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PassWordis 其实“彩礼”自古至今都是一种“补偿”机指,在古代是对女方家庭失去劳动力的补偿,在现代我觉得是社会生存和地位层面的补偿。
的确应该从根本的机制保障上落脚才是治本的方法,但个体能力有限,在无力对抗现有机制的情况下,只能退而选择向男方索求对自身的“补偿”。
————
现阶段仍有很多女方家庭奔着“卖女儿”的心态要求彩礼归娘家,也有女方要求彩礼婚后入自己的小账户的,这就是你说的一些情况。
我之所以说彩礼带回小家庭共管是合理的,是现在已经不像封建社会,女性获得了解放,虽然依旧在社会层面不平等,但已经好了太多。
所以补偿也不再应该是完全给到娘家或女性,而应该是回归双方小家庭共管,作为启动资金,这当中彩礼付出方是男性,女性是经济层面的获益方。
你后面提到的“车祸”的例子,属于极端举例了。我提到了“补偿”是彩礼的核心成因,并不代表彩礼就只能 100%给到女方,是冷冰冰的交易。
男方基于“补偿”这个核心给出彩礼,即表现了诚意,也从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你后文提到的女方验资的目的,又因为彩礼回归小家庭,女方也从中获益。
婚姻是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不是竞争对手,两个人是包含感情的。感情要有底线,但也绝不是非黑即白,有很多“灰色地带”,所以基于“补偿”的彩礼,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必然不应该像你描述的那样,成为冷冰冰的交易。
————
关于“彩礼”是不是糟粕,我觉得它是中性的,算不上糟粕,但也绝对不应该是什么值得尊崇的美德。
完全要看这份彩礼的金额以及用途,如果是对双方来说都认可的金额,且最终回归小家庭共管,我觉得就是合理的。
如果是一份天价彩礼,且是“卖女儿”的形式给到娘家或者女方,那就要批判!