跟 mac 地址有关,于是在 pc 端打开了随机硬件地址,然后 pc 能连接正常的 vps 了。
7. 常用手机 1 默认随机地址就是开的,但一直不重启,所以估计 mac 地址没变过。碰巧遇到固件升级,升级后重启也好了。使用电信网络也能正常连接了。
8. 现在只剩路由不正常,修改了 mac 地址后好了。

9. 最后,今天下午,pc 关闭随机硬件地址,然后路由改回原始 mac ,两者看起来基本都正常了。

感谢大家,整天只处理应用层问题,我的计算机网络的确是早就还给老师了。
zhaoxiaofeng
10 天前
@gpt5 神逻辑···哪个是洗地的,只是质疑不是通过封 mac 地址,你这应激反应才是心里面被墙的那个
jciba5n4y6u
10 天前
最近省级的墙已经有了,但是应该没有到家庭网关上。

不过,如果你用的云宽带,电信有好多省都部署了,根据 mac 阻断的话,技术上是可行的。

老大哥也始终在进化,只是他有时候不愿意让你知道他的真实能力。要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dcncy
10 天前
@blackshh #25 那封的应该不是 mac 地址,只是封禁根据你的计算设备算出来的设备号,计算设备号应该用到了 mac 地址,更换 mac 地址会改变设备号。
YsHaNg
10 天前
@dcncy gfw 经常这么封海外服务器 我之前跑了个 ss 被识别 ip 直接被双向拉黑 因为我的运营商是按照 wan mac 分配地址 改个 mac 就又能连通
ejoe123
10 天前
mac 可以自定义的
Frankcox
10 天前
@zhaoxiaofeng 这个人是反串的,在阴阳怪气....
Yadomin
10 天前
楼里在说什么光猫,就算墙上到光猫上了,也不会用 mac 地址这么弱智的策略好吧。
shcsc
10 天前
大学的时候,去放牛了?
Valid
10 天前
那要存多少亿的 mac 地址,深井冰
Valid
10 天前
然后每次都要查,这谁受得了
dddedd
10 天前
@cnhongwei 电信的光猫把智能家居和连接设备信息都扒完了 ,感觉毫无隐私。我也接了个下层路由
kiolygenius
10 天前
ipv6 EUI?
blackmirror
10 天前
18 个结点后 我还是当初的我?
Ipsum
10 天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bli22ard
10 天前
gfw 正在开发根据你的 dna 阻断网络功能
dufldylan1
10 天前
你手上的手机到底是流量上网还是 wifi 上网啊 说清楚啊

tls 我怎么觉得是你缓存的证书过期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573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